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企業審計風險成因與控制
時間:2022-01-23 03:19:44
導語:旅游企業審計風險成因與控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不斷加劇,旅游全球化已經成為必然的發展結果和趨勢。根據世界旅游組織作出的預測可知:預計到2020年國際旅客人數將會超過15億人次,而中國則會取代法國、美國、澳大利亞等國家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旅游目的地。同時,根據預測,中國還有可能成為世界上第四大國際旅客客源國。以中國為代表的亞洲國家的旅游業將會得到快速的發展。但是,隨著我國旅游國際化發展趨勢的加劇,受到來自國際經濟影響的程度也在加深。與此同時,中國旅游業發展中面臨的各類風險問題也日漸凸顯。而審計風險就是其中的一種。由于審計不當而導致對簿公堂的案件時有發生。因此,對旅游企業而言,必須強化審計風險防范,才能保證健康發展。本文主要圍繞旅游企業審計風險的成因與控制進行探討。
一、概述
(一)審計風險
審計風險(Auditrisk)是一個通常用于財務報表審計的術語。財務報表審計的目的是對“財務報表是否已按照恰當的會計準則編制并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了被審計者的財務信息”發表意見。
(二)旅游企業審計風險
對旅游單位進行實際審計時,雖然審計工作者采用了科學的審計方式,踐行了標準的審計流程,可是依舊存在一定的出具不合理的審計意見的概率,而一旦給出不合理的審計意見,便會造成嚴重后果。為此,審計工作具有不可避免的風險。審計工作者對存在重大錯誤的旅游單位財會報告進行審計后發展不恰當審計意見的可能性,便是審計風險。假如審計工作者對給出的審計結果有很大把握,那么相應的審計風險便要降低。假如想有百分之九十九的把握,那么審計風險便要降到百分之一;而假如想有百分之九十五的把握,那么審計風險便可維持在百分之五的水平。因此,審計工作者一定要高度重視審計風險,當風險處于較高狀態時,審計工作者一定要搜集足夠多的并且有很強說服力的證據當作根據。
二、旅游企業審計風險的成因分析
(一)旅游業的法律法規還不夠健全、完善
國內旅游產業運用的是政府主導型發展策略。在經濟全球化的促進下,旅游公司立足于世界市場,依托政府的優惠政策,全面發揮自身優勢,最先和世界接軌,逐漸構建當代企業制度,讓國內旅游行業的開放化水平大幅高于其他行業,可是和這種狀況不對應的是,旅游行業的宏觀管控依舊帶有濃厚的計劃意味,尤其是伴隨著政府經濟方針的調整,旅游行業中不斷出現新形態、新問題,而有關規章的出臺與制定較為落后,無法同時調整與修訂,以致在對旅游單位審計過程中碰到諸多新狀況不知如何應對,而如果處理不恰當,便會引發審計風險。
(二)旅游業審計手段的局限性
對旅游公司審計方法的局限性大致體現在:一是受制于精力、資金、工具、時間,無法把接受審計的旅游單位的每個項目一一核查;二是審計流程與審計方式無法對審計的所有過程進行詳細的闡述;三是審計工作者受到自身工作經驗與主觀判定能力的制約難以精準把握每一項審計技術的運用狀況;四是審計規范并非靜止不變,是一個持續變化的動態體系,和審計實際并不完全符合,審計工作者如果僅依托規范開展工作,較易產生不科學的判斷,增大審計風險。
(三)旅游企業經濟業務本身的復雜性
旅游企業開展的經濟業務比較繁雜:第一,接受審計的旅游公司經營業務的類型逐漸增多,經濟關系也逐漸多樣化,也就是審計內容變多。有些時候,雖然審計工作者拼盡所有力量獲取了證據,依舊無法弄明白事情的原委,有給出不科學審計意見的可能性。第二,接受審計的旅游公司運營狀況不良,管理不到位,錯誤百出,審計工作者盡管能把其中的大多數錯誤審查出來,可是無法全部指出。第三,接受審計的旅游公司基于不良動機的作弊伎倆的變化多端與有目的的編纂材料、編造證據等,讓審計工作者無法弄明白事情的本來面目。為此伴隨新經濟體系的不斷深入,接受審計的旅游公司經營業務的繁雜化、手段的隱蔽化,都不可避免地增大了審計風險。
三、旅游企業的審計風險控制對策
對旅游企業而言,審計風險對其生存與發展的影響是十分深刻的。因此,旅游企業必須在綜合內部原因和外部原因進行分析的基礎上,著力從內部防范和外部防范兩個層面探索旅游企業的審計風險控制對策。
(一)旅游企業外部審計風險防范措施
1.完善旅游業的法制建設。對于國內旅游行業法制規章建設比較落后的現實狀況,應當盡早出臺和改革開放、經濟發展相一致的法規,清除新舊交替的法規,應當廢止的盡早廢止,應當修正健全的盡早健全,從本質上解決旅游行業審計實踐中缺乏可依據的法規的問題,保證審計工作有法可依、有法可參。
