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談國企經營管理人才培養問題

時間:2022-01-28 11:51:31

導語:略談國企經營管理人才培養問題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略談國企經營管理人才培養問題

一、加強國企經營管理人才隊伍建設的對策

實行分層分類和契約化管理。明確管理定位,按照國有企業管理制度“政企分開,權責明晰”的要求,建立和健全有別于管理黨政干部的企業經營管理人才管理辦法。放寬企業人事管理權限,企業成為選拔和用人的主體,改變企業人才的管理方略,建立與市場體制相適應的“市場化、職業化”的用人機制。實行分層分類管理,對產權代表和經理層進行分層分類管理。國有企業的產權代表有國家政府機構選派,與私人部門股份代表共同組成董事會和監事會,按照私營企業部門的管理和選用管理層的辦法進行選派,根據不同類型的企業,進行分層管理。對國有企業的就經營管理人才實行契約化管理,管理人員與產權代表簽訂管理崗位合同或者委托管理合同,董事會與經理人之間簽訂契約形成聘任關系。契約化的企業管理規定了管理的責任和權利,使管理人員能上能下,能進能出。建立專業化的產權代表隊伍。目前國有企業的產權代表主要一部分懂技術和管理的人才,還有就是政府選派的黨政干部。按照現代企業管理的制度要求國有企業的經營管理人員必須是具有管理專業背景,實踐經驗豐富的高素質優秀人才。從市場上選拔專業化的產權代表。對于選拔的經營管理人才要進行崗前培訓,是人才能夠在工作中盡快的履行責任,在合同期內要進行日常考核和年終考核,同時開展繼續教育。充分發揮董事會應有的作用,落實董事會的資產處置、投資決策和預算管理的職能。通過加強對監事的專業培訓,吸收充實具有一定專業能力的人員進入監事會,不斷提高其履行職責的能力,強化監事會的監督職能,提高監事會運行效率。加強人才的職業化、市場化建設。完善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市場準入制度,對現有企業營管理人才資質要根據企業的崗位要求進行嚴格的審查,把好人才的“入口關”。建立企業人才的經營業績和信用數據庫,采取行政干預和企業自律的辦法把好人才的“素質關”。建立企業經營管理人才的信用記錄體系,促使管理人才的信用信息公開和服務體系健康發展。建立具有一定規模、門類齊全、信息充足、方便查詢與交流的管理人才信息庫。促進人才中介機構的專業化建設,推進人才中介公司在設立、運作和管理上規范運行。建立有效的激勵約束機制。根據企業實際和不同的崗位要求,確定對經營管理人才的考核內容及方式,實施“一司一策”、“一人一約”。對董事會成員的考核由出資人負責,考核內容應著重于貫徹出資人的意圖,把握戰略方向等方面,考核期以任期為主。對高級經營管理人員的考核由企業董事會負責,考核內容應突出執行董事會決議,完成經營目標等方面,考核期以年度為主。逐步推進市場化的薪酬制度,應在加強績效管理的基礎上,完善基薪、績效薪、福利薪等結構薪酬實施辦法。確定企業經營管理人才的薪酬要充分考慮其所在的行業、企業情況和崗位特點,與其經營業績直接掛鉤。重視對經營管理人才的中長期激勵。完善期權、期股激勵辦法,產權代表離任時實行一次性獎勵。探索長期保障性激勵方式。加強榮譽激勵和職務激勵等非物質激勵,進一步激發企業經營管理人才的積極性。按照高效、制衡的要求,進一步完善公司治理,明確權限,規范決策程序和業務流程。對產權代表的決策過程進行痕跡化管理。推行全面預算管理、強化任期審計、年度審計和專項審計,加強對企業經營管理過程的監督。嚴格按照契約規定實施獎懲。

二、結論

國有企業管理人才隊伍建設問題是當代經濟管理領域的前沿問題,是我國當前企業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和人事體制改革的重點領域。本文在此做了深入的分析研究,為我國國有企業的深化改革,完善現代企業制度,健全科學合理的管理人才隊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作者:王惠慧單位:吉林工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