行政單位內部控制論文

時間:2022-04-01 10:35:54

導語:行政單位內部控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行政單位內部控制論文

一、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

1.內部控制意識淡薄,缺乏正確的理念。對內部控制的重要意義缺乏深刻的認識、正確的理解。這種現象在有些行政事業單位中仍然存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首先,在實際工作中,一些單位決策者對內部控制的意識還僅僅只局限于財務層面,認為只要管好行政“一支筆”的審批權,主觀片面地認為單位財務只要負責報賬,管好資金支付就行,上有核算中心、財政部門審核把關,不合規、不合法的業務自然會退回。甚至認為財務部門只需做好會計核算工作,如果出現差錯那也只是財務部門的事情。從而失去了內部控制的作用,造成了會計核算與財務管理相脫節,導致了在單位決策過程中,無法正確地發揮會計信息對決策的支持作用。其次,一些單位負責人認為內部控制不能直接創效益,還需占用人員,增加開支,得不償失;甚至認為完善了內部控制就是增加了對自己審批權的制約,尤其是對資金的運作方面,不能根據自己的意愿進行安排。

2.內部控制制度不完善,組織架構形同虛設。盡管《會計法》、《行政事業單位單位內部控制規范》都對單位內部控制制度的健全作出了相應的規定,但是一些行政事業單位在實際工作中并未根據本單位的實際情況,制訂出合適的規章制度,在工作中無章可循。或者制訂好的規章制度,只是流于形式,“紙上談兵”。對于重要人事任免、重要事項、重要決策事件、大額開支,仍然是“一人拍板”,凌駕于內部控制制度之上的個別行為仍然存在,一些必經的手續也只是形式主義,應付檢查。

3.缺乏科學合理的預算控制。行政事業單位都是實行政府部門預算的單位,預算控制也是內部控制的一項重要內容。事實上一些行政事業單位在編制單位預算時缺乏科學性、合理性。造成預算編制不夠細化、準確。有的并非根據本單位實際情況,而是結合考核目標和領導業績,在上年預算的基礎上按一定比例編制。因此,形成了預算編制和預算執行不一致,單位支出與預算編制相脫離,導致一方面資金不足,另一方面嚴重超支。造成行政事業單位的預算控制與國庫集中支付與政府采購制度等相互脫節。弱化了預算控制對財政資金的監督作用,容易引起徇私舞弊、貪污腐敗現象的發生。

4.財務管理工作不規范。會計內部控制是內部控制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行政事業單位財政資金規模的擴大,由于缺乏有效的內部控制機制和監督手段。部分單位的財務仍存在一些問題,例如:公用經費任意擠占項目經費“;兩費”即公務接待費和會議費預算指標低,但實際支出超標;會議費支出隨意性強;往來款項和未達賬項清理不及時;財政下撥的專項資金被出借、挪用、閑置,部分出借經費被用于彌補經費、設備購置;一些無法通過正常渠道列支的費用通過虛開發票,來掩蓋其違法行為等利用不正當手段依法和挪用財政資行為,造成國有資產的流失和財政資金的嚴重浪費。

5.內部審計監督機制不到位。部分行政事業單位內部審計監督機制不完善,未設置專門的內部審計機構,未配備專職的內審人員。缺乏行之有效的內部審計監督機制。難以對內部控制情況進行有效地監督,部分單位雖然設置了內部機構,配備了相應的人員,但并未定期檢查內部控制制度建設情況和內部控制執行效果。難以發現內部控制過程中的不合理現象和內部控制制度中疏漏之處。事實上在實際工作中,內部審計部門的獨立性、權威性仍然受到限制。造成了對內部控制工作落實缺少必要的跟蹤、監督和評價,無法及時發現內部控制中的缺陷,無法合理評價內部控制的有效性,無法提出科學性的改進建議。

二、內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意義

1.加強內部控制建設,可以促進行政事業單位貫徹落實《預算法》、《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以及國家一系列法律法規。根據國家相關的法律法規,明確要求各行政事業單位必須加強內部會計監督,建立健全內部控制制度,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和合法性。

2.加強內部控制建設,可以有效降低舞弊現象的發生,保護財產物資的安全完整和會計資料的準確性,可靠性。通過采取各種控制制度,充分發揮內部相互牽制機制的作用,堵塞漏洞,有效防止和減少財產物資被損壞、浪費、貪污、挪用和不合理使用等問題的發生;建立完善的會計控制系統,提供可靠的財務信息,讓決策者了解過去、控制現在、預測未來。

3.加強內部控制建設,可以促使行政事業單位各項管理制度的協調和完善,使其成為一個有機整體,實現有效管理;也能夠合理地對行政事業單位內部各職能部門和人員進行分工控制、協調,促使各部門及人員盡職盡責,提高工作效率。

三、加強行政單位內部控制的舉措

1.提高內部控制意識,轉變觀念。財政部門應定期組織行政事業單位負責人及財務人員,開展內部控制制度建設方面知識講座和培訓。轉變他們對控制制度建設必要性的認識,強化他們的內部控制意識,督促他們了解和把握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關鍵點,促進內部控制制度的建設和內部控制環境的改善。

2.建立和完善單位內部會計控制制度建設。近年來,隨著對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會計控制的重視,國家已經出臺了《行政事業單位單位內部控制規范》,但各單位還要以此為母板,結合本單位的行業實際情況,制定適合本單位的業務流程的內部控制管理制度。

3.嚴格預算的控制管理。預算管理自始至終都貫穿著行政事業單位各項業務活動,對行政事業單位的管理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對于預算管理的編制與執行環節,都須嚴加重視。在編制預算時要“準”即編制部門預算時要結合當年財力狀況,核定具體支出額度,明確各項支出的方向和用途。

4.實施內部和外部監控相結合。內部和外部監控是使內部控制收到良好效果的保證。首先是各行政事業單位要設立內部審計部門,配備專職的內部審計人員,對內部控制的各環節、各流程進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內部審計。對內部控制體系進行分析評價。其次是行政事業單位內部紀檢監察部門也要負責對內部各機構及人員進行監督檢查,防止違規、亂紀現象的發生。最后還要聯合財政部門、審計部門對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尤其是對于內部審計人員不足,力量薄弱的單位,結合監督檢查提出的意見和建議,加以整改。確保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卓有成效。

總之,不斷強化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建設,充分發揮內部控制作用,加強預算管理,完善內外部監督機制,結合存在的問題加以完善,促進行政事業單位健康發展。

作者:常健單位:江蘇省靖江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