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大學生學習效果調查分析
時間:2022-08-09 10:39:45
導語:疫情期間大學生學習效果調查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疫情期“停課不停學”的特殊環境下,大學生全面開展在線學習的學習現狀和學習效果堪憂。本文通過調研分析,從學生、教師、環境、平臺等因素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和建議,以提高在線學習效果,提升在線學習質量。
關鍵詞:疫情;大學生;在線學習;在線學習效果
1引言
2019年末,疫情爆發并不斷在全球擴散,全國各高校積極響應教育部的“停學不停課”的號召,延遲開學,將教學工作轉至線上。在線教育在這次疫情中以空前的規模被廣泛應用[1]。本文針對大學生的學習方式更多的是強調學習的自主性特點,調查研究疫情背景下大學生在線學習的基本情況,并評估了疫情期間大學生的學習效果,從學生自身因素、教師因素、環境因素、平臺因素等出發,分析影響大學生在線學習效果的相關因素,了解疫情防控期間大學生居家在線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本文的研究為今后的在線學習提出相關的解決建議,用以提高在線學習的學習質量與學習效果,同時結合線上學習的優勢為線下課堂學習的改進提供可行的借鑒措施。
2.1調查對象與調查方法
為提高調查結果的可信度與說服力,本研究采用網絡隨機抽樣的方式,利用問卷星軟件平臺進行問卷的編纂與發放,然后通過QQ、微信等社交平臺發放問卷給在校大學生[2]。本次調查問卷回收320份,其中有效問卷303份,有效問卷回收率94.6%。然后運用Excel和SPSS.26等數理統計軟件對問卷數據進行相關的統計分析與圖表繪制。
2.2問卷的設計
調查問卷分為三個部分:一是大學生的個人背景信息調查。二是相關影響因素的調查,包括大學生自身、環境、教師、平臺等四個維度的相關問題。該部分采用李克特5級評分量表,“很不贊同”為1分,“不太贊同”為2分,“一般”為3分,“比較贊同”為4分,“非常贊同”為5分。三是存在問題、在線學習效果、看法等相關問題,從而了解大學生對在線學習未來的發展趨勢與學習效果。問卷采用量表與非量表相結合的形式進行問題設置[3]。
2.3信效度檢驗
利用SPSS26數據分析軟件對問卷的13道量表題進行信度分析,得到Cronbachα系數為0.849。Cronbachα系數是一個統計量[4],是指量表所有可能的項目劃分方法得到的折半信度系數的平均值,達0.8-0.9時說明量表信度非常好。調查結果表明,本問卷的信度非常好。對問卷的效度進行分析。KMO(Kaiser-Meyer-Olkin)檢驗統計量是用于比較變量間簡單相關系數和偏相關系數的指標[5],多用于多元統計的因子分析。KMO值越接近1,變量間的相關性越強,原有變量越適合作因子分析。本問卷KMO值=0.939,接近1。Bartlett球形檢驗值=0.000小于0.005,說明問卷數據適合開展因子分析。結果如表1所示。采用主成分分析法進行因子分析。通過對13道題進取4個因子進入旋轉后,累積解釋方差達到69.816%,大于40%。這說明所要測量的結果與研究考察內容的吻合程度良好,即問卷的效度良好。
2.4問卷數據的分析與結論
對問卷的13道量表題從均值、標準差、方差進行單項分析及相關性分析。相關性分析是研究兩個或兩個以上變量之間是否有關系、關系緊密程度以及變量之間的相關程度與相關方向。在研究中使用皮爾遜(Pearson)線性相關系數(記為r)進行相關性分析[6],相關系數r的取值范圍是[-1,1]。若0<r≤1,表明X與Y之間存在正線性相關關系;若-1≤r<0,表明X與Y之間存在負線性相關關系。2.4.1自變量相關性分析對環境因素、教師因素、學生自身、平臺因素等四個自變量之間進行相關性分析,以查看4個自變量間的影響程度大小。如表2所示,縱向橫向兩因素相交處的值是相關系數,其值均在0至1之間,表明環境因素、教師因素、學生自身和平臺因素等所有自變量之間都呈現正相關關系。2.4.2自變量與因變量的相關性分析對環境因素、教師因素、學生自身、平臺因素等四個自變量與因變量學習效果之間進行相關性分析,以查看4個自變量與因變量之間有無關系以及關系強度。從表3可知,在線學習效果與環境因素、教師因素、學生自身、平臺因素共4項之間全部均呈現出顯著性,顯著性為0.000;相關系數分別是0.857、0.792、0.514、0.677,其值均大于0,意味著在線學習效果與環境因素、教師因素、學生自身、平臺因素之間有著顯著的正相關關系。
3提高在線學習效果的建議
信息技術的成熟為在線學習提供了技術支持。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方式,在線學習優勢顯而易見。同時存在著許多問題與不足,如缺少監督、課堂氛圍差、居家學習環境干擾因素多等,導致學習效果并不理想。通過問卷調查,總結出以下建議。
3.1學生方面
