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外匯儲備管理政策研討論文
時間:2022-10-14 08:32:00
導語:我國外匯儲備管理政策研討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國際儲備是一國(或地區(qū))官方擁有的,可以隨時使用的國際儲備性資產,包括:貨幣當局持有的外匯儲備、黃金儲備、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普通提款權與特別提款權。外匯儲備是一國(或地區(qū))貨幣當局持有的可以隨時使用的可兌換貨幣資產,在儲備資產中最為重要。
回顧我國外匯儲備的發(fā)展變化:1996年底,我國外匯儲備首次突破了1000億美元,此后四年,儲備上升相對平穩(wěn)。自2000年起,我國外匯儲備呈快速增長趨勢。2005年末增至8188.72億美元,居全球第二位。2006年2月,我國外匯儲備達8537億美元,超過日本,成為全球外匯儲備最大持有國。截至2008年3月我國外匯儲備規(guī)模已達16821.77億美元,穩(wěn)居全球第一位。
二、我國巨額外匯儲備的成因
我國巨額外匯儲備形成的原因主要有四個方面。一是持續(xù)的貿易順差。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對外貿易發(fā)展迅速,現已成為世界第三大貿易體。并形成了多年的貿易順差。自2000年起,我國對外貿易一直處于順差狀態(tài),且每年的累計順差額持續(xù)增加。僅2007年就累計達2621.97億美元。這已經成為我國巨額外匯儲備形成的直接原因。二是吸引外商直接投資對新增外匯儲備的貢獻率不斷上升。近年來,我國不斷推進和完善外商投資管理體制改革,積極有效地利用外資,成為世界上吸引外資最多的國家之一。大規(guī)模的國際資本流入沒有完全被實體經濟部門吸收,相當一部分滯留在金融系統(tǒng)內成為相對過剩的資本,直接導致了外匯儲備的增加。三是人民幣升值預期導致大量國際短期資本進入升值預期導致各種投機資本大量涌入。任何國家的資本管制都是有一定缺陷的,大量國際游資(即,熱錢),繞過資本管制進入目標國,以期獲得升值之利,并導致了外匯儲備增加。四是我國現行出口結售匯制度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出口企業(yè)和個人外匯留存,抑制和直接限制了外匯需求和有效利用,導致外匯儲備持續(xù)、被動的增加。
三、巨額外匯儲備對我國宏觀經濟運行的影響
充足的外匯儲備有利于維護國家的對外信譽,增強國內外對我國經濟和人民幣的信心;有利于拓展國際貿易,吸引外商投資,降低國內企業(yè)的融資成本;有利于維護金融體系穩(wěn)定,平衡國際收支波動,防范和化解國際金融風險。但外匯儲備的激增也帶來了一系列問題:
(一)國民福利的喪失。因為絕大部分外匯儲備被投放于我國境外的金融市場,并未參與到境內資金循環(huán)過程中來,因而無法給我國居民帶來福利的改善,這是對資源的一種浪費。
(二)央行所承受的匯率風險日益加劇。央行長期以來一直是外匯市場的出清者,因此在央行資產負債表上,資產方的外匯儲備不斷擴張,資產越來越“外幣化”;同時負債方的基礎貨幣外匯占款發(fā)行也在飆升,負債越來越“本幣化”,央行面臨日益嚴重的貨幣錯配風險,以至使國民經濟運行中的匯率風險加速向央行集中。
(三)維持匯率穩(wěn)定背景下的儲備增長機制代價昂貴。在現行外匯管理體制下,外匯儲備的增加加大了央行基礎貨幣的投放,為了對沖過多的流動性,央行又不得不采取大量發(fā)行央票和上調法定存款準備金率,這在一定程度上對央行的貨幣政策獨立性產生了影響。
(四)我國巨額外匯儲備面臨著巨大的匯率風險。從國際金融體系角度觀察,我國外匯儲備快速上升,但結構仍以美元為主。這使得我國經濟增長已有成果和未來命運承受著巨大的匯率風險,特別是美元匯率風險。
(五)巨額外匯儲備給人民幣帶來巨大的升值壓力,使央行需要使用更多的手段來維持幣值的穩(wěn)定。四、對我國外匯儲備的管理政策建議
妥善管理我國的外匯儲備能提高我國的對外支付能力和償債能力,增強我國防范金融風險的能力,維護我國金融體系穩(wěn)定和國家經濟安全,增加國家財富。針對我國外匯儲備現狀,筆者有三點管理政策建議:
一是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協(xié)調內外均衡。在我國經濟內外失衡并存的結構中,外部失衡是外在表現,內部失衡才是根源所在。外匯儲備不斷增加是我國國際收支雙順差的結果,而持續(xù)15年左右的雙順差是我國長期實行出口導向政策導致中國經濟存在內外失衡和市場扭曲現象的結果。協(xié)調經濟的根本途徑是要轉變中國過度依賴外需的經濟發(fā)展模式,將經濟建立在以內需為主的基礎上。關鍵是要完善社會保障制度,包括退休養(yǎng)老、醫(yī)療保險及住房制度等,促進居民消費水平整體提高。如果內需能夠得到提高,那么國際收支失衡的問題和人民幣升值的壓力就能得到緩解。
二是逐步推進意愿結售匯制。我國對外商投資企業(yè)的結匯和售匯在經常項目下一直是放開的,而我國主要的進出口是由外資企業(yè)創(chuàng)造的,再加上大中型進出口企業(yè)的用匯也基本放開,所以實行意愿結售匯制不會給外匯市場造成大的沖擊。企業(yè)和居民持有一部分外匯可以減輕我國外匯儲備過度的壓力,同時對于外匯體制的完善和外匯市場的活躍也具有積極作用。
三是提升外匯儲備管理理念,拓寬外匯運用渠道。按照“安全、流動、增值”的原則經營管理外匯儲備,轉變思想觀念,將外匯儲備投資的收益性放在管理的首位,并從國家戰(zhàn)略角度考慮富裕儲備的多元化運用渠道。近年來,我國在這方面已經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如通過中央匯金公司注資改制國有銀行,不但促進了國有銀行改革,也提高了外匯儲備投資收益率。為化解巨額外匯儲備面臨的高風險,可嘗試外匯儲備證券化以釋放過多的外匯儲備;也可適當引入戰(zhàn)略儲備政策,購買全球戰(zhàn)略性物資,建立戰(zhàn)略儲備,提高宏觀經濟的抗風險能力。
參考文獻
[1]李揚,余維彬,曾剛,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國外匯儲備管理體制改革[J],國際金融研究,2007(4):4-12
[2]勞倫斯.S.科普蘭,匯率與國際金融[M],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1992
[3]劉倩,我國外匯儲備管理建議[J]合作經濟與科技,2007,(12)
- 上一篇:醫(yī)務人員醫(yī)德考評意見
- 下一篇:師德師風建設的實施意見
精品范文
10我國最早的詩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