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文藝導演策劃與經營模式初探
時間:2022-10-10 04:35:39
導語:電視文藝導演策劃與經營模式初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融媒體環境下的電視文藝作品有了新的發展,對電視文藝導演的經營與策劃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電視文藝導演能力的高低是電視文藝節目收視率和衍生品市場接受度的直接影響因素,因此對融媒體環境下電視文藝導演策劃與經營模式的探析具有深遠意義。針對目前電視文藝導演策劃與經營中存在的問題,結合現階段的市場需求及受眾訴求,提出融媒體環境下電視文藝導演策劃與經營模式的策略,以促進電視文藝節目的可持續化發展。
【關鍵詞】融媒體環境;電視文藝導演;策劃;經營
1.引言
隨著融媒體的不斷發展普及,為電視文藝節目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但同時又對電視文藝導演的策劃與經營帶來了更多的挑戰。傳統電視文藝節目的策劃與經營模式已不再適應現階段的發展,受互聯網的影響,多種媒體形式的出現沖擊著電視節目的發展,現實情況要求電視文藝導演在策劃理念、經營模式、運作方式、品牌宣傳等方面都有所創新。因而電視文藝導演不僅需要具備創作優秀電視文藝作品的能力,還應能夠抓住大眾審美并分析受眾需求,為電視文藝作品構建起一個“產品+服務”的新型組合模式,以增加電視文藝節目的核心競爭力。
2.融媒體環境下電視文藝導演策劃與經營中的問題
2.1電視文藝節目缺乏創新,跟風現象明顯。融媒體技術的發展普及為不同媒介及資源的融合提供了有利的條件和發展空間,隨著融媒體環境的不斷改善,電視文藝節目的質量有所提升,但仍存在諸多不足之處。電視文藝節目不僅應滿足觀眾的精神文化需要,還應承擔起一定的社會責任并且傳播正確的輿論導向。雖然目前電視行業在向新媒體方向發展,節目的傳播方式和節目形式、節目內容有所創新,但由于受到傳統電視節目創作觀念的影響,電視文藝節目的創作與策劃經營方面仍然難以掙脫傳統節目的窠臼。由于新媒體行業的迅速發展,使傳統電視節目的競爭加劇,電視文藝節目更是受到巨大的挑戰。電視文藝節目為了提高收視率,往往出現同質化的現象。當某一電視文藝節目受到觀眾歡迎后,電視行業便會出現跟風模仿的現象,電視節目導演創新性較低,難以有自己的創意,而為了提高節目的關注度,電視節目文藝導演們便會爭相模仿,導致在同一時期出現大量相似的電視文藝節目。例如幾年前的《超級女聲》備受關注后,出現了《超級男聲》《加油好男兒》《中國好聲音》等選秀節目;又例如近年來由河北衛視播出的《中華好詩詞》受到觀眾好評后,從央視到各地方陸續出現了一批相似的電視文藝節目,如《中國詩詞大會》《向上吧!詩詞》《唐詩風云會》等。大量同質化電視文藝節目的出現易導致觀眾的審美疲勞,同時不利于電視文藝節目導演培養創新精神和策劃能力。2.2電視文藝節目缺乏教育性,過于娛樂化。電視文藝節目不僅應發揮娛樂大眾的作用,同時應積極承擔起社會責任,起到培養人們高尚情操,提高思想素養的作用。但由于電視文藝節目競爭壓力大,生存環境受到新媒體的打壓,一部分缺乏創意,嘩眾取寵的電視文藝節目開始涌現。電視文藝節目過于追求效益而忽視了教育意義,使得節目的質量下降,再加之跟風創作的風氣,使電視文藝節目變得千篇一律,沒有自身的特色。其次,電視文藝節目中多追求明星效益,將明星作為節目的宣傳點,節目導演也將策劃的重點放在了如何發揮明星的作用,為明星營造出娛樂性的收視賣點,對節目本身所要傳達的價值觀念不甚重視,導致節目的教育意義降低。電視文藝節目一味放大明星元素和娛樂性不利于弘揚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和民族精神,并在一定程度上對觀眾產生了不良影響,特別是對身心尚未發育成熟的青少年,不利于其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導向,易在社會上形成不好的風氣。究其原因是電視文藝節目導演在節目策劃時定位不明確,沒有正確的價值導向,對弘揚正能量的責任認識不到位,忽略了電視文藝節目藝術性和思想性的雙重標準。部分節目導演自身的職業操守和思想水平不到位,難以制作出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文藝節目,使節目傳達的思想背離了初衷,降低了節目整體的質量。
3.融媒體環境下對電視文藝導演策劃與經營的新要求
