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藥殘留引發的食品安全問題及對策
時間:2022-11-24 10:21:06
導語:農藥殘留引發的食品安全問題及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農藥殘留概述
農藥殘留(PesticideResidue),是指農藥使用后一個時期內沒有被分解而殘留于生物體、收獲物、土壤、水源和大氣中的微量農藥原體、有毒代謝物、降解物和雜質的總稱。殘存的數量稱農藥殘留量,以mg/kg(或μg/kg、ng/kg)表示。目前我國農產品農藥殘留最為嚴重的農藥為以下三類:第一類是以滴滴涕和六六六為代表的有機氯農藥,其化學性質相當穩定,進入環境后不易分解,20世紀80年代以前各國就已相繼限制和禁止使用;第二類是以敵敵畏、殺螟硫磷為代表的有機磷農藥,因其化學性質不穩定,易分解,半衰期短,不易在作物、動物和人體內蓄積而得到廣泛使用,但由于有機磷使用范圍越來越廣,使用頻率越來越高,施用量越來越大,已成為目前污染食品最為嚴重的農藥;第三類是氨基甲酸酯農藥,其不易在生物體內蓄積,其殘留較有機磷輕,但隨著其用量的增大,食品中的殘留問題也逐漸突出。
2農藥殘留引起的食品安全問題
環境中的農藥通過食物鏈傳遞并富集,進入人體,造成對人體健康的危害。危害的程度可分為急性毒性、慢性毒性和特殊毒性(致癌、致畸和致突變)。食用噴灑了高毒農藥不久的蔬菜和瓜果,或者食用因農藥中毒而死亡的畜禽肉和水產品,會引起急性中毒;食用農藥殘留量較高的食品,農藥在人體內逐漸蓄積,最終導致機體生理功能發生變化,引起慢性中毒;有些農藥如敵敵畏、敵百蟲和樂果等具有潛在的“三致”作用。我國蔬菜和水果中濫用農藥的現象相當嚴重。即使國家明文規定禁止使用的農藥如甲胺磷和甲基對硫磷,農民仍然使用,致使農產品中高毒農藥殘留量超標造成的中毒事件屢屢發生。據了解,近10年來,我國平均每年僅因蔬菜農藥殘留超標和食用工業鹽等發生的群體性食物中毒事故就有150次左右。2011年3月30日,河南南陽韭菜農藥超標導致10人中毒;2010年3月15日,文山州廣南縣某小學的29名因使用噴灑過農藥的生豌豆后,集體中毒并致使一名學生死亡。農藥殘留超標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隨時都可能發生。更讓人不安的是,長期的農藥殘留在人體內積蓄,引起不易察覺的慢性中毒和“三致”作用。
3農藥殘留量超標的原因
3.1農戶文化素質不高,農藥知識缺乏
大多數菜農文化素質不高,對農藥安全使用標準和農藥合理使用準則,以及農藥性質,如高毒、劇毒和內吸等特性缺乏了解,而隨意加大使用劑量,甚至超范圍使用。還有一些農戶在經濟利益驅動下,違反國家有關規定,隨意在蔬菜和水果等作物上使用國家明文禁止使用的高毒和劇毒農藥,致使蔬菜中農藥殘留量嚴重超標而導致食菜性食物中毒事故時有發生。
3.2農藥產品結構不合理,劑型不配套
據統計,全世界農藥市場的組成(以銷售額計)為:殺蟲劑占28%、殺菌劑占19%、除草劑占48%及其他占5%。而我國農藥產品組成為:殺蟲劑占72%、殺菌劑占11%、除草劑占15%及其他占2%;殺蟲劑中有機磷農藥占70%,有機磷農藥中高毒農藥占70%,劇毒有機磷農藥占整個農藥產量的35%,占殺蟲劑產量的48%。劇毒和高毒殺蟲劑產量過大是造成蔬菜殘留量超標而引起中毒的客觀原因,此外,在我國生產的所有農藥制劑中,乳油和可濕性粉劑等劑型占到60%以上,成為影響環境質量和人體健康的潛在因素。
