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應收賬款風險管理審計初探
時間:2022-02-27 10:30:52
導語:企業應收賬款風險管理審計初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本文以制造企業應收賬款風險管理審計為例,全面梳理應收賬款管控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風險隱患,進而構建應收賬款全流程管理體系,審計應用成果顯著。
[關鍵詞]應收賬款;風險管理;審計;裝備制造
受當前全球經濟走弱影響,制造業發展出現前所未有的下滑趨勢,之前企業間靠信用銷售實施的擴張,逐漸演變為一種應收賬款居高不下的風險。為適應市場競爭的需要,有的企業多年來一直采用賒銷方式擴大經營規模,拓展市場份額。正因為如此,大量應收賬款日益成為制約企業生存發展的不利因素,也被企業列為各類重大經營風險之首。為有效化解這一風險,加速企業資金周轉,提高經濟效益,企業應開展應收賬款風險管理審計,通過發揮審計的咨詢診斷職能,實現應收賬款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風險管控,在降風險的同時促貨款回籠,盤活現金流,實現資金流向順暢、經濟效益提高、企業價值最大化的目標。
一、應收賬款風險管理審計的組織實施
(一)風險評估與確定審計域。此階段的主要工作是規范審計工作流程,預測和判斷企業關鍵風險點。通過全面梳理、完善與應收賬款管理相關的法律法規、制度、業務流程,從合同簽訂、合同執行、貨款催收及事后清欠的全流程進行梳理,共梳理出外部法律法規4個(合同法、會計準則等),內部制度6項,通過與上述法律、法規、制度全面對標,重點對企業《應收賬款管理規定》《銷售合同管理辦法》《客戶資信管理辦法》三項內部制度進行修訂完善,并繪制流程圖15個。在此基礎上,將風險評估流程引入合同執行全周期,采用穿行測試法,將合同簽訂、合同履約到合同收款各業務環節對應收賬款的影響劃分為事前、事中和事后三個階段,并對三個階段分別進行風險識別,組織應收賬款風險管理領導小組成員以問卷調查的方式對各風險點進行評估,從風險發生的可能性和影響程度兩個維度進行打分,標準如表1、表2所示。將可能性從“幾乎不可能”到“很有可能”分為5檔,影響程度從“極小”到“很大”分為5檔,兩者的積即為風險等級。將等級小于等于4的歸為低風險,等級大于4小于16的歸為中風險,等級大于等于16的歸為高風險,由此得出各階段風險點的風險等級,共識別出高風險6個、中風險9個、低風險4個。其中,事前階段共識別出風險點6個,分別是高風險2個、中風險1個、低風險3個;事中階段共識別出風險點9個,分別是高風險2個、中風險6個、低風險1個;事后階段共識別出風險點4個,分別是高風險2個、中風險2個。風險清單如表3所示。通過風險識別和評估,確定審計關注的重點:事前階段重點關注客戶選擇及合同洽談;事中階段重點關注進度款回收和產品延期交付;事后階段重點關注逾期應收賬款催要。(二)制訂風險管理審計計劃。在確定審計域后,經對審計事項評估和審計資源的可行性進行梳理分析,審計人員制訂了審計計劃,將客戶資信等級管理控制、“黑灰名單”管理控制、合同簽訂控制、銷售合同錄入控制、合同收款計劃控制、發運條件審批控制、賒銷擔保驗收控制、銷售發票開具控制、貨款回收控制、正常應收賬款控制、存量應收賬款成因分析、存量應收賬款風險等級及風險控制措施分類、應收賬款差異化風險治理措施等環節作為重點審計對象開展審計工作。(三)實施調查和測試。這一過程也是執行風險管理審計計劃的過程,一般情況下,按照事前、事中和事后階段,就計劃中的關注重點開展內部控制調查測試和實質性調查測試。1.事前階段。查閱了企業客戶信用評級制度、客戶信用檔案以及企業客戶關系管理系統中根據客戶資信評級設定的賒銷額度、期限及實時反饋客戶的剩余賒銷額度,發現當欠款總額超過賒銷額度時,信息系統會自動進行預警,進行客戶資信等級風險提示,通過與合同評審相結合,預防對不良客戶授信;調查了針對發生過訴訟、糾紛、長期惡意拖欠或資不抵債客戶制定的“黑名單”,將資金困難不能按期支付款項、逾期頻次較高的納入“灰名單”,以及針對黑灰名單客戶禁止開展賒銷業務的政策;查閱了銷售合同評審制度,發現制度要求所有銷售合同在簽署之前必須對合同的合法性、客戶資信情況、履約能力、盈利情況、付款方式及期限、運輸方式及運費承擔、驗收標準及糾紛處理等條款進行評審,評審通過后方可簽署合同。2.事中階段。隨機抽樣查看企業的銷售合同、合同編號,除合同主數據平臺要求的必輸字段外,合同簽訂日期、發運日期、驗收日期、各階段的回款日期及金額必須識別清晰。CRM系統對信息的錄入完整性進行自動識別,并預警提示。隨機抽樣查閱收款計劃表,通過合同編號與銷售合同表一一對應。根據合同條款識別各階段的收款日期及金額,采用首付款、進度1、進度2、進度N、質保金等條目識別收款計劃。在企業ERP系統中查閱發運條件審批控制單據,賒銷審批單據,貨物交接單、簽收單等。調閱銷售發票數據,應收賬款臺賬等。與銷售、庫房管理、財務等部門人員進行訪談,對全流程數據控制和單據控制進行分析,查找設計缺陷。3.事后階段。查閱應收賬款成因的判斷標準和流程。