3.1增強電視文藝節目導演業務素養。隨著我國經濟向好向快發展,文化產業也迅速發展,電視文藝節目迎來了新一波的繁榮期。電視文藝節目導演在策劃節目的過程中應嚴格要求,保證節目播出質量,并且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提高節目的觀眾接受度,這對電視文藝節目導演的策劃和經營能力有了進一步細化的要求。電視文藝節目導演需要有較高的綜合能力,做到全面考慮問題,能夠充分利用融媒體環境下的各項資源對節目進行靈活的策劃與經營。新時期大背景下要求電視文藝節目導演需要具備一定的市場敏感度、準確的判斷力和良好的邏輯思維能力,能夠利用現代化的技術手段統籌融媒體資源,發揮節目組中不同類型工作人員的優勢條件,從而不斷提高自身的業務能力和基本素養。3.2增強電視文藝節目導演政治素養。目前電視文藝節目有向著全民娛樂化的方向發展,為滿足龐大的受眾群體,要求電視文藝節目導演不僅能夠快速準確地捕捉到觀眾的情感訴求,滿足觀眾的娛樂偏好性,還要肩負起文化傳播和教育的義務。一名合格的電視文藝節目導演在策劃與經營的全過程中應始終貫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擁有堅定的政治立場和良好的政治素養,這在無形中為創作出符合時代主旋律且備受人民群眾歡迎的電視文藝節目提供了思想保障,將構建和諧社會的理想與電視文藝節目有機結合,為社會的精神文明建設服務。
4.融媒體環境下電視文藝導演策劃與經營模式策略
4.1以社會需求為導向,創新節目形式。優秀的電視文藝節目應當滿足社會廣大觀眾的需求,吸引不同的受眾。據調查顯示,目前文藝節目中以電視為傳播媒介的最主要觀眾是老人和兒童,而青年人更偏向于使用手機、平板、電腦等互聯網平臺作為媒介觀看相關節目。想要吸收青年人的受眾比率不能一味去迎合這一年齡階段的喜好,而是應該遵循融媒體環境的發展規律,從提高電視文藝節目的普遍適用性和創新性方面入手,不斷增強電視節目的趣味性和特色化。電視文藝導演在節目的策劃與經營上可借鑒網絡傳播的推廣方式,利用網絡平臺進行宣傳以提高曝光率和點擊率。電視文藝節目可以在電視平臺和網絡平臺中同時播出,利用青年人習慣的觀看方式提高電視文藝節目的受歡迎程度,通過多種媒體模式擴大傳播范圍和影響力。電視文藝節目導演應把握住融媒體環境中的有利條件,借助融媒體的力量推動電視節目的策劃與經營,同時充分考慮到電視文藝節目的實際情況,制定出符合所創作的電視文藝節目的策劃和經營方法。例如受到廣泛好評且具有較大影響力的電視節目《舌尖上的中國》,導演在將節目打造成弘揚中國傳統飲食文化的標簽的同時,在節目形式上也有所創新,更加貼合大眾需求。節目突破了以往電視文藝節目的表現方式,主題新穎且框架結構合理,在娛樂性的基礎上更多地添加了對人文的關懷和社會的思考,起到了寓教于樂的效果。因此,電視文藝節目的導演要想在融媒體環境下取得好成績,就要對社會需求有充分的把握,牢牢抓住時代脈搏,創新節目形式與內容。4.2利用融媒體優勢,進行商業化銜接。目前在我國電視幾乎已經進入到每家每戶,各大電視臺中的節目也是種類繁多,為觀眾提供了更多的選擇性。有調查顯示,文藝節目中的頒獎典禮、地方特色才藝等憑借其鮮明的主題和突出的主旨受到更多人的喜愛,但從整體上來看,觀眾在收看電視節目時有較大的隨意性和自主性,往往沒有特定的目標,當換到一個自己感興趣的節目時便會繼續觀看,因此,如何快速抓住觀眾的眼球成了電視文藝節目導演需要解決的難題。電視文藝節目導演應在節目策劃階段根據實際情況,分析影響節目效果的多重因素對節目進行策劃和調整。導演可以依據當地的風土人情和受眾的偏好制定節目內容,同時進行商業化的銜接。節目播出前后的廣告應選擇適合這一時間段且最好關聯性強的產品,導演應考慮在節目中如何更好地讓觀眾接受廣告的播放。結合融媒體環境下與觀眾互動更能產生直接的收益的方式,可采取多屏互動和直播的途徑,導演在節目經營的環節應考慮到融媒體中不同平臺的差異性,借助不同的人物特性和傳播效應,將電視文藝節目的看點最大化。例如導演在對美食節目進行策劃與經營的過程中,可以利用不同的互聯網平臺進行美食的直播和節目的預告,來達到宣傳的作用并進行創收。
5.結語
融媒體的發展對于傳統的電視文藝節目既是機遇也是挑戰,針對目前電視文藝節目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具體的調整策略。結合融媒體環境下對節目導演的策劃和經營能力新的訴求,從提高導演的職業素養和政治素養出發,提出了節目要在堅持社會效益優先的前提下,同時注重市場需求并創新與突破,避免跟風的現象,同時利用融媒體的有利條件進行商業化的銜接,通過多種媒體平臺將節目的影響和利益最大化,從而提高電視文藝節目在融媒體環境中的適用性,促進其長久可持續性發展。
參考文獻:
[1]周媛園.融媒體環境下電視文藝導演策劃與經營的途徑[J].新聞研究導刊,2019,10(20):254,256.
[2]張詠哲.融媒體環境下電視文藝導演策劃與經營的新訴求[J].中國民族博覽,2019,(12):243-244.
[3]謝瑞.大型電視活動的創意策劃與導演[J].西部廣播電視,2017,(15):83-84.
[4]范繼莎.“互聯網+”時代背景下電視文藝晚會導演的創新策略[J].西部廣播電視,2020,(7):95-96.
[5]閔宇佳.新媒體環境下電視文藝晚會創新探索[J].新媒體研究,2017,3(5):139-140.
[6]徐然.拿起相機當導演——靜態與動態影像跨界融合的規則[C].//中國攝影家協會.廣東省文聯.廣東省攝影家協會.第12屆全國攝影理論研討會論文集.2015:268-278.
作者:管媛 單位:河南廣播電視臺文藝部
- 上一篇:疫情以來旅游市場變化特征及對策研究
- 下一篇:建設銀行APP使用與滿意度調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