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部控制審計與財務報表研究
時間:2022-11-02 08:20:35
導語:內部控制審計與財務報表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內部控制審計和財務報表審計同等重要(一)提高審計從業人員的專業技能和職業素養內部控制審計主要是通過對審計從業人員的識別能力情況進行監督控制,對其在列報、識別財務資料以及相關審計業務方面的操作方法進行科學的審計,并且及時對相關從事人員工作中出現的問題或者失誤進行公正的評價,同時能夠給予科學合理的內部控制審計方面的建議。財務報表的審計過程中,審計從業人員則對財務報表的實際情況進行有效檢驗,根據自身會計專業能力對財務報表中的每一項內容存在的問題或者細節失誤進行嚴格的審計。所以,內部控制的審計和財務報表的審計工作都是針對財務報表的內容進行審計,對其重要性的審核判斷開展工作,兩者在審計過程中同等重要。(二)測試內控效果所運用的方法相同(一)提高審計從業人員的專業技能和職業素養內部控制審計過程要求審計從事人員要對內部控制的工作設計存在的合理性和時效性進行有效判斷,并且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對所存在的問題提出相關審計意見。在財務報表審計過程中,審計從事人員則需要對整個財務工作過程和其他相關的經濟業務等方面內容進行充分的了解,在此同時,要對其內部控制效果進行合理測試,以此基礎作為最終審計意見依據。內部控制審計和財務報表審計都需要通過詢問、檢查以及測試等方式對于內部控制設計的合理性與有效性進行判斷和分析,并都需要取得相關的審計證據,最后通過審計流程和系統的審計方法相結合,對內部控制運行結果進行審計。所以,內部控制審計和財務報表審計,對進行內部控制有效性測試的時候所運用的方法是存在相似性的。(三)內部控制審計和財務報表審計都具有風險導向理念(一)提高審計從業人員的專業技能和職業素養內部控制審計和財務報表審計都具有風險導向理念,財務報表審計在對審計企業進行評估的時候會用風險導向理念審計模式,在對財務報表審計大體掌握基礎上,對財務報表情況會出現錯誤的風險進行審計,如審計從業人員沒有按照設計好的流程對重大事項錯誤風險判斷,整體上采取的相應措施就未能降低審計風險。內部控制審計采取內部系統化的審計方式,由審計從業人員對于內部控制的風險進行有效評定,從財務報表的系統層面出發,結合企業的整體運行情況,對整體經營情況進行有效評定,最后確定財務的問題或者錯誤產生的根源。內部控制的審計也是通過模擬測試形式,對企業財務進行控制表現出了風險導向理念,和財務報表審計一樣都存在風險的導向理念。
二、內部控制審計的理論基礎及其制度規范
(一)內部控制審計的相關理論基礎主要有聲譽理論、受托責任理論、信息不對稱理論(一)提高審計從業人員的專業技能和職業素養聲譽理論主要是反映個別主題的信息質量的傳播信號,是各企業歷史演變沉淀積累而成的,通過不同路徑在公眾中進行傳播,致使企業擁有了自身獨特的評價特征。在不同的領域里,學者們對于企業的聲譽問題看法不一。有的學者認為,企業聲譽關乎著企業的發展,是企業發展壯大的主要因素之一,也是企業發展看不到的而擁有無形資源。一方面,良好的聲譽會給企業帶來很多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而不良的聲譽則會使企業在經濟發展上受到一些阻礙。經濟專家在資源整合及信息收集的過程中,發現聲譽對于一個企業的經濟發展有多方面的影響,在市場經濟中發揮重要作用,因此對聲譽如何形成機制進行研究,從而慢慢形成了聲譽理論。由于聲譽的信息會在不同的利益市場的相關方或者多方之間傳播,為防止企業信息在傳播中信息的真實性被他人扭曲,更利于企業信息的透明化,更能明確信譽對企業在發展中的長期影響,多數國家企業在內部控制管理信息的披露上,實行強制性的審計制度。