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田水利發展長效機制創建
時間:2022-05-08 10:18:00
導語:農田水利發展長效機制創建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田水利是農業的命脈,是糧食安全的重要支撐條件,在農業農村經濟發展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我國是農業大國,自建國以來,黨和政府均十分重視以農田水利為重點的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大力發展農業灌溉,不斷改善農田灌排條件。但由于多方面原因,我國農田水利基礎設施總體水平不高,還沒有完全擺脫靠天吃飯的被動局面,難以適應社會發展需要和極端災害性天氣增多的趨勢。近年來各種旱澇災害頻繁發生,給人民群眾生命財產造成嚴重損失,集中暴露出我國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的薄弱環節。因此,建立農田水利發展中的長效機制勢在必行。
1我國農田水利的發展歷程
我國農田水利發展具有明顯的階段性特征,從1949年起到現在,按各個時期農田水利的建設重點、發展目標和組織方式,大致可分為3個階段。第一階段為改革開放前(1949—1977年),本階段的重點是興修農田水利工程,包括灌區續建配套。第二階段為改革開放初期(1978~1987年),本階段在農村地區對農田水利管理機制進行了改革,包括管理體制、農業結構和投入機制等方面的改革。第三個階段為深化改革時期(19881)2后),本階段農田水利工作的重點是加強農田技術研究的推廣應用,大力發展節水灌溉面積,改善灌溉管理水平,改革管理機構以及對大型灌區進行更新改造。
2建立農田水利發展中的長效機制
2.1確立政府主導、農民參與、社會支持的工作方針農田水利是一項投入巨大的公益性系統工程。我國國情決定了抓好這項工作,離不開農民群眾的積極參與、社會各界的全力支持。農田水利能夠提高與穩定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促進農村經濟發展、保障國家糧食安全。農民是農田水利工作的主體,是農田水利建設中直接的參與者和最直接的受益者。因此政府應該撥出專項資金,加大對農田水利建設的投入,做到財政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提高農民參加農田水利建設的積極性,讓農民把農田水利建設當家業來做。社會力量在我國體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激勵政策的引導下,能夠吸引社會力量參與到農田水利建設當中,對農田水利發展長效機制的建立具有重要意義。因此,應盡快確立政府主導、農民參與、社會支持的農田水利工作方針。
2.2構建科學發展的規劃指導機制,深化農田水利市場化改革十七大以來,黨和國家提出我國整體社會要科學發展。農田水利建設是我國農業的根本。要想建立其發展的長效機制,就離不開科學發展的規劃指導。根據我國“十二五”及中長期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和水利發展規劃,啟動編制農田水利專項規劃,統一規劃,統一管理,加快完成縣級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綜合規劃。推動農田水利的市場化改革,為全國開展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提供科學依據。
2.3建立各級政府統籌管理的體制,明確各自職責農田水利是一個地區改變生產條件及生活環境的重要手段。必須合理界定各級政府的職責,科學引導,統籌規劃,以確保各項方針政策的貫徹落實。中央政府統一領導和組織全國的農田水利建設與管理工作,編制總體規劃,建立激勵約束機制,督促地方政府認真實施。省級政府作為中央與地方的紐帶,在建立農田水利長效機制中要承擔更多的責任,其具體職責是安排農田水利建設與管理專項資金,組織驗收納入基建程序或財政重點建設工程的項目,對轄區內縣級政府開展農田水利建設進行規劃。縣級政府仍是農田水利重要的組織實施主體。其職責是確定并上報年度農田水利建設的計劃和重點工程,組織工程建設與管理。
2.4加強農田水利技術研究及推廣應用長效機制的建立離不開科學技術的指導。科學技術研究及科技成果推廣應用對我國農田水利事業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和支撐作用。在農田水利建設需求的帶動下,我國農田水利科技得到了穩步發展,推動了新技術、新材料及新設備的研究、引進、消化和推廣應用。“十一五”期間,國家將農田水利長效機制的建立列為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使得一大批農田水利科研成果得到進一步完善和產業化開發。這些科技項目的實施為我國農田水利事業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2.5建立透明高效的建設管理機制對小型水利工程建設,推廣全過程參與管理模式,按照“統一規劃、各司其職、渠道不亂、用途不變、各記其功、形成合力”的原則,統籌安排建設項目。把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lT作納入地方各級政府年度目標考核,并與項目安排和評先評優掛鉤。建立透明高效的建設管理機制離不開法律的支持。而農田水利建設與管理存在法律缺陷,需要立法細則填補。因此,應加快農田水利法律細則的建立,確立新時期農田水利的工作方針,健全農田水利建設與管理體制,明晰投入責任,建立農田水利長效管護機制,將農田水利工作納入法制化軌道。
3結語
我國農田水利事業關系到國家的糧食安全和社會穩定,是農業發展的重中之重。只有建立農田水利發展的長效機制,統一規劃、科學管理,才能使農田水利建設長期、穩定地發展。
- 上一篇:高校文學課程教學措施
- 下一篇:全市政務督查聯動機制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