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專業人才能力培養研究

時間:2022-07-11 09:33:58

導語:旅游管理專業人才能力培養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旅游管理專業人才能力培養研究

摘要:本文將河北農業大學人才培養方案與成果導向教育相結合,并將其凝練為EHIP-OBE理念。基于EHIP-0BE理念,將旅游管理專業能力分為四個能力群:道德、全人教育、創新創業、實踐;在此基礎上對四個大群進行了細分,將道德分為三大能力;全人教育分為六大能力;創新創業分為四大能力;實踐分為七大能力。

關鍵詞:EHIP-OBE;能力;道德;全人教育;創新創業;實踐

當前旅游業的快速發展使得行業對旅游人才的需求日漸增長,因此,對于旅游管理專業人才能力培養具有重要意義。前人對旅游教育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幾方面:旅游管理的課程設置、旅游管理教育的人才培養模式、旅游本科教育中存在的問題、本科生的能力等,保繼剛對中國旅游管理教育的萎縮進行了分析[1];袁媛對中國旅游人才培養模式進行了研究[2];王健對旅游學科發展與旅游管理專業課程體系建設進行了研究等[3]。對本科生能力的培養研究主要集中在職業能力和實踐能力,對旅游管理專業學生的綜合能力研究較少,對旅游管理專業本科生的能力的細分較少。本文創新性地將河北農業大學人才培養方案和成果導向教育相結合,并凝練為EHIP-OBE。在EHIP-OBE理念的基礎上探索旅游管理專業人才能力的培養,并對其進行細分,對旅游管理專業本科教育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1旅游人才培養問題

隨著旅游業的快速發展,旅游對人才的需求不斷上升,但在旅游管理人才培養問題上還存在學生專業認可度低、專業對口率低、學校與企業之間人才供需錯位等問題。保繼剛認為,旅游高等教育體制下人才的培養模式無法適應旅游行業對人才需求的特點,這種不適應最終導致旅游高等教育萎縮[1]。因此,培養符合旅游業需求的人才,至關重要。而目前大多數學校多為學術型教育,缺乏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對旅游管理專業學生的能力進行細致的分析,清晰旅游管理專業學生所應具備的能力,培養復合應用型的高級專業人才,為旅游行業培養所需人才。

2理念的提出

2.1理論基礎。河北農業大學人才培養目標:“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培養具有社會責任感,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厚基礎、強能力、高素質、廣適應,具有創新創業精神和較強實踐能力,以復合應用型為主的高級專業人才”。將其凝練為EHIP(Ethics道德、HolisticEducation全人教育、InnovationandEntrepreneurship創新創業、Practice實踐)。OBE是成果導向教育(Outcomes-basedEducation)的簡稱,亦稱能力導向教育、目標導向教育或需求導向教育。成果導向教育強調以學生為中心,注重導出——學習成果、符合取得學習成果、評估學習成果。它于1981年由Spady等人提出,現已成為美國、英國、加拿大等國家教育的主流理念。《華盛頓協議》全面接受了OBE的理念,并將其貫穿于教育認證標準的始終。2013年6月,我國被接納為《華盛頓協議》簽約成員,該理念在我國教學改革中已得到廣泛的應用,用成果導向教育理念引領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2.2理念提出。本文基于旅游業人才需求特點,結合河北農業大學人才培養方案以及成果導向教育,提出EHIP-OBE理念,旨在培養“知識—能力—素質”一體化、具備專業能力、創新創業能力、富有創新精神的應用復合型人才。

