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食品專業學生思政教育創新探索
時間:2022-06-14 09:07:54
導語:高校食品專業學生思政教育創新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食物作為人們生存發展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在維持人體生命活動、機體生長發育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今,社會大眾對食物的需求不斷由解決溫飽轉變至對營養、美味、健康等方面的追求,為了滿足人們的多元化需求,相關人員將對食品的研究整合成一門專業的學科——食品專業。高校設立食品專業,旨在為食品行業等相關領域培養高素質人才。在食品專業人才培養過程中,高校不僅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專業知識、技能,還應當加強思想政治教育。近年來頻發的食品安全事件,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在于某些食品行業從業者思想道德缺失。對于未來將要進入食品行業的食品專業學生而言,倘若缺乏正確的思想道德理念,則勢必會致使引發更多的食品安全問題。為此,推進高校食品專業學生思政教育創新顯得尤為必要。《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概論》一書結合現階段大學生的熱點問題,緊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大學生情感心理、大學生事務發展、高校黨團建設等方面展開了深入的理論與實踐探索,對研究高校食品專業學生思政教育創新可提供有力指導。
具體而言,《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概論》一書由北京師范大學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院院長、教育部思政司原司長馮剛教授主編,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全書由導論和十三個章節共同組成,其中,導論部分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相關基礎理論進行了介紹。第一章,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政策發展,本章節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的發展歷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政策設計的重點、重要價值、發展趨勢進行了論述。第二章,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本章節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發展歷程、功能與特點、創新發展進行了探討。第三章,高校學生黨團組織建設,本章節對高校學生黨團組織的性質與功能、架構與任務,加強高校學生黨團組織的做法進行了闡述。第四章,大學生班級建設,本章節對大學生班級建設的發展歷程、基本內容、主要方法進行了介紹。第五章,高校文化育人與校園文化建設,本章節對高校文化育人的基本內涵與主要特征、發展歷史與經驗總結、工作內容與優化路徑,校園文化建設的基本內涵與工作內容進行了論述。其他章節還闡釋了網絡育人與校園網絡建設、資助育人與高校資助體系、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學生就業創業指導、大學生日常管理等內容。本書注重理論聯系實際,充分結合學生成長發展需求,不僅具有學理的科學性和嚴謹性,還具有實際的操作性和實用性,表現出突出的現實性、時代性和參考性。結合《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概論》一書而言,當前高校食品專業學生思政教育中依然存在諸多問題。
首先,思政教育與專業教育相脫離。一些高校缺乏對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重視,并沒有將其與專業教育進行有效結合,使得思政教育與專業教育相脫離。造成這一局面主要在于兩方面原因,一是高校在食品專業課程教學過程中,重視專業知識技能傳授,而忽略思政教育;二是在一些專業教師看來,高校已經為學生專門開設了相應的思想政治教育課程,自己的工作任務在于向學生傳授專業知識技能,由此造成思政教育與專業教育的相脫離。其次,思政教育教學形式單一。長期以來,高校食品專業思想政治教育一直為教師課堂講授,加之教學內容浮躁,沒有很好地引入學生喜聞樂見的教學方式、教學內容,使得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思政教育中,教師一味進行理論灌輸,不注重發揮學生的學習主體作用,使得思政教育成效不盡人意。再次,網絡信息技術發展對思政教育帶來巨大影響。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使得人們的閱讀、學習習慣方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轉變,如今大學生越來越偏向于利用碎片化的時間進行閱讀、學習。另外,互聯網上充斥著各式各樣的信息,大學生尚不具備對信息真偽的辨別能力,以此會不同程度影響大學生的思維方式、評判標準,進而為高校思政教育造成極為不利的影響。
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概論》看來,為提升思政教育的時效性,必須要掌握大學生的思想及行為特征。基于此,為推進高校食品專業學生思政教育創新,應開展好以下幾項工作:一是推進思政教育與食品專業教學的有機融合。比如,在食品專業學生思政教育中,教師應結合學生實際情況,推進理想信念教育與職業道德的有效結合。面對近年來頻發的食品安全事件,教師在向學生傳授食品專業知識技能的同時,還應以身示教,提升自身的誠信道德水平,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影響,并結合一系列教學案例分析,或組織各式各樣的教學活動,引導食品專業學生帶動或影響其他專業學生,增強食品安全意識,推進誠信道德教育。二是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方法。食品專業作為一門有著較強實踐性的學科,教師應注重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方法,以提升思政教育成效。比如,可引入案例教學法,在思政教育中結合相關食品案例講解,讓學生加深對專業知識理解程度的同時,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食品行業道德價值觀,有效發揮食品專業知識的德育功能,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又如,還可引入互動教學法,在教學課堂上,教師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圍繞相關食品話題開展小組討論,以此提升學生對專業知識的理性認識,培養學生分析問題、明辨是非的能力,及增強學生的團隊協作意識。
作者:江楠
- 上一篇:科技期刊資源與鑄造企業知識管理研究
- 下一篇:本科高校電子商務專業行動學習探討
精品范文
10高校網絡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