企業從市場環境、產品和行業付款特點、業務人員及貨款催收責任人主觀意識、客戶資金及資信狀況、企業內部管理原因等方面對應收賬款成因及影響因素進行了分析,根據應收賬款的賬齡、逾期情況,按照應收賬款風險發生的可能性將應收賬款分為I級、II級、III級及IV級4個等級:I級風險等級最低,為未到期應收賬款;II級為本年新增應收未按期收回賬款;II級為往年存量逾期應收賬款;確認回收存在困難的,應收賬款等級變為IV級。查閱催款單、律師函、詢證函等催收單據以及企業法律部門研究訴訟等法律催要記錄,通過與外部專業律所、催要機構合作,采用“委外清欠”方式加強賬齡長、回收困難的應收賬款數據。(四)評估審計證據。審計人員集中歸納所取得的審計證據,并對收集的單據、信息系統數據、訪談記錄進行整理比對,對取證不足的項目進行補充取證。(五)出具審計報告通過以上必要的審計程序,審計人員出具《應收賬款風險管理審計報告》,列明審計發現的問題和審計意見。一是根據自身應收賬款風險管理的特點,建立包括客戶資信評級、授信控制、黑灰名單機制、銷售合同評審等在內的事前預防風險管理流程,預防因客戶資信不良或合同簽署不當導致的應收賬款風險。二是通過加強合同執行關鍵節點的控制,嚴格按照合同約定條款執行合同,對合同執行實施動態跟蹤管理。三是加強賒銷擔保控制,對于客戶方應付款項未到賬但要求發貨的,由業務人員辦理賒銷擔保審批程序,核定賒銷擔保金額、承諾回款日期后發貨。四是加強對生產過程的控制,保證產品交貨期和質量滿足客戶要求,避免延期交貨賠付或因質量問題遭受罰款。五是強化困難應收賬款催收手段,企業法律部門應研究采取訴訟等法律手段進行催收。研究利用外部專業律師事務所、催要機構資源,采用“委外清欠”方式加強長賬齡、回收困難應收賬款的回收。
二、建立應收賬款全流程風險管控體系
通過應收賬款風險管理審計,全面系統地梳理出企業在應收賬款管控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風險隱患,進而提出建立應收賬款全流程管控體系的目標,即以信息化平臺為基礎,實施應收賬款的事前預防、事中控制、事后催收的風險管理策略,實現降低應收賬款風險的目標。(一)優化應收賬款動態風險管控系統。按照“業財一體化”管理思想,構建應收賬款信息化管理平臺,通過對現有CRM系統進行模塊功能開發,實現與ERP系統的數據共享,按使用單位及人員進行數據分發;通過梳理、規范CRM系統中各業務流程的管控內容、操作權限及審批權限,在系統中落實各部門及相關人員的應收賬款管控職能;通過加強銷售人員對應收賬款催收過程管理,確定應收賬款形成原因及風險等級,從而采取差異化的應收賬款壓降措施;通過經營分析系統(BI系統)統計、分析并向管理部門提供應收賬款回款情況、測算應收賬款質量指標測量值并定期報送企業應收賬款壓降領導小組,從而保障企業基于全流程應收賬款風險管理動態管控體系的運行,如圖1所示。(二)建立考核激勵機制,強化應收賬款質量指標考核。結合自身行業特征及應收賬款特點,從應收賬款的結構規模、增長情況及風險等級三個維度將應收賬款占流動資產的比重、應收賬款占營業收入比重、應收賬款增長率、銷售收入增長率與應收賬款增長率之差、應收賬款周轉率、逾期應收賬款占比6個指標作為應收賬款質量評價指標,客觀、準確地評價企業本級及所屬單位應收賬款質量水平,用可量化指標衡量應收賬款風險管控效果,并將應收賬款余額、應收賬款凈額、應收賬款周轉率、一年以上應收賬款余額等指標納入本級及下屬各單位經營業績考核中,應收賬款風險管控效果與應收賬款質量和各層領導及員工的績效、薪酬全面掛鉤,促進全員參與應收賬款管控,全面降低應收賬款風險。
三、應收賬款全流程管理體系應用效果
一是應收賬款壓降效果明顯,應收賬款結構優化,經營性現金流狀況得以改善。企業2017年期末應收賬款余額比期初下降5.5億元,應收賬款凈額比期初下降5.09億元,逾期應收賬款下降1.8億元,各項指標降幅在30%左右。應收賬款大幅壓降,企業經營性現金流狀況得到明顯改善。二是優化管理流程,實現降本增效,取得顯著的經濟效益。采用基于全流程管控的應收賬款動態管理后,原先手工記賬所需的專職財務人員、管理人員減少了5人,節約了人力成本,應收賬款壓降盤活了企業現金流,優化了企業資產結構。
四、結論
一是風險管理審計是企業進行自我審查和監督的一種方式,主要通過對執行內部控制制度的情況進行再審查和檢查,旨在發現并解決風險,把風險損失控制到最小范圍。另外,還能對內部控制制度的完善性和可行性予以測試,根據審查結果分析制度的漏洞與不足,提出改進意見。二是風險管理審計是企業預防和警示內部風險的有效途徑,根據內部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內控制度,通過風險管理審計對可能出現的風險予以警示并及時處理,避免產生更大損失。同時也便于分析風險產生的原因,總結經驗教訓,形成針對性對策,真正發揮作用。三是風險管理審計有利于提高企業管理與運作的效率與質量,為提高審計效率,審計方案從審計初始就要與企業經營目標達成一致,充分利用有限的審計資源,提高自身質量,進而提升企業管理與運作的效率與質量。
作者:周偉華 鞠海燕 單位:航天晨光股份有限公司
- 上一篇:中小學內部控制探索
- 下一篇:高校經濟責任審計風險評估與策略
精品范文
10企業市場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