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教育機構的營銷策略

時間:2022-01-26 08:24:38

導語:民營教育機構的營銷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民營教育機構的營銷策略

一、民營教育機構的品牌營銷策略

(一)構建教育機構品牌的營銷法則樹立民營教育機構的品牌形象,首先要有正確的定位。有效合理的品牌經營必須以明晰的辦學目標和教學定位為前提,而辦學的目標和定位問題則要以教育機構的經營理念以及機構本身的競爭實力等為主要依據。其次是品牌營銷的傳播。為了迎合如今的操作實務和傳播理念,整合傳播最適合,它不僅威力大而且投入產出率在同類傳播方式中最高。最后還要注意品牌內部的認同情況,即機構的師生工作人員對機構的辦學目標和定位產生的認同感,這是教育機構樹立品牌的關鍵因素。(二)構建教育機構品牌的營銷策略1.強強聯合。強強攜手是擴展機構品牌形象、提升品牌價值的有效手段,這種合作一般是基于機構雙方或多方的共贏,所以不難得到教育消費者與合作機構的積極響應。當然,并不是說只允許強勢機構之間合作,非名牌學校也可以加盟,要找準契合點、強化優勢,依托其他機構實現自身價值的提升。2.包括副品牌、多品牌策略的品牌延伸。民營教育機構創立主打品牌的同時也要打響機構的副品牌,實現從多方面、寬領域促進品牌延伸,增強品牌效應。3.品牌的輸出。以享譽全國的建平中學為例,先后兼并或托管了上海和其他地方的部分學校,實現了脫離學校經營的品牌營銷,不僅擴展了辦學空間、提高了學校知名度,而且也促進了兼并和托管學校市場競爭力的提升,實現了雙贏。4.好產品依賴于好概念。如果一個教育機構不夠重視品牌策略、缺乏品牌經營意識,且沒形成對品牌的長期規劃和投資,自我封閉、盲目樂觀,不知道如何創造品牌資產和促進品牌的不斷升值,那么即便這家教育機構的教學質量相對較高,也很難形成自己的品牌優勢,或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把握先機。5.標記設計。教育機構的品牌建設不能忽略校名、校徽等標記的設計,校名是學校文化理念和價值觀的體現,一個好的校名不僅有利于學校品牌形象的傳播,也有利于促進師生追求人生價值和完善人格。校名要盡可能地悅耳、簡單明了,最好有一定教育意義,盡量避免使用偏僻字,同時好的校徽也對學校正面信息的傳達有很大幫助。

二、民營教育機構的品牌建設問題

學習效果是教育機構的品牌,所以樹立品牌的關鍵因素就是提高教育水平,如果沒有高質量的教學,那品牌就無從說起了。教育機構的經營要多關注學校外部形象的塑造和宣傳,但是不能把學校廣告的宣傳策劃當做品牌建立的制勝法寶,靠品牌策劃建立起的學校信譽和知名度要仰賴辦學水平和教學質量的支撐。教育機構存在的目的在于促進受教育者的全面發展,為廣大學子提供一個良好的發展平臺,所以教育機構在發展中樹立品牌特色、實現品牌經營,必須以保證教學質量為前提。民營教育機構實施品牌營銷策略要致力于創造并樹立自己的品牌,在這里需要注意的是以下幾點。首先,要充分了解自身的相對優勢。綜合優勢并不是所有學校都有的,但是一般每個學校都有自身的相對優勢,所以民營教育機構要善于發現并著重培養比較優勢,形成自己的特色品牌。其次,品牌的樹立要重點發展品牌特色,不斷在思維方式上進行創新。一般來說,教育機構的特色是體現機構教育水平的有效途徑,只有擁有自己的特色才能更好地彰顯教育水平和價值所在。這里的特色指多方面,比如學生熱愛學習的精神是特色、學生具有很強的適應性是特色,學生德才兼備也是特色。有了自身特色才能創造相對優勢,繼而才會產生品牌效益和經濟收益。最后,還要重視品牌的宣傳效應。所謂品牌效應,就是機構要善于宣傳自身特色。品牌的樹立依賴于教育機構的教育水平和教育質量,但是即便是一個穩定的老品牌也需要各方面的努力做支持,比如自身特色的塑造、內涵的充實度和新優勢的創造與發揮等,都是品牌樹立的強有力支撐。教育機構造就品牌的主要因素包括以下幾點。首先,要發揮學校領導的指導帶頭作用,請專業基礎好、教育理念先進的名師擔任校長一職。另外,在教學實踐過程中還要培養有特色的專業教師,塑造學生品格,帶動學生創造性的發展。最后,學校要借助特有的教學特點、教學教育優勢和教育環境彰顯自己的辦學特色和機構個性,并且在教育實踐的過程中不斷創新。結束語: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民營教育機構面臨的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如今依靠廣告打造品牌贏得學生的時代已經過去了,科學的品牌策劃和營銷策略將取代廣告成為民營教育機構吸引學生的有效途徑。雖然我國的民營教育機構起步晚,對品牌營銷策略的應用還不夠成熟,不過我們相信,通過對當前民營教育所處的外部環境以及內部各相關條件展開詳盡的分析,然后有針對性地制定一些有效的加強性措施,與時俱進并且勇于創新,自然會科學地保障我國民營教育機構赫然屹立于國內外教育行業之林。最后,希望有更多的教育行業從業人士以及教育管理部門的相關工作人員、科研人員積極投身到這項課題研討中來,為保障我國民營教育機構的現代化發展而不懈努力。

作者:胡婷單位:單位: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