2.健全旅游自我約束機制。現代企業自主經營,應當建立自我約束機制。在市場競爭日益升級的狀況下,一定要深化管理認知,健全有關內控機制。主要管理機構應當增強管理理念,應當增強對旅游公司的監管。通過不斷健全和完善內控制度,形成有效的自我約束機制,確保其遵守法律,自我監督。
3.優化企業外部審計環境。對旅游企業而言,通過優化企業的外部審計環境,可以確保企業審計工作得以順利進行。具體而言,應著力從兩個方面入手:一是應當增大審計有關法律、規章的推廣力度,讓社會更科學地認識審計,且提供必要的支持。通過廣泛地宣傳推廣,提高旅游企業對審計的正確認識和認可,逐步形成尊重審計相關要求的自覺意識。二是為審計機構營造優良的審計環境,協助其解決源自各方面的影響,保證審計工作順利開展。
(二)旅游企業內部審計風險的防范措施
1.注重審計人員素質的提升。培育熟悉審計業務、能夠熟練應用先進的審計手段的高層次、高技能的綜合型內審工作人員。第一,增強職業道德素養培育力度。內部審計工作者應當具有強烈的責任心。審計是“費力不討好”的工作,審計過程中必定要揭示違法亂紀問題,碰到源自各個方面的阻礙。內部審計工作者在審計實踐中,精神層面需要獨立,對相關審計事務的判定不受他人觀點的影響,不被他人左右,保持判斷的精準性、可靠性。第二,增強人才的建設力度。之前單一的財務人員架構已無法滿足內部審計工作的需求,應當引入有關綜合型人才,改進企業內部審計工作者的架構。在2003年到2007年的規劃中,審計署指出:“應當整合干部架構,重點培育綜合型人才,力爭到2007年,熟知審計業務,另外又擁有電腦、經濟、法制等有關專業知識的人才在內審人員總數中占到百分之五十。”這是減小審計風險、縮減審計費用、達成預計審計目標的重要保障,同時是處理內審素質和內審質量沖突的科學舉措。第三,增大內部審計工作者培育力度。當代社會是一個學習型社會,同時審計是一個具有較強專業性的工作,為此要將學習當作提升人才素養的有效舉措。其一,企業應當為內部審計人員知識結構多樣化發展創造條件,推動內部審計人員不斷增強專業知識的學習和增大電腦、法制、工程技術、經濟等有關方面專業知識的學習力度;其二,應增強對內部審計工作者整體素養的培訓,提升內部審計工作者的交流水平、語言表達水平、職業判斷水平。
2.注重內部審計制度建設。從本質上而言,唯有內審的法制機制健全了,內審工作才有開展的保障,內審機構才可以依照有關法律開展工作,最大化發揮其在企業運營管理活動中的監管功能。2014年是對我國內審法制建設具有重大意義的一年。《審計署關于內部審計工作的規定》進行了修訂,新的《內部審計具體準則》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我國內部審計的法制建設正日趨完善。國內旅游單位一方面要盡早了解、消化政府出臺的內審有關的法制規章,盡量健全本單位的內部審計機制;另一方面既要參考外部審計機制制定內部審計機制,還要借鑒西方國家的成功做法,修訂本單位的內部審計機制。企業內部審計機制采用書面方式對內審的目標、權責、義務等加以明確,有助于更精準地定位內部審計部門,有助于內部審計工作的開展和內部審計工作者預防各類審計風險。
3.保證旅游企業內部審計機構的獨立性。對旅游企業而言,從內部防范審計風險,必須確保審計部門的獨立性。具體體現在如下三個方面:第一,在企業機構設立方面保證內部審計部門的獨立性。內部審計部門不可歸屬于任一職能機構或者和其他職能機構并設,完善的內審部門,一定是單獨的、直接聽命于企業經營者的監管部門,其地位與權限應當比其他機構高和寬。一般的方式是:內部審計部門聽命于董事會,董事會下面設立審計委,審計委為內部審計機構的主管部門。內審部門唯有在公司中擁有較高的地位,才可以更有效地發揮自身功能,權威性才能夠得到充分表現。而擁有較好權利的經營者也可以讓公司對審計報告及時進行反饋,依據內審機構的意見第一時間采用改善舉措。第二,在內部審計工作者的招錄任用方面確保內部審計部門的獨立性。董事會作為企業擁有最高權力的組織不參加平常的運營管理,而負責股東的日常監管與企業總體運營目標的達成狀況。為此,內部審計機構的主管應當由董事會決定。第三,為防止審計的自我評定,內部審計工作者應該保持獨立。一是企業內審工作者僅能全職,不可由其他崗位人員兼任。二是內部審計工作者不可負責企業的原料購買、業務開展、產品營銷等有關工作,僅可以以第三方角色開展審查工作。
四、結語
旅游業作為當今市場上的新興產業,具備十分廣闊的發展前景。對旅游企業而言,加強對審計風險的研究,找出防范審計風險的措施就顯得尤為重要。因此,加強內部審計人員的專業素質,完善內部審計建設,并嚴格監督執行,及時預警并化解風險,為企業在強烈的社會市場競爭中能穩定順利發展時刻做好準備。
作者:辛安娜 單位:西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 上一篇:國有企業內部審計工作思考
- 下一篇:上市公司審計風險及其防范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