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企業參與社區養老模式探討
時間:2022-06-03 03:51:28
導語:物業企業參與社區養老模式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當前杭州城市居民的老齡化情況日益嚴重,物業企業可發揮自身的優勢參與社區養老。文章以杭州市為例,對杭州市西湖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的運營現狀進行剖析,梳理物業企業參與居家養老的困境,并對其運營管理給出對策與建議。
關鍵詞:物業企業;社區養老;杭州
1背景
2014—2016年的杭州市老齡事業統計公報顯示,截至2016年底,杭州市總人口數738.29萬人,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比為21.55%,比上年增長5.45%;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比為14.19%;80歲以上高齡老人占比為17.08%。可見杭州人口老齡化趨勢加重,養老逐漸成為社會問題。社區養老是一種以居家養老為基礎、以社區為依托的養老方式,是傳統家庭養老和社會養老的有機結合。報告提出“共建共享共治”的社會治理格局,社會組織參與居家養老服務可以促進公共服務社會化。但社會組織所提供的養老服務內容單一,服務效率和效益整體偏低。近年來,國家頻頻出臺養老政策,逐漸引導資本進入養老產業,在摸索和學習中發展。養老服務開始從鼓勵非營利性轉向運營主體多樣化發展。
2物業企業參與社區養老的優勢
2.1具有地理優勢,毗鄰服務對象。物業企業服務地為住宅小區,住宅小區內的年長業主及其子女即養老服務的對象,服務商與服務對象具有天然的地理優勢。社區養老機構由物業企業運營,可降低運營成本,盤活庫存房產,發揮集團公司的綜合優勢,為企業發展尋求新的增長點。2.2物業企業與業主之間黏性較大,更利于把握養老服務的需求。物業企業中的管家、客服需要與業主面對面處理一些問題,而老年業主由于空余時間較多,因此也會有較多的機會參與。基于物業服務的以往經驗,物業企業更加易于把握老年人的購物及餐飲喜好、設施及醫療需求、文化娛樂偏好。2.3物業和養老服務內容契合,便于疊加物業服務和養老服務。物業服務和養老服務中有部分內容是重合的,比如物業服務中的部分特約服務,像家政清潔、菜蔬配送等,可以針對性地滿足部分老年人的實際需求;物業企業舉辦的一些節慶活動如共度重陽節、書畫比賽等,可以豐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因此,可以此為契機將物業服務和養老服務內容疊加,打造更受老年業主歡迎的服務項目。
3物業企業參與社區養老的現狀與困境
3.1物業企業參與社區養老的現狀。將2019年杭州西湖區示范性養老服務中心的建設單位進行梳理可以發現(見表1),建設單位中政府主導占比較高,約為60%,也應注意到有房產背景的物業企業或房產集團成立獨立運營機構進入養老服務行業,第二種力量所建設的養老服務機構的起點較高,更多地受到消費群體的認可。物業企業參與居家養老的方式:以社區為載體整合周邊養老服務資源,以多元的運作方式通過競爭機制在社區內嵌入一個市場化運營的養老方式。物業企業以機構管家的方式統籌經營,吸納小微服務商入駐,打造專業養老服務團隊。3.2物業企業參與社區養老的困境。(1)養老服務消費群體的消費意識薄弱。受傳統觀念影響,大部分人認為養老是子女的事情,家庭養老仍然是多數老年人的主流選擇。老年人從心理上抗拒機構養老或社區養老,不愿意加大養老方面的開支,這也是養老市場社會化程度低的重要原因。(2)養老服務的專業化水平低。老年人的需求是多方面的,日常生活服務需求包括醫療、餐飲、照護、金融等不同專業門類,另外還包括精神文化需求。所以打造一個專業的養老服務團隊需要整合多種專業人才,結合老年人的特點形成有特色的服務產品,而這對物業企業來說不是一蹴而就的。(3)保本微利,經營效益欠佳。自居家養老模式提出以來,居家養老服務中心長期依靠民政部門撥款或社區托底生存,存在經營困難或入不敷出的狀況。物業企業開辦一家養老服務機構,在裝修、人員經費、添置設備設施等方面投入較大,但以目前的老年人消費情況來看,經營存在困難。
4物業企業參與社區養老現狀改善對策與建議
(1)前期做好充分調研。在籌備階段需要了解小區內的常住人口及其中老年人的比例,潛在的消費群體的數量、消費喜好和消費能力。(2)圍繞老年人需求打造特色服務產品。健康是老年人的基本需求,圍繞健康打造保健服務體系,另外,還要考慮老年人的日常生活需求。(3)整合資源,促進跨界發展。物業企業在養老服務方面不是全才,不可能樣樣精通,但要善于把各種資源整合起來,和醫療機構、金融機構和服務機構開展合作,打造并形成產業鏈,在多方深入溝通交流之后設計出符合老年人消費需求的產品。
5結束語
物業企業參與社區養老是養老社會組織參與的一種創新嘗試。但是,由于受到外部條件和自身能力的影響,存在服務內容受限及自身經營效益低的問題。本文以杭州市西湖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的運營為例,探討了其發展現狀及困境,并給出了解決策略,以期促進養老體系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劉曉靜.社區養老文化建設:意義、現狀及路徑分析[J].社會觀察,2015(3):75-77.
[2]謝媛紅.我國社區居家養老的困境和出路[J].社會與公益,2019(11):46-48.
[3]邵秋虎.社會組織參與居家養老服務的問題與對策研究——以南京市為例[J].中國房地產,2019(11):56-63.
作者:陳偉 單位:杭州職業技術學院
- 上一篇:淺談疫情防控看社區治理和物業管理
- 下一篇:食品藥品安全精準監管路徑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