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下注冊會計師審計風險研究

時間:2022-03-10 10:53:37

導語:信息化下注冊會計師審計風險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信息化下注冊會計師審計風險研究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信息化環境下社會對審計的期望值越來越高,使得審計責任和審計風險也越來越大。基于此,本文就如何應對審計風險,保證審計質量展開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措施。

關鍵詞:注冊會計師審計風險;措施

在“大智移云”信息化時代,社會經濟迅速發展給審計行業帶來了很多新的發展機遇,但也對其提出了新挑戰,社會對審計的期望越來越高,使得審計責任和審計風險也越來越大。因此,加強對審計風險防控,保證審計質量,對社會經濟良性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一、注冊會計師審計風險的形成原因

1.執業人員的自身素養不高。員工的職業操守對于各行各業的從業人員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對于審計從業人員同樣是考察的重點之一。職業道德素質不高的人員往往存在責任心不強,工作熱情不高的表現,這些都會增加注冊會計師的審計風險。會計師事務所中存在審計人員整體的工作素養不高的情況。為了節約審計成本,會計師事務所讓還沒畢業并且沒有經過培訓的在讀大學生當審計助理,這些都會導致審計工作的能力不能滿足審計工作的需要,特別是對于相關的經濟和法律法規的知識掌握不牢,所以在進行審計工作時從業人員無法及時發現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漏洞。會計師事務所的執業人員大部分是由普通的審計人員和極少部分擁有注冊會計師資格證書的人員組成。與注冊會計師相比,普通審計師的專業知識和工作能力還是與之有一定的差距,這對出具真實有效的審計報告也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審計人員繼續教育的工作開展還比較困難,大部分從業人員對于相關的會計法律法規了解得不夠,而法律法規的更新是比較快的,這會使得從業人員在審計過程中有意或無意地觸摸了法律的底線,從而增大了審計風險。如果不能很好地提高從事審計工作的執業人員的道德素養,會計師事務所的發展也將受到影響。2.注冊會計師的職業懷疑還需加強。職業懷疑是指注冊會計師執行審計業務的一種態度,包括采取質疑的思維方式,對可能表明由于錯誤或舞弊導致錯報的情況保持警覺,以及對審計證據進行審慎評價。之所以要對財務報表進行審計,一方面是要確保財務報表合法合規,另一方面是要確保財務報表上所列示的金額與實際相符。由于注冊會計師并不清楚被審計單位財務報表是否依照法律規范如實編制,因此注冊會計師在審計時,理應保持職業懷疑。然而,在實際審計過程中,尤其是連續審計,對于一些基本信息及基本金額的核實,往往會被注冊會計師所遺漏或者是輕信,直接接收被審計單位所提供的資料信息,沒有保持相應的職業懷疑,可能會放過被審計單位的弄虛作假行為。注冊會計師的專業技能要得到充分的發揮,保持注冊會計師職業懷疑是一個重要前提。在實際審計過程中,注冊會計師比較容易忽視這一點,無論任何原因,輕信被審計單位提供的信息對于注冊會計師而言都是一件危險的事情。注冊會計師無法持續保持職業懷疑,未能對被審計單位的情況時刻保持警惕,即使是有再好的專業技能,也容易被被審計單位蒙騙過關。3.審計信息技術能力還需提高。在“大智移云”時代,各種新技術迅速發展,對會計、財務、審計沖擊比較大,會計信息化程度不斷提高,財務共享孕育而生,審計單位的審計項目形式也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在大數據環境下,融入信息化元素的相關法律法規修訂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任務,具體組織審計項目、實施審計方法、積累審計經驗、規范審計流程提供明確且有效的指導,同時也為審計工作適應科技發展、順應時代要求提供了依據和方向。注冊會計師在使用新技術之前,應該先經過技術培訓,再在實際審計業務中使用,以免由于錯誤使用的原因而導致數據錯亂,延誤審計工作進度。目前,云計算技術已滲入審計業務,這給審計工作帶來新的責任方——技術支持提供方。基于云計算的新審計在工作過程中,對被審計單位進行數據抓取時,數據的存儲是否有風險,責任歸屬于哪一方,如何界定相關責任,都是使用新技術時必須要理清的問題。另外,云計算的應用,使得不同事務所的注冊會計師面向同一被審計單位成為可能,數據的分享如何進行,如何避免數據的外泄或遺漏等等問題,無不是成為注冊會計師新的審計風險。

