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經營管理工作探討

時間:2022-12-12 11:01:10

導語:農村經營管理工作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村經營管理工作探討

一、農村經營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農村經營管理工作歷來是黨的農村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又是農村工作的基礎。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黨制定了一系列符合農村實際和農民意愿的農村經營管理政策,探索出了具有中國特色的農村發展道路,引導農村改革不斷深入,健康發展。加強農村經營管理是貫徹落實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的需要;是深化農村經濟改革,實現農村可持續發展的需要。必須運用現代科學管理技術來加強和改善農村經營管理。

二、盈江縣平原鎮農村經營管理工作存在問題

(一)未徹底解決減輕農民負擔的問題。多年來、盡管黨中央、國務院對減輕農民負擔三令五申,但農民負擔重的問題并沒有得到根本解決。農民所負擔的不僅僅是國家稅金,還有諸如計劃生育、鄉村道路修建、衛生事業的收費、罰款等涉及農民負擔的各種收費。有的村干部還在實施稅費改革前突擊清欠,預收鄉統籌費和村提留等加重農民負擔。這些現象的出現,主要是上級政府的減負政策不夠明確導致的。(二)土地承包合同管理糾紛多。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和家庭承包經營責任制的進一步深化,農業承包合同在農村生產發揮著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合同管理不規范,給農村承包經營帶來了諸多隱患,影響了農民的穩定和生產的發展。平原鎮近幾年出現的農業承包合同糾紛主要有以下幾方面:一是合同內容不明確,埋下糾紛隱患,有的合同標的不明確,責、權、利不分,導致群眾惡性事件的發生,群眾上訪頻繁;二是合同內容違法,導致無效,如有的土地承包合同名為承包,實為出租轉讓,違反了國家關于土地管理的法律法規,導致合同無效或部分無效;三是不具發包資格,越權發包;四是土地承包糾紛問題普遍、矛盾突出,由于近幾年來農產品價格上漲,種田收益增加,農民紛紛爭要土地承包權,權屬糾紛、流轉糾紛、承包權糾紛比較普遍;五是合同簽字不民主,群眾反映強烈,一些村組集體組織的負責人違反民主議定原則,損害集體村民利益,村民意見很大;六是法律觀念淡薄擅自解除合同,致使承包人拒交承包金,而發包方則以承包人不交承包金違約為由解除合同。(三)農村集體財務與資產管理不規范。農村財務混亂是當前農民最關心的一個焦點,不僅影響了農村的安定團結,而且還直接制約農村經濟的發展。平原鎮雖然在每年的財務清理工作中都下了很大的力氣,但是由于目前農民集體意識比較薄弱,各村民小組還多數沒有建立健全村民小組干部管理制度和集體資產管理制度,村小組干部和群眾在生產過程中就難以把握尺度,有些人就有意無意違反了紀律。(四)經管干部和村財會人員業務素質偏低,財務管理混亂。經管干部是對農村集體單位經濟收支情況進行審查、審核,對村財會人員進行監督的,監督質量及業務素質直接影響著村財會人員的行為及工作質量。有的經管干部在清理農村財務過程中只是走形式,對發現的問題沒有及時指出、制止。村會計是農村財務工作的具體操作者,在農村財務管理中承擔著重大責任。但農村財會人員配備不齊,會計、出納一人兼,特別是大多數會計、村會計僅有小學文化,對一些財務管理知識不夠了解,是造成賬目不清不齊、財務混亂的主要原因。

三、加強盈江縣平原鎮農村經營管理工作的幾點建議

(一)加強監督管理工作,確實減輕農民負擔。正確處理新時期的農民問題,維護農民的合法權益,推動農民監督管理工作走上法制化、規范化軌道。要繼續落實好中央減輕農民負擔的各項方針政策,嚴格執行“一項制度、八個禁止”的規定,加大專項治理力度,實施一票否決,嚴格查處加重農民負擔的違法、違紀案件,鞏固農村稅費改革成果,進一步完善農村稅費政策及措施。加強對“一事一議”籌資籌勞,積建立健全新的稅費制度下有效的農民負擔監督管理機制。(二)加強土地承包法規建設。第一,提高法律宣傳力度,通過多家媒體的宣傳,對廣大農民進行深入細致的普法教育,提高他們的法律意識,增強自我保護的能力。第二,加大群眾監督力度。要搞好村級財務公開,公布發包事項,承包方案要經過村民代表會討論,保證工作的公開和透明。處理農業承包合同糾紛;發揮合同管理機關的職能作用,做好合同糾紛的調解工作;實行規范管理統一合同樣本,統一審查簽訂,統一檔案要求。(三)進一步做好農村集體財務與資產管理工作。一要加強管理,要結合自身運行的特點和實踐情況,制定出相應的財務管理、收支審批制度,把制度調理化、公開化,一律上墻,做到人員、職責、任務明確清晰。二要繼續做好農村財務公開工作,不斷提高公開質量。三要指導鄉村集體經濟組織明晰產權,建立資產臺賬,規范資產流轉,加強改制資金的回收和管理。加強各部門監督,處理不良債務。(四)提高農經工作人員與村會計的業務水平。加強培訓工作,提高隊伍綜合素質,支持他們積極參加黨校或電大的進修學習,提高自身素質和理論水平,改善全鎮農經隊伍的知識結構。另外,還要提高農經隊伍整體政策及業務水平,重點抓好有關農村政策、財務管理、審計、集體資產與管理及農業承包合同管理為主要內容的業務培訓。

四、結語

農村經營管理工作是農村工作的基礎,是黨的農村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目的是正確處理國家、集體、農民的利益關系,確實維護和實現好農民的利益。因此,加強監督管理工作,加強土地承包法規建設,落實農村集體財務與資產管理工作,提高農經工作人員與村會計的業務水平,真正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推動農村建設的長期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卞宏偉.新時期提升農村經營管理工作水平的思考[J].農家科技,2015(7):15.

[2]馬健,何東岳.讓強龍騰飛——廣東農村經營管理工作紀略[J].農村工作通訊,2011(11):62-63.

[3]楊秀萍.如何使農村經營管理工作走向科學化[J].知識經濟,2015(9):69-70.

[4]楊秀萍.新時期提升農村經營管理工作水平的思考[J].新經濟,2015(14):68-69.

[5]趙艷秋,劉路路.對新時期農村經營管理工作的思考[J].現代農業科技,2015(8):306-307.

[6]馬軍.農村經營管理工作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J].農民致富之友,2016(6):3.

作者:陳建珍 單位:盈江縣平原鎮農村經濟經營管理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