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公司內部控制管理論文
時間:2022-03-16 08:41:52
導語:航空公司內部控制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現代企業為提高管理質量,普遍應用內部控制制度,不同領域、不同規模的現代企業在應用內部控制制度的側重點不同,就航空公司來說,因為其具有高風險、高技術、高投入、低收益的特點,在內部控制制度的建設中需要建立完善的風險防控體系,并且在具體的實際運營管理中通過優化流程體系,提高管理效率,從而提升經營效益。
關鍵詞:航空公司;內部控制;管理策略
一、研究背景、意義與目的
(一)研究背景。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這一經濟發展形勢不可逆轉并且會存在一段時間。經濟發展速度放緩對航空公司來說必定會帶來一定的業務沖擊,加上城際高鐵建設的逐漸完善,高鐵與航空的競爭越來越激烈,這些都影響著航空公司的業務拓展。因此,航空公司必須提高管理水平,提高效率,才能在競爭中取得優勢。(二)研究意義。內部控制普遍應用于現代企業制度之中,而航空公司必須根據自身業務特點、公司架構、公司規模、盈利模式等自身特點選擇應用適合的內部控制制度,不能盲目借鑒,要通過不斷調整,尋找出最適合公司自身發展的一套制度體系。(三)研究目的。本文對航空公司內部控制管理的研究主要為實踐型研究,目的是根據目前航空公司在內部控制制度建設、應用、管理上出現的普遍問題進行分析,并尋找出解決方法,而非學術上的理論研究。
二、航空公司內部控制現狀
內部控制制度貫穿于公司整個管理體系,對于航空公司來說,財務管理的內部控制主要包括融資投資管理、成本控制、預算管理、財務風險防控等,同時財務管理內部控制還會與公司的日常管理相融合,例如內部環境、崗位設置、員工數量等團隊建設。而除了財務管理的內部控制,我國航空公司的內部控制制度建設完善主要集中在內部控制環境、風險評估、控制活動、信息與溝通、內部監控等方面。航空公司作為資金集中,技術集中的現代企業,已經具有普遍的重視內部控制制度的意識,這點與一些民營企業和中小型企業有很大區別,也是其優勢所在,但是在具體的制度建設應用過程中仍然存在很多問題。
三、航空公司內部控制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內部控制環境不完善。內部控制環境建設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一個環節,很多公司的管理者認為在建設內部控制制度之前先完善內部控制環境十分浪費時間成本和財力成本,因此缺乏對內部控制環境的重視。在我國航空公司中,一些新成立的地方航空公司情況相對較好,而一些規模較大,資金股份構成相對復雜的大型航空公司經常會出現相互推卸責任的問題,甚至出現腐敗,近年來多起航空腐敗案件,直接反映出制衡機制建設存在問題,歸根結底,內部控制制度建設的第一步沒有高質量的完成,后期建設可想而知。(二)風險評估的實效性欠缺。風險評估是內部控制中重要的環節,但是很多航空公司的風險評估機制流于形式,并沒有真正發揮作用,例如東方航空公司航油套期保值,但因其風險控制制度不完善,最終失敗,給公司帶來巨大損失。風險評估機制尤其自身的特點,需要較強的專業性與數據分析能力,難以落實是普遍存在的問題,不僅僅只存在航空公司。尤其對上市的航空公司,對安全系數要求更高,無論是財務風險防控還是安全風險防控,都需要具體落實,真正發揮作用。(三)控制活動控制力度不夠。對控制活動控制力的提高是航空公司的重中之重,航空公司在顧客滿意度角度上可以歸為服務行業,由于航空運輸的特點,經常發生晚點、旅客滯留等問題,另外還經常發生旅客沖突等特殊事件,這需要考驗航空公司的控制力以及應急預案的完善程度,近年來經常發生旅客與航空公司沖突的事件,無論最后如何歸責,對航空公司都具有一定的負面影響。(四)監督機制不完善。航空公司在監督環節出現的問題主要體現在對各級人員及業務的監督機制。內部控制制度如果缺乏對高管們自身的有效監督制衡,即使有看似嚴格的監督機制,也難以落實,或者無法全面監督。航空腐敗和相互推卸責任問題近年來一直是社會熱點問題,社會輿論一直推動航空體制改革。但是實質上,只要完善管理層的制衡與監督機制,就可以有效減少專權和貪污腐敗。另外由虹橋機場發生的飛機差點相撞事件可以看出對一線業務人員的監督也缺乏力度。
四、航空公司內部控制控制活動存在的問題