3.3農藥殘留監管管理機制不健全
我國雖早已制定了《農藥管理條例》、《農藥管理條例實施辦法》和農藥合理使用準則、農藥安全使用規定等,但是由于對菜農進行科學安全合理使用農藥的知識宣傳和技術指導不夠,導致菜農對農藥殘留量超標問題造成的后果認識不足;另一方面,我國現有農藥殘留監督管理法規以及監管管理機制還很不健全,對農藥殘留量檢測結果超標的蔬菜生產者,未制定出切實可行的處罰措施,造成農藥殘留量超標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而且呈現出加重的趨勢。
4減少農藥殘留的措施
4.1加強培訓,提高農戶素質
在蔬菜的生產過程,農戶起的是最關鍵的作用。因此,加強對蔬菜種植農戶的農藥使用相關知識培訓與宣傳是解決農藥殘留問題的關鍵,只有蔬菜種植戶的農藥安全使用意識得到加強并嚴格遵守,蔬菜中農藥殘留超標的情況才可從根本上得到解決。我國應加強對菜農的技術培訓和科普宣傳工作,采取有效措施,宣傳、指導和督促農民科學、合理地使用農藥,嚴格執行國家制定的安全、合理使用農藥的標準,堅決杜絕在瓜果和蔬菜上使用高毒農藥。
4.2調整農藥產品結構,逐步淘汰高毒高殘留產品
當前我國高毒有機磷農藥占農藥原藥總產量的1/4,為10萬t。高毒農藥一直是農產品質量安全和生態安全潛在的危害因子,是農藥監管重中之重。建議通過開展高毒農藥專項整治和推行高毒農藥定點經營等組合監管措施,為我國農藥禁用政策的實施提供保障,淘汰甲胺磷等一批高劇毒農藥,有效扭轉高毒農藥多及品種結構差的局面。應加快劇毒和高毒農藥的替代工作,有步驟和有計劃地逐步取代相關品種;強化農藥流通和使用等環節監管,確保劇毒和高毒農藥不得用于蔬菜、瓜果、茶葉和中草藥材等農作物。有關部門要加強研究并大力推廣高效無毒的植物性農藥和生物防治技術,以減少蔬菜生產對化學農藥的依賴,真正做到從源頭上解決農藥中毒和蔬菜中農藥殘留量超標的問題。
4.3健全法律法規,規范無公害蔬菜的生產
由于對農藥殘留量嚴重超標的蔬菜生產者缺乏必要的懲罰措施,導致放心菜生產經營的效果并不理想。因此,根據我國目前的情況,借鑒發達國家農藥殘留管理的經驗,建議國家有關部門盡快制定蔬菜等農產品農藥殘留的管理法規,以法治菜,加大對使用違禁農藥、生產農藥殘留量嚴重超標蔬菜的菜農的處罰力度。同時,還要根據放心菜生產基地的特點,制定有關《無公害放心菜生產技術規程》、《農藥合理使用準則》等規范和標準。通過對放心菜生產基地的規范化管理和農藥殘留量的檢測工作,真正實現無農藥殘毒的放心菜生產的規范化、優質化和安全化。
5結語
民以食為天,食品安全事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事關社會的和諧穩定。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藥殘留引起的食品安全問題較為突出。所以,在農戶方面,要加強對農戶的培訓,充分了解農藥殘留超標的危害,推行科學合理種植,規范使用農藥。在農藥管理方面,要加快農藥產品結構的調整步伐,逐步淘汰高毒高殘留產品。另外要進一步健全法律法規,規范無公害食品的生產,在技術上強化檢測手段,最終控制食品中的農藥殘留。
作者:趙英 單位:株洲縣農業局
- 上一篇:醫藥市場營銷專業課程體系的構建
- 下一篇:農村食品安全法律體制建設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