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內部審計研究現狀探析
時間:2022-09-23 04:36:53
導語:高校內部審計研究現狀探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新時期我國高等教育制度面臨著一系列的改革,高校在發展中不斷適應著新的挑戰。不同于企業追求利潤最大化的目標,高校的辦學宗旨應著重考慮培養高質量人才、服務經濟社會。隨著內部審計的發展和改革,其在高校發展中起到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在新常態下如何將高校的發展需求和內部審計職業的進步有效地契合,成為社會新的關注熱點。本文對高校內部審計的相關研究進行了梳理和分析,并結合實際工作對高校內部審計的發展提出了建議。
[關鍵詞]內部審計;高校內部審計;研究綜述
1內部審計的理念和方法
1.1國外內部審計理念和方法。內部審計首先在美國、加拿大等西方國家發展起來,緣于這些國家的經濟水平較為發達,內部審計的發展總是與經濟水平保持一致性。國際內部審計師協會IIA的成立和發展為內部審計理論和實務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在1996年,IIA協會公布的一份對未來內部審計發展進行闡述的報告,是國外內部審計發展的一件重要事項,首次提出了增值型的內部審計概念。在英國,很早就根據《慈善法》建立起了完備的慈善組織審計制度。這是英國最早的民間非營利組織審計制度。美國的政府績效審計在上個世紀就已迅速發展起來,由新公共管理理論衍生出對政府的財務和合規性監督的重視,使其形成了一套完善的績效審計體系。包括美國審計署頒布的《立法機關重組與法案》與《國會預算控制法案》,由此美國政府審計職能由傳統財務審計轉為績效審計。從現代的國外內部審計發展來看,在以往已建立較為豐富的內部審計理念和方法的基礎上,不斷繼續深化內部審計作用,拓寬內部審計職能。Williamson(2011)提出內部審計的機構和人員都應保持其獨立性,在從事審計工作中獨立性可以保持客觀審慎,促進內部審計工作公正有效率地開展。Yahel和Abraham(2016)的研究充分肯定了內部審計在增加企業效益、推動企業發展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并利用數據說明了如果企業高層管理者越重視內部審計部門并支持他們的工作和發展,內部審計越能促進企業的經濟效益。國外的發達國家,內部審計起步較早,形成了值得借鑒的發展經驗。他們的理論和實踐說明了應充分重視內部審計在經濟建設中的重要地位,應結合國情大力發展完善內部審計體系,發揮其應有的作用。1.2國內內部審計理論研究。我國內部審計發展起步較晚,較多借鑒了國外的相關經驗。1988年,楊樹滋、鮑國明教授所著的《內部審計概論》出版,這是一部當時在內部審計方面最具影響力的著作。書中重點研究了內部審計如何在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背景下開展,對促進我國內部審計的發展有很重要的理論意義。秦榮生(2010)提出,公司內部審計應擴大其審計范圍,保障公司各部門的順利運行,是高層管理層掌握公司動態的重要途徑。馮均科(2010)研究了內部審計和公司治理之間的關系,他認為內部審計對公司治理產生了正向的影響,強調了其在公司治理系統中的重要地位,建議公司要加強對內部審計的建設,建立系統的內部審計結構。我國內部審計理論經過了從最初的萌芽期,到賬項基礎導向審計、管理導向審計,進入二十一世紀后,發展到對風險導向審計的研究,風險導向審計相關文獻如雨后春筍般不斷涌現。王奇杰(2008)和林炳發(2009)深入探討了我國企業內部審計存在的問題,并且都不約而同地指出內部審計在增強企業的競爭力、增加企業價值的重要作用。