在此制度管理控制下,內部控制管理好的上市企業更愿意選擇實力較強、規模較大的會計事務所來進行審計。另一方面,能提高公司在經濟市場的聲譽,還能提高向公眾和監督部門披露的內部控制信息、財務信息的可信度,作為受委托專業會計審計單位也能證明自身擁有專業聲譽影響力,審計人員對審計工作會更加細心和謹慎,工作態度會更加端正,避免因審計工作質量與企業實際財務狀況有所出入而導致聲譽受到損失。所以,聲譽的機制設立從雙方的利益以及內部控制審計質量考慮都有利于其理論發展。(二)受托責任理論經營權與所有權分離的產物就是受托責任理論。當公司財產所有人不再直接從事管理以及相關經營活動但依然擁有此財產的所有權時,所有人為了能夠使資產保值、增值,將經營管理權全權委托他人,就導致公司的所有權與經營權分別在不同的利益相關人員掌控中,因此這種委托與受委托經濟責任關系形成現代企業治理的主要受托責任理論基礎,這也是受托責任理論的核心。其根源是委托方與受托方利益目的不同,委托方讓企業資產保值和增值,受委托方實現經營績效利潤最大化和經營成本最少化,只要雙方利益不沖突,雙方就不會出現矛盾或者糾紛。公司財產所有人將其資源交付于委托方進行經營管理,要按照法律、法規和合約明確雙方義務和權利。受委托方應按照規章制度科學有效經營管理委托方財產資源,并定期向委托方進行經營業績和財務報告,要維持好雙方委托責任關系,就必須從外部審計角度對財務進行檢查和監督。只要企業不斷完善治理、正常合法經營、資金鏈完整,受委托方責任就會向外不斷延伸,審計業務就要不斷改革創新,推動審計方法向更多發展。隨著市場經濟發展壯大,企業存在的問題會受到公眾更多關注,公眾對于傳統的財務報表審計披露的信息采信度更高,僅從受委托責任關系來了解公司財務狀況是不夠的,還要對內部控制信息全面了解,再對財務審計和內部控制信息進行全面有效管理,才能使企業最大程度展現出全面經營狀況,防范企業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三)信息不對稱理論(一)提高審計從業人員的專業技能和職業素養隨著企業的所有權與經營權的分離,企業經營利益出現偏差,企業的經營者與企業的所有者所獲取的信息出現不對稱。作為企業所有權人的權益者,能夠制定相關運營政策、管理模式、經營思路,對委托企業內部進行高效管理與控制,在獲取企業信息上占有絕對的優勢,但企業的所有者只能獲取人所報告的間接信息,處于劣勢,因此就會在企業利益分配中出現欺詐或者偽造情況。要解決這個信息獲取的優劣失衡和利益分配不均的情況,就通過第三方對公司內部控制設計和執行的效果進行監督和審查,并將審查鑒定的企業內部控制的有效性以及真實性的信息及時披露,有效防止人對企業經營狀況存在的問題進行掩蓋、偽造或者是欺詐。并要促使第三方保證內部控制審計、監督中保持公正、公允和真實。由于存在這種內部控制信息不對稱性,促使內部控制審計的產生和發展壯大。
三、由內部控制審計提高財務報表審計質量的建議措施
審計從業人員的專業技能以及職業素養的高低,直接決定內部控制審計的質量,也間接與企業財務報表的審計有很大關系,為了保證財務報表的審計質量,整體提高相關審計從業人員的專業技能和職業素養是必不可少的。要提高內部審計從業人員的專業技術和職業素養,首先要選聘系統學習過相關專業技術知識和具有豐富工作經驗的從業人員,要對相關審計工作人員的專業知識進行考試,對其進行面試,綜合選取優秀人員。其次,進行針對性的專業技術和職業素養培養。會計師事務所除對審計從業人員進行相關的專業知識教育外,還要進行職業道德和從業素質兩方面教育,通過培訓后再投入審計工作,并要在審計工作中不斷積累經驗。對于工作疏忽或者出現審計失誤的,要對其進行正確指導和工作失誤記錄,防止今后再次發生。對內部控制審計工作要做到有目的性、嚴謹性和邏輯性。在審計工作期間,還要不定期進行系統知識與職能素養的鞏固培訓,提高審計從業人員自身分析能力、判斷能力和執行能力。不僅要在審計效率上要有所提高,而且在審計質量上做到精準無誤;不僅要提高自身審計工作的業務能力,同時要更好促進內部控制審計工作的發展。
