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副品批發市場規劃設計

時間:2022-08-30 04:55:00

導語:農副品批發市場規劃設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副品批發市場規劃設計

1概述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與發展,我國農副產品批發市場經歷了一個從少到多,從產地市場興起到產地市場與銷地市場并行發展,從民間自發形成到政府推動建設的過程,經歷了初期的自發萌芽階段、政府扶持的快速發展階段、建設國家“菜籃子工程”的盲目發展階段。到上世紀末,農副產品出現供過于求,供給過剩刺激了地方保護主義泛濫,對農副產品批發市場造成很大影響,針對區域流通中種種不健康現象,國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對批發市場進行規范,至此農副產品批發市場進入規范發展階段。入世后,隨著市場的逐步對外放開,我國經濟的發展客觀上要求我國農副產品批發市場進一步實現規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實現質的提升,農副產品批發市場進入了二次創業階段,我國的批發市場已由量的發展到質的提升階段。目前,我國農貿交易市場發展勢頭迅猛,但小城鎮市場發展水平還不高,還存在市場網絡體系不完善,缺乏合理規劃、盲目布點、重復建設,市場檔次不高,缺乏科學管理等問題,急需通過科學的規劃和管理指導小城鎮農貿市場規范發展。

2現狀分析

2.1概況本項目位于都昌縣城東新區,周邊交通條件便利,可通過九景高速公路、銅九鐵路、九景衢鐵路連通全國各地。且瀕臨鄱陽湖,可充分借助水運優勢為產業發展提供便利條件。基地東鄰城東四路,南到府北路,西至鄱陽湖大道,北抵規劃城市支路。規劃區內部地勢較為平坦,但與鄱陽湖大道有著較大的高差。基地現狀用地大部分為耕地,地塊南側有少量民宅,拆遷量較少。基地東西南北長寬都各約260m,總用地面積逾6×104m2。

2.2自然條件良好、資源豐富都昌縣全年氣候溫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水豐沛,土壤肥沃,為植物的生長提供了充足的自然氣候條件。而且,都昌是全國水產百強縣,全省水產十強縣和中國淡水珍珠之鄉,是全省第二大中藥材基地縣。都昌雖農副產品品類齊全、產量豐富,但目前還沒有一個配套完善的綜合性農產品交易市場。建立一個專業農產品批發市場,有效打造集生產、加工、銷售為一體的產業鏈,提升產品品牌,同時吸納廣大剩余勞動力,提高經濟效益,已成為目前都昌縣商業網絡的一個重要環節,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特編制本規劃。

3規劃理念

3.1規劃目標在本地農副產品基地的基礎上,立足綜合性、多功能的服務宗旨,努力形成集水產、蔬菜、糧油、果品、家禽肉類、干貨為一體的綜合批發市場體系。

3.2規劃原則堅持以市場為導向,加強基礎設施和配套設施建設,完善市場綜合服務體系,為統籌城鄉發展、滿足社會需求、促進農業產業化發展、增加農民收入發揮積極作用。

3.2.1整體規劃,分期建設原則市場投資大、建設期長、影響面廣,根據城市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整體規劃,分期建設。將有限的建設資金集中分期建設,建一片消化一片,將建設轉化成經濟和社會效益。綜合考慮環境、衛生、消防等綜合配套,有利于建設的分期實施和整體配套。

3.2.2突出特色原則市場的規劃建設要突出特色,在經營項目、場所建設、市場交易和管理上需突出各自的特色,由此形成較穩定的客源群。同時,要重視市場檔次的提高,注重品牌形象,增強市場的競爭力。

3.2.3協調發展原則要協調好市場的建設與城市建設、產業發展等關系,特別要協調好市場的發展與現代物流業、電子商務、會展業等行業發展的關系,既使市場的功能和層次得到提升,又促進現代物流業、電子商務、會展業等行業加快發展,產生良性互動互補的關系。

4規劃設計

4.1規劃結構布局區內由主干路劃分結構分區,在主干路交叉環島建設市場景觀中心,形成“一心四區”的功能結構。一心為市場景觀中心,四區為市場的四大功能分區,根據各類市場的要求圍繞中心安排功能互不干擾而空間互相融通的市場綜合服務區、蔬菜區、生鮮區、果品區。整體布局呈規則的方格網格局,在各功能區內布置了相應的建筑,綜合服務區內設置有市場管理大樓、配送中心以及糧油和干貨類市場,并配有綜合公共停車場;在市場管理大樓內配套設置信息中心、檢測中心和結算中心;在市場其他交易區內相應的分別規劃安排了批發交易大廳和零售商鋪建筑(見圖1)。

4.2道路規劃

4.2.1車行系統規劃將車行系統分為大中型貨運車輛、小型貨運車輛和家用轎車兩類組織。大中型貨運車輛結合市場貨物配送中心和停車場布置,經南北兩個出入口直接進入兩個集中停車場和東南角專用停車區;貨物由小型貨車運送市場內各攤位和倉庫。小型貨車和家用轎車以西側大門為主要出入口,圍繞兩個集中停車場在市場內局部環形,車輛集中停放于停車場和南北兩側臨路臨時停車。小型貨車負責市場內部貨物的轉運以及周邊附近區域內的大宗產品需求。為避免車行系統對綠化系統造成隔斷,在規劃中將綠地集中布置在車行交通內部,創造出較為人性化的步行景觀廊道。

4.2.2步行系統區內設立相互連通的步行系統。一方面方便各組團之間的相互聯系,另一方面與規劃區內部的綠化景觀系統合而為一,有效地將各類外部活動空間、綠地景觀及公建內部空間緊密聯系在一起,創造出人性化的生活交往空間

4.2.3停車停車場的布置在滿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配合車行系統流線。停車方式主要采用集中停車,外來車輛由布置在綜合服務區和果品區的停車場集中停放,形成區內人車分流的交通體系,創造一個安全安靜的活動交往場所。

4.3景觀環境規劃結合用地條件,圍繞市場中心進行綠化景觀系統建設,在其他開敞空間和道路沿線栽培行道樹,形成“一點兩線”(區內兩條主干路及其交叉轉盤)的景觀系統,整體與局部相互協調,加強綠化環境建設,提升市場整體的環境品質。

5結語

中小城鎮農副產品批發市場的建設是事關國計民生的大事,并非可有可無。農產品批發市場的蓬勃發展,加快了農業產業化的發展、增加了農民收入、為城市供應提供保障、促進了相關產業的興起,在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我國中小城鎮農副產品批發市場在規劃建設中還是存在諸多方面的問題,如:缺乏統一規劃,批發市場發展不平衡、布局不合理;批發市場規模小、設施差,發展嚴重滯后;很多地方‘人為造市’,導致了“有市無場”和“有場無市”的現象;基礎設施簡陋,服務功能單一。我國現有的大部分農產品批發市場大都基礎設施簡陋,許多農產品批發市場實際上僅僅只是為農產品交易者簡單的提供農產品集中交易的場所,相關的服務功能比較單一,缺乏配套的各種設施以及服務。我國中小城鎮農產品批發市場的建設應服從城鎮總體規劃的要求,充分考慮區位、周圍環境、農產品流向、市場輻射能力、功能定位、道路交通等因素,將農產品批發市場及市場商業網絡規劃,納入城鎮體系規劃及城鄉一體化建設進程,政府應予以政策支持、組織管理及保障實施。以便創造良好的市場環境,促進產業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