(1)善用自我心理暗示和激勵,提高學習動力。針對疫情期間產生的對學習懈怠的負面心理,大學生需要加強積極的自我心理激勵與暗示,積極看待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和學習中遇到的問題[7]。如設置學習目標,在完成目標的過程中遇到懈怠心理時要積極暗示和激勵自己一定能完成目標;當學習目標完成后可以及時地對自己進行獎勵,進而激發學習成就感與學習的內生動力,同時培養自身的學習意志力和學習專注度。(2)提高自我管理自我監督的能力。與傳統的線下課堂學習相比,網絡在線學習自主性要求高,學習者可以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甚至可不遵守線下課堂的紀律。這種高度靈活性與自主性,決定了大學生必須有很強的自我約束和監督能力。
3.2學校與教師方面
(1)提供心理幫助,開展健康教育。問卷數據顯示疫情期間大學生的心理與生理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疫情影響,出現焦慮、恐慌及身體不適等現象,嚴重影響了學習效果。為此學校要充分調動校內外心理健康服務機構為學生提供心理疏導、心理關心等服務,疏導因疫情導致的消極心理。同時以班級為單位積極組織對學生的居家健康教育,幫助學生提高自身身體素質,為學習保駕護航[8]。另外要加強家校溝通與合作,探討學生心理和情感、健康教育,以及如何提供良好的家庭學習環境。(2)轉變傳統教學思維,提高在線教學水平。疫情的突然爆發,大規模在線教學的應用給教師帶來了巨大的挑戰。面對全國各地不同的學生,以及不斷發展變化的信息科學技術,教師要重新自我定位,改變教學觀念、轉變教學角色。
3.3學習平臺
(1)優化教學平臺,提高在線監督能力。目前各大在線學習平臺功能各異,存在不同課程在不同平臺上課的情況,給學生帶來了一定的負擔,需要整合平臺功能,為學生提供一個滿足學習需求的專一平臺[9]。另外,由于居家線上學習環境干擾因素多,缺乏學習氛圍,大學生自主學習意識薄弱,因此教學平臺在功能設計中應加強對學生學習自我監督的功能,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減少或避免受到外部娛樂信息對學習的干擾,提高專注力。(2)豐富學習資源,提高學習質量。各大平臺的學習資源質量良莠不齊,質量不高,學習資源并不豐富。作為學習資源的提供者,首先應該提高學習資源的質量,定期更新豐富網絡學習資源。其次,要豐富學習資源的展現形式,在以PPT、word等主要展現形式的同時,應積極在學習資源中加入動畫、視頻音頻、思維導圖等多媒體的方式,充分展現多媒體資源的優勢,滿足不同學生對不同學習資源的需求。最后,要注重多個學習平臺的優勢整合,發揮協同優勢,進而補充平臺資源的不足。
3.4社會方面
(1)加強在線網絡基礎設施建設,提供良好的網絡帶寬環境。網絡在線教育的開展離不開網絡基礎設施的建設。盡管當前我國網絡基礎設施已經相當完備,但在此次疫情中也暴露了諸多不足與缺陷。如農村偏遠地區等經濟欠發達地區,網絡和電子信息化設施還相當缺乏[10]。政府應該進一步完善網絡基礎設施,加強電子信息化設施的建設,為學生們的在線學習提供良好的網絡帶寬環境。(2)強化在線教育產業的監管,提高在線教育產業發展質量。疫情期間在線教育產業蓬勃發展,各種學習軟件平臺不斷涌現,各種在線教育機構也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與此同時,學習平臺的質量良莠不齊。應加強在線教育法律法規的建設,完善在線教育行業的準入制度,提高在線教育的準入標準,建立在線教育機構及其從業人員的負面清單制度,制定行業管理規范[4]。進而為廣大教師和學生提供優質的在線教育資源,同時促進在線教育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參考文獻
[1]陳翔,程德華,陳祖芬.疫情防控期間學生在線學習效果及其影響因素探究.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20,339(11):17-20,24
[2]錢暢.大學生學習滿意度的院校影響研究[碩士學位論文].中國石油大學,北京,2019
[3]鐘志賢,楊蕾.論在線學習.現代遠距離教育,2002(01):30-34[4]盧小廣.社會調查研究實務教程.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16
[5]李莉.統計學原理與應用.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9
[6]李醒民.皮爾遜論社會主義和婦女解放.哲學分析,2011,2(01):117-140,199
[7]黃靈霞.網絡高等教育學生學習效果影響因素研究[碩士學位論文].中國石油大學,北京,2019
[8]黃振中,張曉蕾.自主學習能力對在線學習效果的影響機制探究——兼論在線學習交互體驗的中介作用.現代教育技術,2018,28(03):66-72
[9]陳彩霞.MOOC視頻的錄制方式對學習效果的影響研究[碩士學位論文].福建師范大學,福州,2016
[10]賈斌,徐恩芹,張景生.國內學習績效研究發展綜述.電化教育研究,2013,034(011):53-58
作者:黃超 王曉靜 單位:九江學院計算機與大數據科學學院
- 上一篇:不同植被類型脊椎動物調查分析
- 下一篇:居民肝吸蟲感染情況調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