四、完善企業內部控制審計的政策規章和業務流程
從當前內部控制審計工作的相關政策、規章來看,還存在一些問題,還欠缺完整性,特別是《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和相關政策對于內部的審計工作的范圍權限不夠明確,少數企業的企業內部控制審計工作只是簡單財務報表以及相關的內部控制工作,對于內部控制審計范圍、界限是模糊狀態。另一方面,企業內部制定的內部控制審計相關的規章、政策只是形式上的,對于實際情況和現實的內部操作根本無法有效實施控制。因此,完善當前企業內部控制審計的規章、政策是很有必要。一方面,要提高企業領導層對于內部審計工作性質的全面認識,減少其在沒有完整的內部控制審計規章、政策的規范下出現偽造、隱瞞情況,提高領導層對企業真實經營情況進行如實報告的責任;另一方面,企業應積極系統完善內部審計工作的規章、政策,合理科學地進行經營管理,為全面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而不斷努力。
五、合理規劃內部控制審計的范圍和人員安排
對審計從業人員在工作期間的執行效率以及工作態度進行評估,對于能力較強的給予獎勵措施,而對于效率較低和工作態度不積極的審計從業人員給予適當的批評糾正,再結合內部審計從業人員的能力,合理規劃其審計工作范圍、審計對象,使得從業人員之間在配合上發揮最大的工作效率,提高內部審計質量。對于原來留存的工作,審計人員之間也要詳細和謹慎地辦理完交接工作,保證企業內部的控制審計工作準確、真實、有效。
六、科學測評內部控制審計從業人員工作效率
審計從業人員在進行內部控制審計工作時,都需要按照基準日對從業人員的工作有效性實行評估,不僅對財務審計報表的整體內部控制的效果提出有效合理建議,而且還要對于整個內部控制審計中發現的問題進行科學合理解答分析,找尋出問題的根源所在。在內部控制審計工作期間,審計從業人員應當接受工作測試,同時還要提出相關的工作意見,并且能有效實施執行,保證企業審計工作質量有明顯提高。
總之,隨著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經濟發展顯現多樣化和復雜化,對于內部控制的審計與財務報表審計的質量要求的不斷提高。而作為市場的主體企業,所面臨的市場經濟競爭壓力不斷加大,面臨的融資渠道也越來越廣。企業在面對高競爭力的經濟市場,要不斷加強自身技術創新,提高自身產品質量與服務水平,也要對內部加強管理與控制,提高財務報表審計質量,以保證企業未來快速、穩定健康發展,得到市場的肯定。內部控制審計與財務報表審計兩者存在著許多共同性,因此兩者間的相關性是緊密的。在內部控制審計相關理論基礎上會發現,財務報表的審計質量直接受到內部控制審計的影響,而本文所重點提出的相關措施建議,正是當前企業內部控制審計問題的根源所在。
作者:李進 單位:長沙市城市建設投資開發集團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1]李銀香,王子騰.內部控制審計對財務報表審計質量的影響———基于滬市制造業的實證研究[J].財會月刊,2016,(18):111-114.
[2]蔡云云.內部控制審計、整合審計與財務報表審計質量的相關性分析[D].南昌:江西財經大學,2016.
[3]王子騰.內部控制審計與財務報表審計質量的相關性研究[D].武漢:湖北工業大學,2016.
[4]王博文,王煒.內部控制審計對財務報表審計質量影響研究[J].經濟與社會發展研究,2015,(3):103-103.
[5]萬山紅.財務報表審計與內部控制審計的聯系及整合[J].今日財富,2016,(11):137-138.
- 上一篇:內部控制制度現狀與策略
- 下一篇:施工機組精細化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