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單位內部控制問題及對策

時間:2022-12-01 10:39:45

導語:科研單位內部控制問題及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科研單位內部控制問題及對策

摘要:隨著經濟迅猛發展,科學技術成為第一生產力,科研單位改革步伐也在加快,內部控制就是為科學發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下,科研單位為了更好的生存和發展,必須加強內部控制管理,解決自身問題,提高單位競爭力。但內部控制也有失效現象,存在諸多問題,既制約了工作的效率和效果,因此,規范和加強科研單位的內部控制勢在必行。

關鍵詞:科研單位;內部控制;對策

一、科研單位的內部控制含義

1.科研單位

科研單位是公共服務機構,由國家機關或其他組織用國有資產舉辦的,運營不以盈利為目的的,主要從事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其主要職能就是國家撥入款項,科研成果提供給國家。

2.內部控制

內部控制是一種約束機制,貫穿于各項經濟活動中,是為了更好的保護資產安全,實現單位內部管理,通過制度的實施和程序的執行,防范和管控經濟活動的風險。內部控制主要包括內部管理控制和內部會計控制。內部管理控制是為了加強單位管理水平,貫徹執行相關方針政策,涉及到單位各環節、各部門。內部會計控制是財務部門為了保護財產安全,杜絕違法行為的發生,所采取的一系列會計控制措施。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3.科研單位內部控制

科研單位的內部控制為了創新科研成果所涉及到的設備設施、項目資金、人力資源等一系列管理方式。內部控制與財務管理相結合,保障科研成果的順利實施。但從實際情況來看,科研單位的內部控制現狀不容樂觀,制度建設落后,財務管理薄弱,使得運行中存在不少漏洞,暴露出許多違規違紀行為。造成國家財產損失,反映出內部控制執行力度不夠。

二、科研單位內部控制的意義及必要性

1.科研單位內部控制的意義

科研單位的內部控制是為了保護財產安全、保證會計資料的真實、單位目標的實現,在制度控制下,采取合理的政策。在日常管理活動中,管理人員形成一套完整的自我調整和監督的內部控制體系。(1)科研單位的資金是由財政撥款,利用科學有效的方法來完善內控制度,才能避免非法挪用占用資金,避免由于內部人員的貪污而造成的資產損失。這樣既能規范資金的收支行為,國家也能順利實施財務活動。(2)科研單位內部要建立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給予內部控制法律上的肯定。國家在進行宏觀調控時,明確提出各項法律法規的要求,各單位只有建立了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才能有利于實現依法理財。(3)有些科研單位本著自身利益,不惜違規做假賬、財務報告,這種會計信息失真問題就是科研單位缺少完善的內部會計控制制度。只有建立和健全內部控制制度,才能規范會計行為,保證會計資料的真實性。

2.科研單位內部控制的必要性

實行內部控制能夠有效的提高財務信息質量、搭建公共財政體系,是科研單位健康發展的必然要求。相對于企業而言,科研單位內部控制制度相對薄弱,執行力度不到位,為了降低科研單位的資金運行風險,完善科研單位的內部控制勢在必行。

三、科研單位內控控制問題的剖析

1.內部控制思想意識淡薄,思想觀念缺失

科研單位的內部控制觀念相當薄弱,主要受傳統管理方式影響。許多單位負責人缺乏內部控制的理念,不了解內部控制的知識,對內控制度認識不到位,以為只要規章制度完善了就是做好了內部控制工作,忽略了各部門之間需要協同配合,各負其責。還有單位就是將內部控制制度放在了內部會計控制上,認為執行內部控制就是財務的事情,導致了各部門之間內部控制脫節的現象,使得內部控制只是一種形式,沒能發揮真正的效用。再者,許多單位缺乏經費支出的控制意識,對經費支出的范圍和標準沒有明確,雖然建立了支出審批制度,但是只是流于形式,只要有審批人員簽字同意,就支付款項,這樣極易造成資金浪費或者挪用現象。

