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商務時代跨境電商市場營銷新途徑

時間:2022-04-21 04:11:53

導語:電子商務時代跨境電商市場營銷新途徑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電子商務時代跨境電商市場營銷新途徑

摘要:全球經濟貿易發展迅速,跨境電商市場營銷也將面臨新的局面。電子商務時代的到來對于跨境電商來說是創新的發展,從發展至今也在不斷地完善,但有些問題也需要進行深入研究。從傳統的跨境貿易形式轉變為線上交易有著很大的變化,跨境電商企業要想更好地發展必須要探索新的市場營銷途徑,利用網絡信息時代的便捷性為企業帶來更大的經濟收益,促進國際貿易的進一步發展。

關鍵詞:電子商務;跨境電商;市場營銷;營銷途徑

電子商務時代跨境電商市場營銷與傳統跨境市場營銷是不一樣的,在傳統中客戶與企業都是面對面進行,商品信息質量都能夠直觀的感受。而跨境電子則是利用網絡技術進行的線上虛擬交易,客戶對于商品信息的真實情況無法觸摸,要想擴大營銷效果就必須做好口碑營銷,找準精準客戶,讓客戶主動進行商品宣傳推廣來增強市場營銷效果,對此,跨境電商企業必須做好市場營銷的全面思考,探索新途徑來實現營銷價值。

跨境電商特征概述

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發展,跨境電商擺脫了傳統商務的時間空間限制,實現客戶能夠通過線上進行全球商品選擇,促進了交易的高效性。同時,跨境電商也實現了客戶選擇多樣化,對于同一商品能夠在跨境電商平臺上進行多方企業的選擇對比,擺脫傳統商務在進行多邊選擇的不便利性。在傳統商務中需要考慮很多因素,其中時差就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隨著大數據技術與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跨境電商可以很多程度上擺脫時差問題,讓客戶對產品信息的了解能夠實現實時溝通,只需跨境電商企業設置好相應商品的關鍵信息即可。此外,依托網絡信息技術跨境電商由原來的有形交易轉變為無形交易,加快了交易速度,促進了經濟全球化發展。

跨境電商市場營銷當下面臨的問題

(一)交易安全與企業誠信問題

跨境電商說到底還是線上虛擬交易,雖然現在電子商務時代盛行,但不得不面對其中的交易安全與企業誠信問題。可以說通過線上交易屬于虛擬交易,一切都是聽從企業的片面之詞,對于商品信息與企業信息無從查證。雖說在企業進駐跨境平臺的時候平臺針對企業的營業資質有相應的審核,但也僅限于表面,太過形式化,導致當下線上平臺產品信息參差不齊,讓很多客戶在進行交易的過程中有所顧慮,以致市場營銷價值不佳。

(二)付款方式與匯率兌換問題

電子商務在我國的發展實際相對完善的支付方式有支付寶、微信,以及電商平臺上也在積極開設平臺支付方式。但跨境電商方面付款方式相對比較局限一般是網銀、銀聯、PayPal等。而且,在交易的過程中涉及到相應的匯率兌換,在支付時效性和限額也不一樣,這些問題都需要進行相應的優化才能夠更好地促進跨境電商市場營銷價值最大化,拉近各國之間的零售新模式。

(三)物流問題

物流在電子商務中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也是確保電子商務順利推進的關鍵,對于跨境電商來說也是如此。然而國際物流與國內物流有著更多的限制性。一方面是距離問題,一方面是運輸方式問題。其投入的成本相較于國內物流要大很多,進而導致跨境電商中產品銷售成本的提升而造成客戶的不滿。同時運輸周期較長,產品在運輸過程中出現損壞的機率也大大提升,造成用戶體驗感下降,影響整體營銷效果。

(四)顧客對商品體驗問題

商品體驗問題是電子商務和傳統商務最大的區別,這也是傳統商務的一大優勢。而跨境電商由于購物時長問題客戶不可能在收到商品不滿意的情況下進行快速退換貨,造成客戶購物顧慮,以及復購困難,嚴重影響跨境電商市場營銷的進一步推進。

(五)網絡信息虛假化問題

網絡世界的信息真真假假難以分清,對于電子商務來說也是不可避免的。顧客不知道商家商品信息是否真實,不知道其中的商品評價是否真實。在實際的電商運營當中有很多的商品評價都是商家找人刷出來的,而且還能做到非常真實,有圖有視頻,當顧客拿到商品的時候如果質量不好或者與圖片不符的時候往往就沒有了下一次的購買,這對于拓展市場營銷來說非常不利。對此,商家應當確保自身商品信息的真實性,站在顧客的角度進行思考,才能夠更好地發展跨境電商市場營銷。

電子商務時代跨境電商市場營銷新途徑探索方向

(一)線上服務品質加強

跨境電商的發展不是現在才開始早在多年前就已經在慢慢嘗試,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的,推動著跨境電商向更好地方向發展,進而其市場營銷競爭也愈發激烈。對此,跨境電商企業要想做好市場營銷,為自身帶來更高的經濟效益就必須從根本出發,從自身出發。首先,自身商品品質必須嚴格把控,如果是自產自銷的就從生產源頭做起,從一切的細節要點做起。同時,建立嚴格的質檢部門做好產品質量檢測,確保產品高質生產。如果是批發產品則要做好生產商對比,盡量找大廠家合作,并進行多個廠家對比為選擇最好的廠家進行拿貨。其次,在電商平臺的產品信息上要用真實的產品圖片,不應過多的美化,杜絕出現產品與圖片的嚴重不符現象,而給用戶帶來不好的購買體驗。最后,做好產品的購買服務,從售前-售中-售后三方面進行專業服務團隊培養,針對客戶的每一個問題應當真實告知。其中,售后這一步服務非常重要,能夠直接為商家培養好種子顧客,讓顧客反復回購。對此,針對每一個購買商品的客戶都要做好售后服務,詢問其拿到商品的感受,以及對商品需要改進的方面,最后引導用戶對商品進行真實評價,讓顧客為商家真實宣傳,提升商家的誠信度,為商家累積口碑顧客。嚴抓產品與服務能夠讓跨境電商在此基礎上的市場營銷份額直線上升,并能夠建立自身的客戶群體。