王延汝(2003)在《內部審計在現代企業制度中發揮的作用》一書中提到,內部審計對企業各部門以及內部人員工作合理有序開展上也發揮著重要作用。內部審計涵蓋了企業的各個角落,它能解決企業高層與企業員工之間的矛盾,對各部門間的工作進行監督管理,避免了各部門間沖突的產生,也避免了企業利潤的流失,有利于加強企業各部門見得合作,團結企業員工,共同為企業謀利潤。高幼懷(2015)研究風險導向內部審計問題時指出實施中需要注意的問題:一是內部審計機構的獨立性,二是內部審計和外部審計的對接,三是內部審計人員的專業勝任能力,四是內部審計的薪酬和業績評價政策。1.3國內內部審計實證研究。耿建新和續芹(2006)通過對近五年上市公司的數據進行分析,發現在公司內部設立內部審計獨立部門有利于公司治理效應,但目前公司設立內部審計獨立部門通常處于管理基本層面的考慮,而非公司治理角度。陳丹萍(2007)在收集、分析了大量調查問卷的基礎上,指出了我國內部審計存在著審計計劃制定機制不夠嚴密、審計主體管理不佳、審計成本管理欠缺等問題,提出應加強審計成本管理、實現價值增值;提高內部審計質量和風險管理意識。田國全,高德翠(2008)分析論證了中央銀行的風險導向審計模式,對我國風向導向審計模式的應用進行了初步探討,為我國審計模式的發展提供了理論基礎。熊運蓮,石恒貴(2010)根據審計收費的經驗數據,分析內部審計機構的隸屬模式對公司治理績效的影響。發現內部審計機構隸屬于董事會比隸屬于總經理更能發揮對公司治理的積極影響。秦毅(2011)的研究通過建立一個用于內部審計計劃階段的β系數風險評價模型,探討審計項目立項的風險因素。由于在風險導向審計中,對審計風險的評估一直是一個難以計量的難題,此項研究為風險導向審計中對風險的評估和計量提供了可借鑒的思路和方法。莊瑩(2013)對滬深上市公司的數據進行實證分析,發現內部審計部門的獨立性對于公司盈余管理的程度有一定影響,兩者呈負相關關系。內部審計部門隸屬層級越高,越能抑制公司盈余管理。這項創新研究站在一個新的角度上豐富了內部審計理念。牙臻怡(2019)通過對近8年來滬深兩市有過境外投資經歷的國有企業進行了實證分析,發現增值型審計模式能顯著減少國有企業境外投資的風險水平,并且文化差距又進一步加強了兩者之間的聯系。為國有企業境外投資風險管理和“一帶一路”戰略提供了理論支持。
2高校內部審計相關研究
2.1高校內部審計政策制度方面。高校內部審計的發展是跟隨著我國內部審計的發展步調以及高等教育制度改革應運而生的。1990年,國家教育委員會頒布了《對教育系統內部審計工作的規定》,這一法案的規定表明了教育系統內部審計制度的正式確立。2004年,教育部再次對該法案進行了修正,對內部審計的內容進行了更細致的規范,明確了內部審計包含了對對財務收支、經濟活動等方面的監管。2010年,我國內部審計協會頒發了關于高校內部審計改革的相關指南,將高校內部審計作為內部審計工作的重點,旨在對高校活動踐行監管控制,預測風險,防范未然,保證高校業務活動符合法律規范,實現高效管理高效化。除此之外,內部審計協會還對高校內部審計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高校內部審計部門要履行咨詢職能,完善管理體系,提高防范風險的能力,增加效益。這一要求的提出有利于進一步開展高校內部審計工作,符合高校發展的內在要求。2016年,教育部進一步提出要加強高校內部審計,提高高校領導的能力水平,加強對學校預算的管理,節約資金使用,提高風險管理能力,促進高校內部審計取得更大的發展。2.2高校內部審計理論研究方面。言文(2003)在探討高校內部審計核心職能選擇問題時,認為我國內部審計落后的原因之一是沒有明確核心的審計職能,過去往往以監督職能進行審計,這樣不利于高校的審計效率和長期發展,應以服務職能為核心,監督職能要服從于服務職能。