3能力構建

本文基于EHIP-OBE理念構建四個能力群,分別為道德(Ethics)、全人教育(HolisticEducation)、創新創業(InnovationandEntrepreneurship)、實踐(Practice)。基于此四個能力群,對旅游管理專業學生所需能力進行細分,明確旅游管理專業學生所需能力,為定位旅游管理專業學生的能力提供借鑒。3.1道德。近年來,旅游意外事件、欺詐事件等負面事件層出不窮,不僅影響大眾對旅游行業的認知,也不利于該地區樹立良好的地區形象。道德能力是從事旅游行業最基本的能力素養。本文基于旅游從業者本身、游客、社會的角度,將道德能力分為以下三個能力:職業道德,從業者應具備職業道德,認真完成工作和任務;誠信和奉獻精神,作為旅游從業者,應該要對游客誠實守信,不欺詐游客,同時,也應該要為游客考慮,具有高尚的奉獻精神;社會責任意識,保證游客的安全、維護國家的利益等。3.2全人教育。目前學界對全人教育內涵的界定及其溯源還有很多爭論[4]。賴明德認為全人教育的涵義和功能在于開發人的潛能,變化人的氣質,使人具有豐富的知識、專業的技能、良好的品德、強健的體魄、審美的情趣、博大的胸懷[5];美國教育理念是一種大學學習的取向,旨在加強個人應付世界的復雜性、多元性以及千變萬化的能力。這種取向強調對廣大的世界須具備更廣闊的知識,同時掌握至少一門專業的知識,比如美國北卡羅萊納大學彭布羅克校區的全人教育理念[6]。結合全人教育理念將全人教育分為以下六個能力: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引導學生樹立向上的人生觀、世界觀;身體及心理素質,增強學生最基本的能力;基礎知識,使學生具備最基本的計算機應用、數學、思修和馬克思主義等知識;專業知識,掌握對管理學、經濟學、生態旅游、休閑農業等知識,使學生具備系統的旅游管理專業知識;了解相關領域以及一定的政治、哲學、人文、法律等知識,使學生掌握從事旅游行業所需要的拓展知識;國際思維與技能,使學生具有良好的外語聽力、口語能力以及正確的溝通能力。3.3創新創業。21世紀是“創新、創業教育的時代”[7],目前我國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普遍較弱,旅游行業也正處于高速發展之際,充滿了創新創業的機會。創新創業是發展的動力,也是旅游人才的核心能力。因此創新創業能力應該是旅游管理專業人才能力培養的重點。國內對創新創業教育的研究很多,但是對其能力細分研究較少。本文結合創新創業的過程將創新創業能力分為以下四個能力:創新創業意識,創新創業意識是對人其動力作用的個性心理傾向,是進行創新創業最基本的能力意識;機會識別和選擇能力,能夠對于旅游現有市場、潛在市場、衍生市場進行識別并選擇,抓住機會;環境分析能力,對創新創業外部環境進行分析,把握市場環境的變化,能夠把握機會,避免或及時應對不利事件的發生,降低風險;機會應用能力(動手)能力,把握時機,對已成形計劃能夠順利操作。3.4實踐。旅游管理本科生專業實踐能力這一塊的研究雖然有,但不深入,還未成型[8]。范曉梅認為旅游管理專業實踐能力分為三個能力群,分別是基本能力群、專業能力群、實際操作能力群[9]。郭清將實踐能力分為“十大能力”[8]。本文結合EHIP-OBE理念將實踐能力分為以下七個能力:旅游管理知識應用能力,能夠將理論和實踐結合,在實踐中應用旅游管理專業知識;旅游專業信息獲取和處理能力,利用現代化信息手段獲得最前沿的旅游信息,并能夠將其進行處理;分析和解決相關領域問題能力,具有綜合開展生態旅游與休閑產業能力、掌握旅游規劃設計能力、具有旅游企業經營管理能力等;溝通和表達能力,旅游管理專業最基本的能力;組織和團隊合作能力,具有能夠帶領團隊的能力;旅游技能操作能力,對于酒店、旅游規劃、會展、旅行社等所需的實際操作技能,能夠掌握并運用在實際工作當中;旅游服務及服務拓展能力,具有基本的服務操作能力,擁有全面的知識以及能力,能夠出色的完成工作或解決突發事件。

4結語

本文基于EHIP-OBE理念將旅游管理專業學生所應具備的能力分為道德、全人教育、創新創業、實踐四個能力群。在此四個能力群的基礎上,根據前人的研究以及學校課程將四個能力群進行了細分,較為全面,這對旅游管理專業學生能力培養具有借鑒意義。但是,由于自身限制,對能力研究不夠深入,有待在未來對旅游管理專業學生的能力培養做更為深入和細致的研究。

參考文獻

[1]保繼剛,朱峰.中國旅游本科教育萎縮的問題及出路——對旅游高等教育30年發展現狀的思考[J].旅游學刊,2008(5).

[2]袁媛.中國旅游人培養模式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13.

[3]王健.關于旅游學科發展與旅游管理專業課程體系建設的思考[J].旅游學刊,2008(3).

[4]楊亞輝.全人教育: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的一種視角——“中國百年教育歷程:回顧與展望研討會”綜述[J].中國高等教育,2010(12).

[5]賴明德.全人教育的探討和落實[J].河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2).

[6]楊曉峰.美國地方高校人才培養模式分析——以美國北卡羅萊納大學彭布羅克校區為例[J].蘭州交通大學學報,2011,30(2).

[7]高曉杰,曹勝利.創新創業教育——培養新時代事業的開拓者——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創新創業教育研討會綜述[J].中國高教研究,2007(7).

[8]郭清.旅游管理本科生專業實踐能力培養的研究[D].南昌大學,2014.

[9]范曉梅,賈哲,肖建忠.高校旅游管理專業實踐能力結構與考核標準研究——以河北農業大學為例[J].河北農業大學學報(農林教育版),2014,16(2).

作者:張亞南 張琪 董劭璇 孫磊 賈哲 單位:河北農業大學園林與旅游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