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網絡訂餐安全透視及監管對策

時間:2022-02-12 11:07:07

導語:大學生網絡訂餐安全透視及監管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大學生網絡訂餐安全透視及監管對策

摘要:我國互聯網經濟的持續發展推動了網上訂餐行業規模的不斷擴大,與此同時,網絡訂餐存在的許多問題尤其是食品安全問題逐漸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本文在分析當前大學生網上訂餐問題的基礎上,提出相應的監管對策,旨在引導網絡餐飲業健康發展。

關鍵詞:“互聯網+”;網絡訂餐安全監管

在中國餐飲O2O市場規模上漲時,外賣食品的投訴率在增加。本次調查以河北經貿大學在校大學生網絡訂餐情況為例,立足當今網上訂餐行業的發展,深入剖析大學生網上訂餐過程中存在的安全問題及原因,并從政府、企業、消費者等方面提出具體的研究對策。

一、大學生網上訂餐存在的食品安全問題

(一)大學生食品安全知識欠缺,維權意識淡薄。多數學生在網絡訂餐過程中忽視“食品安全與衛生”問題,如餐品包裝、商家衛生許可證等問題未被大學生重視。且多數大學生未在取餐時檢查餐品,一發現食品安全問題,將面臨商家、配送員推卸責任,外賣平臺無法判斷等情況。此外,許多學生維權意識淡薄,對涉及自身的食品安全事件,沒有向訂餐平臺或消費者協會投訴索賠的維權意識。這在一定程度上縱容了餐飲行業的不法行為。(二)政府部門監管不力,相關制度不健。全我國與網絡訂餐相關的法律法規的制定遠跟不上該行業的發展,且針對此類問題的相關法律法規多流于理論,實踐性偏弱。此外,我國食品行業的監管措施此前未以品種監管為主要方法,在實踐中,因為職責邊緣模糊,常出現監管空白或重復監管現象。這一定程度上體現了我國在食品監管方面的執法漏洞,為違法企業提供了生存空間。(三)商家過分追求利益,訂餐平臺管理松散。在訂餐活動中,部分商家為牟利,采取不法方式降低成本,如將廚房設在周邊環境極其臟亂的地方,在食品加工過程中不嚴格按照步驟操作等情況,這些食品必將嚴重威脅受眾健康。此外,為追逐利潤,外賣平臺對商家的準入審查較松懈,有的商家證件及牌照等與實際不符,有些商家甚至沒取得生產經營許可。這必會威脅到消費者的健康及人身安全。(四)高校引導教育流于形式,校園文化宣傳缺失。各高校是大學生活動的重要場所,有義務引導其進行安全的網絡訂餐行為。但多數學校未進行網上訂餐安全知識或典型案例的宣傳,校園中也未增設與食品安全相關的信息專欄等,校園宣傳力度不夠是大學生訂餐出現安全問題的重要影響因素。此外,高校教育模式多為"灌輸式"教育,這易導致大學生知行脫節,無法有效引導其進行安全的網絡訂餐。

二、大學生網上訂餐食品安全問題監管對策

(一)政府:修繕相關法律法規,加強構建食品安全共治體系。首先,政府要充分發揮互聯網的整治優勢,對誘惑、欺騙消費者等各種侵權行為予以嚴厲打擊。其次,食品安全法中應適當設置激勵機制,針對小作坊經營者,通過財政稅收減免及價格等杠桿進行調節。再次,在實行集中管理的情況下,將政府的數據與平臺數據鏈接,及時向大眾公布誠信商家評選結果,對經營誠信的商家給予財稅減免政策進行鼓勵。最后,建立高效的食品安全監管體系,各監管機構間應該協調統一,互相協助。(二)商家:誠信經營,增強行業自律。首先,商家應以優取勝,通過提升服務,贏得顧客的口碑。其次,以發展的眼光經營管理,在提高經營效率時做到不偷工減料。此外,食品生產者在掌握食品健康安全知識的同時,加強自身的法律意識和安全規范操作意識,積極接受消費者正確的指導和批評。最后,商家要接受公眾監督,完善經營設施。面對不斷增加的訂單數量,商家必須增強自律,自覺守護好網絡餐飲界的一片藍天。(三)平臺:規范經營機制,嚴懲不良商家。首先,完善經營者準入機制。訂餐平臺嚴把商家準入關,對其審核通過后,將材料報送至當地食品監管部門進行復審,并留底備案。其次,建立“互聯網+明廚亮灶”機制,讓消費者享有知情權和監督權。對入駐外賣商家給以搜索排名、信用評分等方面支持。再次,建立健全經營者退出機制,嚴懲失信商家。進行罰款并將其失信行為公示,建立信用黑名單,達到“一處失信,處處受限”的效果。最后,聯手政府部門,落實監管工作。消費者可向有關部門檢舉揭發,促進訂餐行業規范發展,凈化訂餐平臺運營環境。(四)高校: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創新食品安全教育模式。首先,高校發揮"第二課堂"的作用,使大學生把食品安全理論融入到實踐中,讓教學反映生活。其次,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利用新媒體手段,如網上表白墻、微信公眾號等方式宣傳網絡訂餐中存在的安全問題,引起大學生對食品安全問題的思考。最后,高校可通過線下方式如學校選修課程、主題講座等實施食品安全教育。在校園設置食品安全問題反應熱線及食品衛生建議箱,營造關注食品安全的良好氛圍。(五)大學生:提高辨別能力,慎重選擇商家。大學生增強食品安全及維權意識,敢于維護自己的權利。大學生在網絡訂餐時需注意下面幾點:首先,選擇正規的、證件齊全、信譽良好的商家,切勿被不良商家蒙蔽。其次,盡量選擇預計送達時間較短的商家,在收到食品后首先檢查食品包裝,查驗餐食是否有問題。此外,消費者應保管好訂餐憑證,若食用出現不良反應可及時維權。大學生應主動向有關部門舉報相關問題,提供相關信息,便于平臺強化管理,監管部門發現問題并及時指導整改。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大學生網絡訂餐過程中存在各種安全問題,原因涉及學生本身、政府、商家、高校等各個方面,為有效防止網絡訂餐安全問題的發生,各相關主體需做好防范措施,共同維護良好的網絡訂餐環境。

參考文獻:

[1]楊思戊.網絡訂餐食品安全監管研究[D].鄭州大學,2017.

[2]魯馨.誰是網絡訂餐食品安全監管的“守門員”?[J].品牌與標準化,2019(08):15-16.

[3]吳威.區域性網絡訂餐項目市場分析[D].華僑大學,2012.

[4]劉丹.網絡訂餐勿忘食品安全[N].湄洲日報,2019-

作者:宋雪瑩 朱義倩 陳奕冰 葉思熳 單位:河北經貿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