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議森林經濟的經營管理

時間:2022-12-10 02:36:35

導語:試議森林經濟的經營管理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試議森林經濟的經營管理

一、多種利用的經濟模式

例如,100美元價值的投入可以產生500磅飼料和110立方英尺林木;或2250磅飼料和50立方英尺的林木;或在100美元等成本曲線上表示出的某一其他組合。現在,就能夠證明等收入曲線與等成本曲線相切處的生產組合帶來的凈收入最大。這樣,引起總可變成本與總收入相等的組合就規定了一個成本或收入水平生產的產品組合,連接生產面上的這些點就規定了擴張線路。擴張線路表明了將使每個生產水平凈收入最大的林木和飼料的組合,但是它并不表示將提供總的最大凈收入的組合,這一提供總的最大凈收入的組合點是通過計算擴張路線上每個產品組合的總成本和總收入。

二、現行研究方法

在實踐中,常見的一個方法是特別方法或格雷戈里稱作的咯吱輪方法。這里,森林經營人員承認多種利用生產,但都是根據他們當時受到的壓力對產品的組合和經營活動做決策。如果現在有一個特別強的、敢于發意見的狩獵隊,野生動物經營就可能占優勢;否則它可能就不會占優勢。同樣,每種潛在產品都可能有它的一批鼓吹者,那些沒有鼓吹者或鼓吹者很弱的產品就可能不被重視。這個做法是有害的,因為森林生產周期很長,并且,早期常常需要大量投資,在整個生產過程中改變目標會增加費用和減少收獲量,致使生產過程的效率降低。而且,一些企業對公共輿論比其他企業更為敏感。對多種利用規劃,現在已經提出了幾種不同方法。這些方法通常都是依靠數學規劃技術去提供多重利用規劃中包含的許多變量的。

1.線性規劃模型

魯斯科納等人于1975年提出了一個探討多種利用規劃的線性規劃方法,并把它應用到弗吉尼亞州的杰弗森國有林林管區。這個方法是把多種利用規劃當作使生產目標與一系列可以達到這些目標的經營活動相配合的過程來處理的。這些目標和活動通常受經營管理對策和預算的約束,同時也受著資源生產潛力的限制。

2.目標性規劃模型

目標規劃是線性規劃的一個變型,與1961年第一次由查尼斯和庫珀成文發表。它在林業上的早期應用是菲爾德于1973年提出的,之后貝爾于1976年完全用假設的例子提出了再多種利用規劃上的理論應用。同時,巴特利特、伯特姆斯和波普于1976年出版了一個列表的目標規劃程序和用戶手冊。

(1)綜合系統貝特斯于1987年提出了一個查明問題、提出選擇方案、分析置換關系,并且制定規劃的綜合系統。這個系統把美國農業部林務局在一些規劃中使用的幾個現有計算機程序結合起來去求得最終結果。這些程序通常是分別執行的,它們的輸出資料被依次用來發展下一個程序的輸入資料。

(2)交互作用模型斯托爾和舒勒于1981年把舒勒和梅多斯的早期工作推廣到馬克吐溫國有林林管區的不同的2000英畝林地。這個模型使用一個交互作用的多種目標線性程序(MOLP)。交互作用的MOLP可適用于多目標,并且使用一個LP去執行一系列交互作用。

在每次迭代中都提出許多可能的解。所有解都是可行的,并且是有效解分析人員挑選他認為最滿意的解,然后LP執行另一次迭代,該次迭代具有靠近最期望解的另一組解。這樣的迭代過程繼續下去,每次分析人員都挑選最滿意的解,直到完成預先確定好的迭代次數為止。然后,分析人員做最后一次挑選,選出最期望解。綜上所述,森林多種利用規劃和經營管理就是森林能夠產生的幾種聯產品的規劃和經營管理。森林多種利用確實是與林地利用規劃和經營管理相應的林業規劃經營管理,因此它可以被看作使林地的一個子集合。

作者:郭斌單位:七臺河大六林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