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電力企業內部審計論文
時間:2022-05-05 10:02:17
導語:我國電力企業內部審計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思想觀念束縛
我國電力企業的內部審計大多是“就帳查帳”,采用傳統的方法,就會計報表、憑證和賬本等相關資料進行審核,并且受限于上級領導的批示,審計的效率低,對經濟效益、成本控制等關注的不多。內部審計工作思想觀念落后,大多是事后審計,沒有預見性,難以為未來的工作提供參考。即使某些企業建立了信息化系統,但企業的思想觀念受到束縛,對數據平臺的應用并沒有跟上步伐,審計效率不能提高。
2.內部審計缺乏獨立性
內部審計工作需要建立在獨立性的前提下,不能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擾,但是電力企業的財務工作和部門及個人的利益都有關聯,尤其是在具有濃厚行政色彩的電力行業。電力企業受行政的影響,內部審計難以確保獨立性,經常要服從企業的大局,很大程度上減弱了內部審計的作用,無法確保公正獨立。
3.審計人才的缺失
人才是電力企業內部審計的關鍵執行者,其專業素養的高低對企業的升級水平有很大的影響。就目前而言,我國電力行業審計人才缺乏的現象嚴重,導致審計不規范、公正性不足等,無法對審計做出公允、客觀的評價,審計的效率低,不能滿足企業發展的需求。
4.審計類型單一
電力企業內部審計涉及的內容非常廣泛,如工程造價、項目決算、專項審計、工程審計管理等,但是目前的審計類型單一,覆蓋面不足。內部審計對工程建設階段的關注度高,但忽略了資產運行階段,運營的效益缺乏深層次的論證,缺乏對資產管理的全面揭示。
5.審計的制度不完善
內部審計工作需要完善的制度作為保障,大多電力企業在制定審計制度時都是采用借鑒的方式,盲目的跟從,自主性不足,導致審計制度無法適應企業自身的發展現狀,影響審計工作的開展。此外,有些審計單位有制度也不參照,隨意性大,導致審計制度成為了紙上談兵,無法貫徹下去。
二、我國電力企業內部審計工作的改進策略
1.提高審計人員的專業素養
審計工作對審計人員的專業要求比較高,是一種高層次的經濟監督行為,審計人員要有風險評估、識別、預防等技能。要提升審計人員的專業水平,可以從幾個方面展開:其一,組織定期的專業培訓計劃,基于企業的實際項目,鍛煉審計人員的經驗;其二,采取送出去深造、專題授課等形式,提升審計人員的知識水平;其三,提高審計人員運用信息平臺的能力,可以實現網絡化的辦公,提升效率。
2.制定科學合理的審計制度
審計制度是審計工作開展的基礎,因而需要制定和完善相關的審計制度,還要建立相關的監督制度,并要求審計結果向委員會報告。建立一套科學合理的審計制度,可以提高審計的質量,主要包括工作規范、審計專項評估、監督制度、評價制度等。制定科學合理的審計制度可以從幾個方面著手:其一,進行內部的調研,分析其中存在的不足,以便完善審計制度;其二,審計制度的制定需要確保其獨立性,將監督力量納入進來,確保審計工作不受影響。
3.整合審計資源
當前的電力企業內部審計工作比較混亂,審計人員的精力也比較分散,造成審計的效果不佳,因而要整合審計資源,進行集約化的審計。一般是審計垂直化管理,在安排審計組織架構、審計分工、審計專項時納入到一個體系中,自上而下形成系統,充分挖掘審計資源,協調一切有利的因素,提高審計效率。此外,整合審計資源可以引入外部的力量,以完善內部審計的不足,從監督、建議、評估等方面進行補充,擴展審計領域。
4.實施固定資產全壽命周期審計
電力企業內部審計工作需要從全盤考量,實施固定資產全壽命周期審計,將審計延伸至電力企業的所有領域,確保資產管理的成本效益,從初期預算、項目籌劃建設、運行維護、報廢等各過程進行審計,完善資金流的監管制度,確保成本效益的最優化。此外,固定資產全壽命周期的審計需要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擾,尤其是在電力企業,應將所有的固定資產都納入到審計、監管中來,減少暗箱操作,更好地保護企業的財產。
5.做好審計溝通工作
電力企業內部審計涉及到多個部門,與多個部門都要進行信息的交流溝通,但是由于內部審計利益糾結,某些部門不配合工作,造成審計無法順暢的展開,因而要做好審計溝通工作。對于溝通的工作要做好書面備案,并經對方的簽字,溝通結束之后,要感謝對方的合作,取得對方的理解和信任,并說明下一步的工作,為后期的審計打下基礎。此外,審計溝通還要注意方式方法,審計人員要適當調節談話的氣氛。
三、結束語
我國電力企業為經濟的發展提供電力能源,影響社會的穩定和發展質量,而且新時期的電力企業面臨著更嚴峻的挑戰,提升其財務管理的水平是關鍵。目前電力企業內部審計存在諸多的弊端和限制,導致審計工作的效率不高,影響電力企業的發展。本文通過研究電力企業內部審計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相應應對的策略,希望為提升其工作的質量貢獻一份力量。
作者:王粵單位:廊坊市供電公司
- 上一篇:企業管理中內部審計論文
- 下一篇:計算機審計風險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