(一)運營生產效率難以提高。航空公司的產品是運輸旅客,向旅客提供相應的位移,并伴隨高質量的服務以提升顧客體驗。但是,目前航空公司之間的競爭十分激烈,加上高鐵對國內航線的沖擊以及經濟發展速度放緩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航空公司若想提高利潤,必須提高運營生產效率。但是很多航空公司的發展重點有所偏差,忽視了生產效率,甚至一些小規模航空公司不注重擴大規模,開拓航線收益低,使其發展速度緩慢,利潤率難以提高。(二)預算管控。科學的預算編制、執行、評價有助于保證公司的資金運行流暢,就目前航空公司整體現狀而言,預算控制工作相對完善,但是不夠細致,應當細化。(三)成本管控。成本控制在目前航空公司中具有很大的應用空間,航空公司對服務質量以及安全體系的成本投入較大,這與其行業特點有著密切的聯系。成本管控要做到開源節流,開源方面,目前的航空公司普遍欠缺,而節流要細致入微,例如航材采購、油耗、航線設計、人員配置等方面都要考慮,但是一些航空公司忽略了在一些細致的運營環節中控制成本的問題,造成公司的資源浪費。(四)業務層面控制活動缺乏系統性。業務層面控制活動包括資金活動、采購活動、資產管理、銷售管理等十幾類管控,而如何將每一類控制活動從前因后果、其中所包含的各類業務以及流程上全面清楚梳理缺乏系統性。
五、航空公司內部控制提升措施
(一)加強不相容崗位的分離。航空公司的內部控制必須強化管理,尤其在職位設置上,必須科學,做到成本與效率的結合。航空公司在職位設置上一定要做到不相容職位的分離,避免職責重疊,滋生腐敗。公司的職位設置要與監督機制相結合,做到權利制約,避免絕對權利的出現。(二)完善審批制度,建立完整工作流程。航空企業的日常工作必須要有嚴格的流程約束,否則會浪費企業資源。航空企業可以根據本企業工作的業務流程,制定高效的、有步驟的工作方法,從而保證項目的質量與工作的準確度。(三)完善信息系統。航空企業作為資本集中、技術集中的企業,必須完善信息系統。在航空企業中信息的溝通與交流十分重要,要做到橫向、縱向像交融的信息系統,保證部門與部門之間、上級與下級之間溝通交流順暢,保證信息準確無誤的傳達。(四)完善監督體系。航空公司必須完善監督體系,做到各個部門不出現不相容職位,防止專權。上市的航空公司,資本運作項目較多,若沒有完善的監督職位,容易舞弊問題,給企業造成嚴重損失。另外,航空公司要做好對高層管理者的監督,完善對管理者的監督與制衡,從而減少貪污舞弊的問題發生幾率。(五)完善風險防控機制。航空公司與普通企業不同,航空公司的運營風險、安全事故風險以及現場活動風險發生幾率都較高,如果風險防控機制不完善,將會給航空公司帶來巨大損失,嚴重的還會出現生產安全事故。風險防控機制絕對不是空泛的制度,航空企業要將其具體化,提高其風險防控機制的可執行性。在風險防控制度的設置上,航空公司應當首先將安全風險防控機制放在首位,只有生產運營安全,才是公司生存的基礎。其次,航空公司要做好活動風險控制,航空公司作為以服務為主的企業,如果對突發事件控制不當,就會引發公關危機,所以要做好事前預防,事中控制,事后總結。只有建立科學的風險防控機制,航空企業的內部控制才算完整。(六)做好重要業務流程梳理工作。航空企業公司業務復雜,若業務流程梳理不好,不僅會降低企業效率還會浪費企業資源。因此,航空公司必須在內部控制制度中,特別設置重要業務的工作流程。將一些經常性業務,規范其操作流程,尋找最高效,節省資源的步驟體系,從而整體解決航空企業業務流程復雜、混亂的問題。
六、結語
內部控制問題是大量學者和企業管理者研究的熱點問題,航空公司應當結合自身行業的特點,多角度研究內部控制制度,從內部控制制度的設計、實行、評價三個方面著手,并且根據實際情況不斷調整,使其成為公司提升管理質量的有效手段。
參考文獻:
[1]郭艷萍.論企業內部控制[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03(01).
[2]閻義方.論強化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力度[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03(02).
作者:李國娟 單位:金鵬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 上一篇:施工企業內部控制及風險管理
- 下一篇:商業企業內部控制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