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訓超市經營模式論文
時間:2022-08-25 09:29:24
導語:實訓超市經營模式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變化后的經營模式與原有經營模式的區別
變化后的經營模式,集中體現了用工單位對崗位人才“面”的要求,這種變化的突出特點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全方位參與運營代替單一崗位責任制。
針對原有實訓超市注重培訓學生某一特定崗位技能,學生的身份僅僅是該崗位實際工作的操作者,僅知道“點”而不懂得“面”的實際,我們將原來的食堂小超市變為實訓學生的獨立經營場所,把學校大超市當做供應商。小超市從學校大超市進貨,進貨價格按校外供應商給予的價格掌握,小超市利用小庫房實現商品的存放過程。實訓學生在小超市,由實訓教師引領,完成對商業企業進銷存全過程的實訓教學。在經歷了一個學期的實踐后,將大小超市原來與供應商洽商進貨與結算的專人負責制,調整為實習學生按對口商品(如洗漱用品類、文化用品類、飲品類、食品類等)來分工、實訓學生為實習學生做助手的經營模式。每位實習學生專門負責各自管理的品類從洽商、接貨、理貨、銷售、結算的全過程,該過程相當于在實訓超市中分出了幾個小超市由實習學生專人獨立經營。模糊了原有的單純崗位責任,取而代之的是實習學生和實訓學生真正意義上的全方位參與商品運營。
2.學生的身份由操作者轉變成經營者。
在原有實習學生與實訓學生均定崗操作的基礎上,確定以實習學生專人獨立經營、實訓學生輪崗、給實習學生當徒弟頂崗操作的經營模式。針對實習學生各自負責的品類在學校實訓超市總體經營品種中所占有的比例,分別為實習學生核定經營額、商品陳列效果、與供應商溝通情況、商品差錯率、收銀差錯率、盈虧率、服務效果評價等考核指標,讓崗位工資與指標掛鉤,讓績效獎與考核掛鉤,實訓學生跟班操作以確保實習學生經營指標的落實。變化后的運營模式,讓實習學生和實訓學生的身份真正由操作者轉變為經營者。身份和崗位職責轉變后,實習學生包括實訓學生不再僅僅關心是否收銀有差款、理貨是否及時,而是更關心什么貨品銷售最旺、什么貨品缺貨、該組織多少,哪種貨品盈利效果好,哪些貨品應該做經營性的調整等作為一個經營者應當考慮的問題。
3.教師的經營與管理職能轉變為管理監督職能。
實訓超市一直由實訓指導教師負責對外經營與內部管理。轉變經營模式后,確定了以實習學生專人獨立經營管理、實訓學生輪崗、為實習學生當徒弟頂崗操作的經營模式。實訓指導教師完全脫離具體的經營業務操作,轉向指導監督學生的全方位操作與運營。教師的責任得以強化,實訓指導的目標更加明確??己藢W生的經營業績、管理水平成為考核教師指導實習、實訓效果的一項重要指標。實訓指導教師對所有小經營者的經營行為,每一環節均進行全方位地管理跟蹤與監督,成為這種嘗試最重要的環節。
二、制度的更新是實現這一轉變的有效保證
1.把安全當做第一要務納入經營管理活動的制度更新。
有了安全不一定有一切,但沒有了安全一切均無。安全就是效益,沒有安全就沒有效益。把安全當做經營管理與服務工作的第一原則,是大家的共識。原有管理制度中,雖然對場地、設備、商品保管、商品陳列、收銀要求等均有注重安全的提示,但并未形成嚴肅分明的安全責任制度。為此,在超市經營模式轉變時,把安全經營納入第一要務,制訂了《實訓超市安全管理規定》、《實訓超市安全應急預案》。設立安全檢查記錄,堅持以預防為主、實行責任人制;堅持從日常檢查入手,抓管理、抓設置、抓違章、抓常態管理、抓危機管理;堅持日常教育,培養員工和實訓學生的專業化、職業化的意識和能力;堅持對所有安全責任事故零容忍。一年來的經營實踐,讓我們看到了在制度要求下的安全責任事故為零的好局面。
2.由考核教師轉變為考核學生的制度更新。
原有制度側重于對實訓指導教師的考核,對實訓學生的考核僅側重于某項崗位工作的操作熟練程度考核。調整后的制度將實習學生的經營指標考核放在第一位,重點考核實習學生對所管轄商品的經營情況、庫存控制、商品陳列、經營效益以及對實訓學生的傳幫帶效果。對實訓指導教師的考核僅限于控制把握安全運營、日常工作到位、監督指導作用如何等非量化指標。
3.學生的職責由單一操作向全方位經營轉變的制度更新。
為保證小超市的經營實訓順利進行,我們在制度中強化了商品進出庫登記臺賬制度,建立了小超市與學校大超市的結算制度及定期核銷制度。從而有效保證了大小超市在運營過程中真正實現賬賬相符、賬貨相符。一學期實踐探索后,確定了以實習學生專人獨立經營管理、實訓學生輪崗、為實習學生當徒弟頂崗操作的經營模式。在學生實習、實訓管理制度及考核制度中加入了對實習學生管理商品安全、保證工作場所安全的考核以及對經營指標的考核。將實習學生的崗位職責真正從簡單操作轉變為全方位經營,讓實習學生真正以員工身份直接參與經營,責任明確、指標到位。消除了以往實習、實訓學生僅僅是操作者,實習與實訓僅能解決具體崗位操作卻難以懂得全方位、系統組織商品進存銷并實現經營目標的實訓教學弊端。制度的更新,確保學生們在學校實訓超市真正的經營中,學會了與供應商溝通、合理組織貨源、商品陳列與銷售、經營成果核算的技巧,并逐步實現由一名學生向一名員工的轉變。
4.管理細則中引入6S管理方法要求的制度更新。
6S管理是現場管理方法,源于精益生產要求,應用于服務業的經營管理。中職學校學生實訓超市,是商業服務業業態中最適合將6S管理方法加以運用的地方。把6S管理方法中的整理、整頓、清掃、清潔、素養、安全納入管理體系中,是實訓超市經營管理服務的具體要求。整理是精髓,決定現場“要”與“不要”;整頓是把必要的物品定點定位放置;清掃是保持工作場所干凈亮麗;清潔是將上述三項結果制度化、規范化、標準化;素養是養成良好習慣,按規則做事;安全是效益,是第一原則。經營環境的優劣、操作設備的完好、商品擺放的效果、服務態度的好壞等,均可以通過整理、整頓、清掃、清潔實現制度化、規范化、標準化。堅持制度化、標準化、規范化操作,才會完成對學生基本職業素養的培育。我們把6S管理方法引入制度中,規范相關細則,堅持制度化標準化、規范化操作,學生實訓超市日常經營管理的局面正逐步改善。與時俱進的制度更新,讓我們轉變的經營模式運營順暢,各項制度和各項指標比以往更容易得到落實。制度嚴謹,也讓學生真正在崗位上實現對本崗位工作職責的理解和掌握,實現了做與學相長的職業教學要求,真正實現了向合格員工的轉變。
作者:劉偉單位:大連商業學校
- 上一篇:群眾路線教育實踐工作匯報9篇
- 下一篇:建筑工程管理及經營模式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