二、注冊會計師審計風險的應對措施

1.提高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素質和能力。注冊會計師的專業程度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審計的精準度,因此提高注冊會計師的職業文化素質是對于工作的迫切需要。對于注冊會計師行業來說,其職業文化素質主要體現的是獨立、誠信、客觀以及公正。如何做到這幾點,(1)注冊會計師在其上崗前教育時必須要打下堅實的知識基礎,專業主干課程和知識面拓展課程相結合;(2)在注冊會計師考試中,應著重考驗考生的實際運用技巧,培養準注冊會計師實戰能力;(3)在實際崗位上,實行自我增值的這一步也是必不可少的,必須隨著社會發展的步伐,不斷完善實際應用中的不足之處,提高反應辨識能力。會計師事務所和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應該及時向執業注冊會計師提供增值機會,從而提高其個人職業文化素質。在有效進行審計項目的過程中,為了提高注冊會計師出具審計報告的公允公正,不僅要加強對注冊會計師外部的行業監管力度,如注冊會計師協會的監督,國家稅務總局的監督和審計署的監督,還要針對會計師事務內部控制管理的監督,完善注冊會計師執業環境,當且僅當內部環境和外部監管制度不斷地完善和調配,才能有效地防止和控制審計風險的出現。會計師事務所應當定期對其審計人員進行培訓,同時形成一套人員管理的體系。會計師事務所應當在完成一項審計項目后對該審計人員的工作情況進行及時反饋,盡可能在日常的工作時間里提高審計人員的執業素質和能力,從而保證下一次審計項目可以降低審計風險。會計師事務所在淡季的情況下,應積極鼓勵審計人員進行考證和輔導。最后管理者需要耐心培養高素質的審計人員,目的是塑造高審計工作質量隊伍。2.充分發揮注冊會計師的職業懷疑。凡事都具有兩面性,注冊會計師專業勝任力的提高,對于注冊會計師提高審計質量、降低審計風險是否完全是正面導向的作用,目前也不能太過武斷。從好的一方面來說,注冊會計師專業能力的提高,理應對注冊會計師在審計過程中識別風險有幫助,但從相反的方面來說,可能會存在注冊會計師過于相信自己的專業能力,對自己所作出的判斷都認為是對的,即使存在有值得懷疑的地方,也認為是不重要的,這也是很危險的一件事情。這就要求注冊會計師無論在什么樣的情況系,都應該保持職業懷疑。從審計程序來看,注冊會計師需要保持高度職業懷疑的主要是三個方面:被審計單位提供的財務信息資料、審計過程中審計證據的搜集、審計人員與被審計單位的關系。首先,被審計單位提供的財務信息資料是否真實,需要注冊會計師通過對被審計單位過去發生的交易或事項進行查證后,再給予確認。從法律層面來說,審計業務約定書中即使明確規定了被審計單位管理層應對其所提供的財務信息資料的真實性做保證,然而在實際審計中,管理層舞弊、虛假操縱財務報表的情況屢見不鮮。其次,審計過程中對審計證據的搜集,要通過規定的審計程序進行,不能遺漏、忽視相關審計程序,要對直接取得的會計信息保持職業懷疑。就函證審計程序來說,如被審計單位所提供的函證對象的郵寄地址、公司地址等,注冊會計師并不能直接對這些地址發送詢證函,第一步要做的應該是核實這些地址是否真實、是否為函證對象的地址,以防被審計單位提供的是虛假信息,如此所得到的回函才更具有可信度。3.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完善審計工作。在傳統經濟模式下,常規的審計方法,足以應對。但是在互聯網時代,各種新經濟形式的出現,譬如網絡經濟等,對審計模式或方法提出了新的挑戰。為了能夠適應新的經濟環境,審計模式或方法必須融入更多的信息化元素,開展一些信息化審計,智能審計等。在不同審計階段,可借助不同技術。比如,使用大數據互聯網收集審計單位的經營情況,在網絡銷售平臺收集審計單位產品的具體信息等,再結合財務報表數據分析其邏輯的合理性。運用大數據作為審計手段是科技時代的必然趨勢。雖然有些行業和企業的財務數據不夠充足,特別是中小型企業的財務數據。但是,我們需要跳出思維定式的困境,可以借鑒大型企業或者整個類似行業的大數據作為參考,以此來對敲審計項目中企業的財務數據的差異,再分析其差異是否具有合理性。把數據不足的問題轉化為邏輯思維的問題,顯然就可能實現審計風險的降低。當然,目前事務所內部需要專業的IT審計師(注冊信息系統審計師),其責任是負責測試企業的信息系統是否安全,測試內控系統流程處理具體經濟業務是否正確,并且利用計算機輔助手段,重新計算驗證大數據信息。所以,在高等教育人才培養中,要加大這方面的培養力度,培養出更多能夠適應信息化社會需要的審計人才。

三、結束語

在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新興產業不斷涌現、云計算不斷滲透,對于注冊會計師審計來說,審計風險無論是外部還是內部都在不斷地增加。注冊會計師既要面對高速發展環境下經濟信息的瞬息萬變,又要在更多不同的審計環境中保持審計的獨立性和專業性,再加上獲取會計信息的途徑不斷增多,加大了注冊會計師的審計工作量和難度,令注冊會計師面臨更多的審計風險。對審計風險進行有效控制,是會計師事務所等相關部門和人員持續不斷要做的事,進而實現審計的最終目的。

參考文獻

[1]張憶.大數據時代CPA面臨的機遇與挑戰[J].當代經濟,2017(14):114-115.

[2]劉貝貝.注冊會計師審計失敗的原因及對策分析[J].中國集體經濟,2017(3):135-136.

作者:楊國臣 單位:廣東海洋大學寸金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