(二)做好企業誠信經營呈現

企業誠信問題能夠直接影響到企業生存問題,這是一個企業要做好市場營銷的根本。對此,電商平臺應加強對企業的信息審核,避免一些不良企業進入電商平臺,降低整個電商平臺的誠信度。企業自身也應當注重誠信問題,在做市場營銷的過程中對于客戶的承諾必須真實有效,不能為了銷售業績而使勁地吹噓,導致市場營銷失去可持續性,這對于開展企業營銷新途徑來說難上加難。對此,跨境電商企業應當做好自身企業文化、品牌價值的樹立,追求高質的市場營銷路徑,為企業帶來可持續發展。

(三)合理處理惡意競爭信息

隨著市場份額的減少,各個跨境電商企業必定會想方設法進行份額競爭的。很多企業為了業績可以故意惡化競爭對手。在面對這方面惡意信息的時候,企業應當建立危機公關,采用正確的溝通處理方法進行相應的惡意信息消除,并運用顧客口碑來進行惡意澄清。切勿使用同樣惡劣手段攻擊對方,這樣做只會導致跨境電商平臺越來越亂,這對于每一位商家開展市場營銷策略都是非常不利的。總之要有大局觀念來開展市場營銷,不斷提升品牌銷售理念,讓跨境企業能夠在激烈的競爭中良好地發展下去。

(四)完善跨境電商平臺安全性

跨境電商平臺的安全性對于平臺自身發展和企業發展都尤為重要。平臺與商家應當共同進步才能實現更好地跨境電商市場營銷,豐富國際貿易形式,拉近各國之間的經濟往來,促進全球經濟健康發展。首先,針對支付問題要不斷地提升交易信息加密,確保企業與顧客、商家與平臺的資金往來都是在安全的環境下進行。其次,顧客信息安全板塊非常重要,平臺應當積極引進計算機技術人才對該項技術進行提升,確保顧客能夠安全購物。在完成平臺的過程中要從多方角度進行努力,建造出安全的跨境環境,推動跨境電商市場營銷發展。

(五)多方協作優化跨境物流問題

物流問題是跨境電商面臨的一大難題,各國之間的距離造成運輸成本大大提升,導致跨境電商的商品價格超越原有價值,這樣一來顧客就會尋找替代品,降低國外商品購買的需求,導致整體的市場營銷份額不斷縮小。基于這點,各國可以針對跨境電商出臺相應的幫助政策,建立跨境電商云倉庫,讓商家能夠在全世界各地都能夠根據銷售情況提前進行產品儲備,大大地縮短單次物流費用以及運輸成本問題。成本壓縮對于發展跨境電商來說有著促進作用,也能夠大大促進各國之間的經濟往來,建立良好的線上國際貿易。

(六)設立多樣通關渠道

跨境電商過關問題也是一個市場營銷中面對的難點,很多商品在過關的過程中都會出現扣留問題以及關稅問題,對于商家和顧客來說都大大地限制了銷售購買欲望,一來麻煩,二來關稅貴。對此,海關部門應當做好對渠道關稅申報,開展線上審批以及幫助郵寄問題。就算商品被扣留現場,檢查沒問題后可以讓顧客或者商家現場處理,然后再由海關進行郵寄,如此一來減少商家和顧客不必要的麻煩,促進跨境電商的進一步發展。但就目前來說這一步的開展應當有所困難,海關工作繁瑣而復雜,而要支持跨境電商的市場營銷發展需要國家出臺相應的支持措施,積極鼓勵海關部門進行配合。當然針對跨境電商企業來說也應當開設相應的支持海關工作措施,多方配合來發展跨境電商市場營銷,實現更大的經濟效益。

結束語

總之,電子商務是時展的趨勢,對于跨境電商來說也是一個新的方向。跨境企業能夠依據當下網絡信息技術提高跨境市場營銷效率,提高國際貿易的生產總值。但是網絡信息時代信息變化多端,線上跨境電商同樣面臨著一定的挑戰與困難。跨境企業應當針對當下面臨的問題進行深入分析探討,并基于現有基礎進行相應跨境電商市場營銷途徑思考,開拓出相對完善的模式確保企業與客戶雙方共贏,促進跨境電商市場營銷價值最大化,為國際貿易帶來新景象。

參考文獻

[1]張瑋瑋.電子商務時代跨境電商市場營銷的新途徑研究[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20(12):72-73.

[2]張鑫焱.“互聯網+”視角下跨境電商國際市場營銷策略研究[J].現代營銷(下旬刊),2020(11):168-169.

[3]王夏.電子商務時代跨境電商市場營銷的現狀及應對措施分析[J].營銷界,2020(28):173-174.

[4]張晨,王茹.我國跨境電商平臺網絡營銷綜述[J].電子商務,2020(03):36-38+55.

作者:趙美玲 單位:蘇州高等職業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