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產品批發市場食品安全監管體系研究
時間:2022-06-03 03:56:46
導語:農產品批發市場食品安全監管體系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食品安全工作不僅是相關政府部門的責任,也是市場舉辦方應有的社會責任。我們要利用現代技術,特別是信息技術,通過加強食品安全軟硬件建設,來完善食品安全監管體系,從而進行食品安全管理。以下是從四個中心方面來完善安全體系的建議。
一、檢測中心
檢測中心承擔著農產品質量的檢測重任,也是檢測工作的主戰場。(一)改變抽樣模式。為了科學地開展抽樣工作,檢測中心要嚴格按照抽樣法,結合市場制定的每月重點檢測品種和一定時期內問題較為集中的產品,采用一般抽樣與重點抽樣相結合的方式,及時反映食品安全檢測的代表性和安全性。(二)提高檢測水平。檢測中心要加快投用一批高科技檢測設備,初步實現定性檢測向定量檢測跨越,通過科學化、精密化的操作,全面提高檢測的效率和水平。
二、信息中心
信息化是市場未來的風向標,也是市場發展的助力器。要建立食品安全的長效管理機制,信息中心就必須要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統。(一)交易分布圖形化。信息中心要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制作網絡交易分布圖,以劃行歸市的理念設計平面分布圖。市場管理員只要點點鼠標就可輕松掌握各大交易區經營戶的基本信息,如誠信經營信用等級、食品安全扣分情況等。該分布圖還可以將交易筆數、交易重量等信息通過圖形走勢進行標注,讓人一目了然。(二)檢測管理數字化。信息中心要推出智慧檢測系統,運用信息化手段和移動通信技術處理、分析和管理食品安全檢測工作,促進食品安全檢測工作現代化、科學化。智慧檢測可以實施IC卡扣分制,每年每經營戶12分制,年初滿分,年末清零。智慧檢測系統每天自動生成抽樣檢測名單,由抽樣員現場抽樣提交檢測檢測結果錄入系統自動扣分。經營商一旦扣至0分時將被列入黑名單,永久性終止經營資格。(三)交易結算電子化。農副市場要與銀行和科技公司強強合作,開發新的結算系統,在穩步推行實名制刷卡的同時,逐步實現無現金交易。該交易模式最大的優勢在于,一旦發生食品安全問題,檢測部門可以第一時間通過結算系統找到上家和下家,對問題食品進行追溯,確保有效堵截問題食品流入市民的餐桌。(四)軟件對接模塊化。檢測部門要與電子結算中心建立食品安全數據共享關系,以經營戶信息為關鍵詞,建立與即時交易相連接的食品安全數據庫,讓數據接口模塊化。一旦出現食品安全狀況,數據中心能迅速調用相關數據,監控交易情況直至停止涉事經營戶的交易。
三、分析中心
食品安全分析中心,要對檢測數據進行科學、定期分析。這不但延伸了檢測職能,而且有助于檢測計劃的形成。(一)檢測數據分析。建立食品安全“分析報告”制度有完善農產品批發市場食品安全監管體系的建議李克(浙江大學生物系統工程與食品科學學院浙江310058)利于科學指導抽樣,也為消費者的選購指明方向。在過去的時間里,由于條件所限,檢測室只負責檢測和數據統計,未能使數據利用最大化。檢測部門全面建立檢測數據分析和風險評估機制,通過檢測數據分析,努力實現對菜農的生產指導,充當“菜農參謀”的作用。(二)抽樣計劃分析。蔬菜的農藥殘留有一定的規律,有季節規律、種植規律、產地規律、品種規律等。根據市場上的監測情況,蔬菜每年上市的品種及季節基本上類似。因此,檢測部門可以根據上市情況制定蔬菜每月重點檢測品種。比如,夏季葉類菜,春季菜花類為主等。(三)預警體系建設。檢測中心要對“檢測數據”進行公布,尊重消費者的知情權,每天把當前的檢測數據在官方網站上。但是,市民一般不會上網瀏覽。因此,檢測中心要與媒體合作,在各大媒體上,定期或不定期地公布檢測數據,讓公眾提高警惕。
四、培訓中心
培訓中心是食品安全技能的充電中心。檢測人員只有不斷充電,才能從容應對檢測領域的新情況、新問題。(一)校企合作模式。監管部門要建立“校企聯動”機制,采用“市場出資,學校出力”的方式共同拓展合作領域。監管部門在院校中建立食品安全檢測研究機構,由院校方提供實習生,由檢測方提供場地,雙方共同推動檢測隊伍建設。(二)專員技能培訓。為了提高檢測人員的研判力和操作能力,全體專業檢測人員必須要不停地“充電”。檢測部門要分批次安排檢測人員到各大院校等地學習與進修。(三)全員常識培訓。檢測部門要完善食品安全全員培訓制度,對食品安全員定期開展食品安全知識的培訓,讓他們學習食品安全的相關法律法規,傳達食品安全政策,深入剖析食品安全案例等,切實提高識別問題食品的能力。(四)完善管理體系。建立一套完整的管理體系是強化食品安全監管的主要抓手。監管部門要以完善管理體系作為監管保障,引導“一科一室”科學管理、按照規定管理。
三、結束語
食品安全監管,人人重視,人人參與。食品安全問題要整體改觀,政府就要有所擔當,市場舉辦方也要有所付出。新形勢下,“吃得放心”將成為重大民生課題。監管部門和農產品批發市場應以現代科技成果為支點,規范化建設為切入點,全力突破食品安全的“瓶頸”,完善農產品批發市場食品安全的監管體系。
參考文獻:
[1]邱海華.溫州農產品批發市場轉型升級的思考[J].企業技術開發,2014,33(6):128-129.
[2]劉闖,楊雪,孟江飛.大型和國有農產品批發市場在改善食品安全問題中的責任與機遇:以干貨為例[J].中國食物與營養,2012,18(6):13-17.
[3]張經華,趙新穎,周曉晶,王覃,劉清珺.首都大型農副產品批發市場食品安全檢測技術體系建設[J].中國儀器儀表,2009,8:28-30.
[4]馬增俊.對農產品批發市場食品安全把關的再認識[J].商場現代化,2011,(11):19-20.
作者:李克 單位:浙江大學生物系統工程與食品科學學院
- 上一篇:食品藥品安全精準監管路徑探析
- 下一篇:疫情期間實施“限價”經濟法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