2.內部控制環境寬松

科研單位內部控制的主要環境還在于機構設置、人員等方面,科研單位沒有單獨設置一個內部控制部門,使得權責分工不明確,設計不出完整的內部控制體系。在實際工作中,不健全的財務管理制度,使得管理的隨意性較大。有些科研單位由于管理制度不完整,在會計工作中就會存在疏漏。例如,會計兼職出納工作、出納一人同時管理支票與印章、出納兼任記賬工作,導致財務管理形同虛設,根本沒有發揮到內部控制的作用。還有由于編制有限、人員短缺等諸多原因,存在崗位兼職的現象,這一系列不合理的制度,使得很難正確理與執行內部控制。

3.內部控制缺乏內外監督

科研單位的內部控制離不開有效的監督,主要審查監督的就是財會部門的賬務,其他部門的信息。科研單位的領導對內部審計沒有足夠的重視,所設立的內部審查部門,缺乏獨立性和權威性,內部的審計機構成了擺設,形同虛設。審計人員所出示的審計報告沒有如實的去履行內部審計的職責,導致不能真正發揮內部控制的作用。科研單位的外部審查監督主要是財政、審計部門的審計工作,這兩個部門所檢查的內容主要是單位是否合理的運用財政資金,而忽略了檢查單位是否建立了內部控制機制。這樣,外部監督的缺失,嚴重影響著科研單位的內部控制。

四、科研單位內控控制問題的解決對策

1.強化內部控制觀念建設,改善管理理念和方式

科研單位負責人是會計工作的第一責任主體,居主導地位,對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健全內部控制制度、有效執行內部控制起帶頭作用。因此,要樹立單位管理者的“第一責任主體”意識,深化了解內部控制知識,加強內部控制制度方面的教育與培訓,使其充分意識到內控制度建設的重要性,切實履行實施內部控制的職責。此外,還要轉變管理理念,對工作人員進行教育培訓,對各個部門建立績效考核體系,督促其提高內控意識,有效發揮內部控制作用,更好的完成工作。完善制度的建設是加強科研單位內部控制的重要保障。科研單位資金管理體制上有其特殊性,《內部會計控制規范》主要針對企業,對科研單位適用性較差,2012年底的《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試行)》制度,目前這一制度也正處于試行階段,不管是從大環境還是從單位的整體環境來看,強化內部控制理念顯得更加重要。因此,相關部門要制定出符合科研單位特點的制度體系,對于不完善、不健全的制度體系,要定期進行監督檢查。結合自身單位實際情況,嚴格按照制度原則,把所有部門聯系起來,做到各部門相互監督,發揮內部審計監督作用,將監督細化到個人。

2.營造良好的內部控制環境

科研單位考慮到內部控制需求的特殊性,結合自身特點,在明確權責的基礎上,制定出合理的內部控制體系。科研單位的內部控制著力點應落在內部會計制度上,薄弱的會計基礎工作嚴重制約了內部控制的實施。單位要強化會計系統的控制作用,規劃日常工作,完善會計控制制度,確保財產安全。在此基礎上,還要聯合其他各部門,實行有效的相互監督制約機制,營造良好的環境。只有在良好的氛圍中工作,才能有利于內部控制的有效執行。

3.強化內、外監督建設

內部監督是行政事業單位檢查內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執行是否有效的重要方法,因此要格外重視內部監督的作用。科研單位內部監督要設立單獨機構和崗位,負責內部控制監督工作的人員要具有專業的業務知識,所要監督的內容則是工作運行中的薄弱環節和存在的問題。內部監督主要包括黨委紀檢監察監督、立項評審監督、財會審計監督、預算執行監督等,建立以單位領導為核心,財務與審計部門鼎力協作,其他各部門密切配合的自我監督機制。外部監督則是對財務和審計部門檢查的基礎上,國家還應設立相關的組織機構,提供經費支出支持,提出內部控制制度的指導與建議,而科研單位要切實按照相關規定,把外部審計監督工作重視起來,將內部控制與外部監督結合起來,提高工作效率。

作者:郝曉瑩 單位:機械工業信息研究院

參考文獻:

[1]烏婷,權凱.科研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難題及解決對策[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5,(6):64-66.

[2]秦佩.科研類事業單位內部控制機制建設及實施問題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15,(12):141-142.

[3]蘇美鶯.科研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經濟師,2013,(4):250-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