王剛(2003)提出要提高高校內部審計工作質量,需改進審計方法,注重審計服務理念,完善內部控制制度,提高執法水平,建立一支高素質的審計隊伍。趙乃璞(2013)認為內部審計部門和高校管理層的行為策略存在著利益博弈行為,應采取”加大審計檢查和執法力度;規范審計操作,提高審計質量;強化管理層內部控制管理意識;強化外部監管”等措施來促使這種博弈向“管理層內控得力,審計部門審計”這個理想的均衡結果轉換。劉珂(2019)在思考高校實現內部審計全覆蓋時,認為審計全覆蓋并不是審計數量的全覆蓋,其更大程度上強調的是審計質量和審計效果。應運用大數據審計方式,重視內部審計控制與評價方式,通過向社會購買服務的方式優化資源配置等來實現內部審計全覆蓋。
3結語
國外發達國家內部審計發展較早,形成了一些較為先進的理念和方法,為內部審計的發展開創了先河。美國IIA協會等組織的成立和發展,并相繼提出完善內部審計框架,以及各發達國家在內部審計發展過程中對理論和實踐的不斷探索、完善為全球內部審計和我國內部審計的發展奠定了基礎。我國內部審計發展起步較晚,但近年來隨著國家政府明文規定要大力發展內部審計,促進內部審計的改革,體現了國家對內部審計的高度重視。而我國高校內部審計經歷了最初比較落后的賬項基礎審計、制度基礎審計階段等階段后,隨著新常態下高校體制的改革對內部審計提出新的要求,我國高校內部審計制度日趨完善,但仍存在一系列的問題。比如起步較晚,獨立性和權威性不強,受到高校機構設置和領導政策的局限,宣傳不到位,內部審計工作沒有受到足夠的重視;審計理念和方法落后,還停留在事后審計,深度不夠,沒有從監督審計轉化為服務審計;高校內部審計人員配備不足,素質有待提高;內部審計職能有缺陷,體現在職能過于單一傳統,審計范圍太窄,這些都制約了內部審計的作用。針對高校內部審計出現的問題和不足,應擴大審計職能,開展效益審計和管理審計;加強事前和事中監督檢查,充分發揮內部審計的內向型服務職能;提高內部審計人員素質,加強審計信息化管理的培訓,這些都不失為良好的改革措施。而根據國際注冊內部審計師協會(IIA)提出的增值型內部審計為當下先進的審計模式,符合高校的發展特點和目標,是將來高校內部審計的一個改革發展方向。
【參考文獻】
[1]IIA.theProfessionalPracticeFramework[M].AltamonteSpringsFL:TheIIAResearchFoundation,2001:24.
[2]DavidMcnamee,Ceorgesselim.Risk-baskedAuditing[J].廣東審計,2000,36(1):25-27
[3](美)《世界審計組織(INTOSAI)發展項目》[Z].2010.
[4]秦榮生.公司治理與內部審計監督[J].中國內部審計,2010(11).
[5]馮均科.公司內部審計:治理與被治理[J].中國內部審計,2010(12):30-33.
[6]王良玉,黃濟民,等.淺議內部審計關口的前移[J].中國內部審計,2010(12):44.
[7]蔣俊鵬.關于高校內部審計職能轉型的探討[J].中國經濟與管理科學,2009(4).
[8]劉博,安廣實.“免疫系統”下高校內部審計創新的思考[J].黑龍江對外經貿,2010(8).
[9]袁璨.高校內部審計制度建設思考[J].財會通訊,2015(7).
[10]董麗英.我國高校內部審計研究[J].財會通訊,2014(12).
[11]鄭梅娟.關于高校內部審計定位與職責的思考[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4(33).
[12]龐菡君.高校增值型內部審計工作研究[D].重慶:重慶理工大學,2017.
作者:龐菡君 單位:重慶理工大學
- 上一篇:內部審計在財務風險控制的作用分析
- 下一篇:會計師事務所財務審計風險與控制思考
精品范文
10高校網絡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