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農田水利工程管理問題及對策

時間:2022-11-06 09:42:29

導語:鄉鎮農田水利工程管理問題及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鄉鎮農田水利工程管理問題及對策

摘要:農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基礎,而鄉鎮農田水利工程則是農業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因此,在實踐中必須要加強對鄉鎮農田水利工程的管理,以充分發揮其功能作用,促進農業發展、農民增收。文章首先對目前鄉鎮農田水利工程,在管理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了闡述,進而根據這些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希望可以為今后的農田水利工程管理提供借鑒和幫助。

關鍵詞:鄉鎮農田水利工程;工程管理;問題對策

正文

鄉鎮農田水利工程直接關乎到農業、農民、農村的發展,可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增加糧食產量,改善農村生態環境,促進農業農村實現可持續發展。但因受到種種因素的影響,鄉鎮水利工程各方面還不完善,不僅如此,工程的管理也出現很多需要解決的問題,這極大地制約了農業的穩產高產與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基于此,研究鄉鎮農田水利工程管理問題及對策,具有積極的理論與現實意義。

一、當前鄉鎮農田水利工程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工程規劃缺乏科學性

農田水利工程一般都建設在近水源處,但在工程建設實際中,各鄉鎮的具體情況存在差異性,由于農田水利工程規劃欠缺科學性,使得水資源利用率和水源供應不協調,有時甚至還會對水資源造成一定的污染。工程建設標準低、配套設施差,供給能力不足,部分水利工程出現老化失修嚴重的問題,不能滿足鄉鎮生活與灌溉需求。

(二)水利工程管理滯后

部分鄉鎮的村民缺乏集體觀念,違規采取地下水,影響了鄉鎮水資源的正常開發與利用。部分管理者與村民對于農田水利工程的重要性認識不到位,仍然采用傳統的“水渠灌溉”,使得水資源浪費嚴重。對于農田水利工程管理不到位,存在工程破壞、損毀或清理不及時等問題。鄉鎮水利工程管理人員管理意識不強,缺乏豐富的管理經驗,管理技術與方式也相對比較落后,甚至還存在出現險情時不能及時發現并搶修的現象,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農田水利工程的服役能力,導致出現建而不管和重建設等問題,嚴重阻礙了水資源的開發利用和可持續發展。

(三)工程建設資金投入不足

盡管國家對新農村建設日益重視,對鄉鎮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的扶持力度也不斷加強,但是,鄉鎮農田水利建設項目資金主要是依靠上級單位撥款,由于部分縣市的經濟不夠強大,部分縣市的經濟能力不夠強大,由此政府對鄉鎮農田水利工程的投入資金不夠。為了緩解農田水利工程的資金緊張,從而更好建設水利工程,許多鄉鎮政府大多運用“民辦公助”的辦法。其優勢是極大地緩解了工程資金問題,不足之處是農田水利工程的施工質量難以得到有效控制,后續的維護和養護也跟不上,導致管護責任不到位、管護主體不落實,相當數量已建成的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基本處于停用狀態,嚴重制約了鄉鎮農田水利工程管理效率與效益。

二、提升鄉鎮農田水利工程管理實效的對策

(一)加強工程勘測,因地制宜進行規劃

鄉鎮在建設農田水利工程時,要由專業技術人員對各鄉鎮的農田水利工程施工現場進行詳細勘察,以獲得詳細的勘測資料,為工程規劃與建設提供有力的理論依據。施工單位要依據勘測結果,設計出科學合理的施工方案,確定灌區的外沿、內溝以及路。排水面積和灌溉面積的設計,還要綜合考量當地的地質條件。農田水利工程項目被上級批準后開始運行操作,在這之前,為了對項目實行監督管理和維護,政府通常會設立項目管理維護領導小組。小組成員中,擔任組長的是主管農業的副鎮長,除此之外,其他組員為相關部門的主要負責人員。加強工程建設過程的質量監督,及時發現和解決鄉鎮農田水利工程建設、運行和管理中出現的問題,確保工程能高效、高質地完成。配備專業的水利工程技術與管理人員,對工程建設與管理進行專業指導,確保工程質量與效益符合預期目標。建立健全鄉鎮農田水利工程相關法律與制度,從廣大農民朋友利益為出發點,完善鄉鎮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的統計報告、維護、保護制度,推動農田水利工程管理工作可持續發展。

(二)創新工程管理機制,保證工程良好運行

根據鄉鎮農田水利工程建設要求,結合實際情況,制定出管理維護的章程和配供水制度,建立“自主管理,獨立經營,保本微利,自負盈虧,滾動發展”的運行機制。在農田水利工程投運后,為保證工程安全生產和效益發揮,還需要完善管理機構,配備具有較高職業素質的管理人員,加強工程設備管理維護。為了促進均勻灌水、輸配水與田間水更好地協調,不僅需要制定切實可行的調控節水定額指標,強化監督灌溉計劃和灌水制度,還需要高效用水和有序灌溉加以結合。根據“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認真做好供水用量控制和水量水費稽核,及時收取水費,確保鄉鎮農田水利工程良好運行。重視鄉鎮農田水利管理人員的技術培訓,選派技術人員參加大專院校、科研單位開辦的提高班,對培訓合格原人員發放“藍色證書”,以提高管理人員的技術與技能,提高鄉鎮農田水利工程管理維護水平,推動鄉鎮農田水利工作的穩步發展。農民是水利工程的建設主體,也是最大的受益者。要積極引導農民群眾參與到農田水利建設中,創新村民參與的項目管理新形式,有效提升管理效率和管理質量。

(三)完善工程建設資金支持,積極引入社會資本

國家財政應更多地向“農村”、“農業”、“農民”進行傾斜,同時,對鄉鎮農田水利工程投入的資金,地方政府要進行層層把關,嚴格監督資金使用情況,確保專項資金專用,嚴禁資金滯留、截留、擠占和挪用。地方政府也要多措并舉,立足實際從多方面加大鄉鎮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的資金投入,也可積極引入社會力量參與水利工程建設,秉承“誰投資、誰所有、誰受益”的原則,調動農民群眾和社會各方參與農田水利工程建設與管理的積極性。三、結語綜上所述,鄉鎮農田水利工程直接關系到農業和農村的發展,影響到農民的收入,各級政府要對其建設與管理問題高度重視,因地制宜采取多種手段和措施,來提高鄉鎮農田水利工程建設與管理水平,確保工程有效運行,促進工程建設效益不斷提升。

參考文獻

[1]高芹.芻議新時期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管理的問題及對策[J].工程建設與設計,2018(16):135-136.

[2]曹海迪.農村水利工程管理現狀及改進措施[J].農業科技與信息,2018(15):83-84.

[3]李茂.鄉鎮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建議[J].科技風,2018(15):201.

作者:孟敏 單位:山東省臨清市水務局松林水管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