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農田水利灌溉規劃設計

時間:2022-10-08 03:38:22

導語:淺析農田水利灌溉規劃設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淺析農田水利灌溉規劃設計

摘要:農業生產和農村經濟發展離不開灌溉項目。然而,目前的灌溉項目仍存在許多問題,不利于灌溉項目的順利高效運行。如何加強水利工程管理,消除水利工程的缺陷和不足,是當前水利工作者必須解決的問題,也是水利部門面臨的嚴峻挑戰。從農田水利項目的灌溉規劃和設計入手,分析了農田水利項目規劃設計中面臨的問題,促進了農田水利項目的發展。

關鍵詞:農田水利項目;灌溉;規劃設計與設計

1前言

自古以來,農業在中國占有重要地位。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綜合國力不斷提高,科學技術水平不斷提高。先進的科學技術已在農業生產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特別是在灌溉領域。許多先進技術在水利工程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農田水利工程是與農業生產和農民利益有關的重要項目,是與國民經濟和人民生活有關的重要項目。在此基礎上,水利部應加強灌溉項目的規劃研究,避免缺陷,充分發揮灌溉工程的優勢,保證灌溉項目的順利高效運行。

2灌溉工程規劃與設計的意義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新技術將在各個領域得到廣泛的應用。因此,中國必須建立自己的技術研究。只有這樣,才能采用國外的技術供應,在國內外的競爭中仍然是不可戰勝的。中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但它必須具有發展的意愿和增長的野心。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應對世界的突然變化,更好地迎接新世紀的挑戰,使我們的國家永遠不會被打敗。因此,灌溉項目的灌溉規劃與設計可為我國農田水利的建設提供一定的理論依據,進一步促進我國農業的發展和農業產量的增加。

3我國水利發展現狀

農業水利系統建設的主要目的是快速發展農田水利項目。與農業經濟、農民生活、農村發展等有著直接的關系。對雨水和水調節的積累具有重要的意義和價值。目前,我國水利灌溉項目的發展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1)政府的主要工作理念已完全改變。從傳統的水利管理到現代水利工程管理,農田水利的發展也改變為可持續發展,為許多重要水利工程建設取得了新的進展。過去水利工程的概念不能適應當前的發展趨勢,不能跟上新形勢的發展。(2)水利工程的重點是政府機構。采用分層分散的責任機制,在不同領域實現農田水利項目的平衡布置,使施工方式統一。因此,水利工程要全面貫徹“農民”思想,遵循可持續發展戰略,同時要落實"1例,一次討論"方針,將政府組織項目逐步轉變為以農民為主體、政府為輔的行政組織。(3)輸入方法的轉換。農田水利項目主要投資于農民“自愿勞動和勞動積累”等人力資源,資本投資屬于國家和地方投資,農民自愿勞動和勞動積累逐漸消失,原有的投資方法不能再滿足現階段的發展要求,新時期的水利投資已從“社會投資,以國家投資為輔”的原始模式轉變為世衛組織投資的基本模型,社會和經濟實體、個人家庭、企業和機構以及社會的閑置資金被廣泛吸引,促進了水利的建設與發展。(4)工程模型的轉型,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項目從原始數量模型到質量效率模型的改變;水利工程達到了“發展一個地方和輻射一面”的效果;過去,水利工程建設主要是為了抵御自然災害,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在現階段,主要是增加農民收入和農業效益。

4灌溉工程規劃與設計

4.1遵守安全第一的原則。灌溉規劃總體設計的核心是灌溉渠道規劃。通道布置應充分考慮地形,因地制宜。在特殊的丘陵地區,必須充分考慮灌溉建成后,是否會受到洪水的影響。即使在具有良好地質條件的區域,也有必要避免溶解的巖石和破碎的巖帶。由于地形不同,作物生長期間對水的需求也將改變。因此,應合理安排渠道,最大限度地滿足農田的灌溉需求。因此,在灌溉項目的規劃設計中,應考慮地形對灌溉工程的影響,并根據當地情況設計渠道布局規劃。換句話說,灌溉項目必須遵循適應當地條件和安全的原則。4.2灌溉項目規模預測。在灌溉項目的規劃設計中,對大中型灌區的發展要求進行分析,以確定灌區糧食生產的目標。即使項目對當地農村經濟發展的影響進行分析,為了確定節水灌溉面積的規模,應確定灌區的規模,并在上述所有灌溉和灌溉項目中全面規劃和設計建筑面積。在建設灌溉項目時,還應分析灌區的開發潛力。中國在不同地區擁有廣闊的領土和不同的耕地資源。因此,灌溉項目的規劃和設計應基于對當地條件的更全面的分析,并分析灌區在該地區農業總體發展中的潛力。4.3注重經濟和社會效益。在完成小規模灌溉項目后,規劃區的社會、環境和經濟效益將顯著提高。在規劃區改造過程中,加強了農業生態環境和農業生產的基本條件,豐富了規劃區土壤,改善了自然環境。最重要的是,灌溉是一件好事,因為它減少了農民的風險,增加了作物產量。4.4加強灌溉管理。在持續改進水利灌溉項目的過程中,要不斷提高其管理水平,原有的松散管理尚未適應目前的灌溉項目,在灌溉和灌溉項目的運行中應采用當前的“WW”類型,用水用戶協會和水利工程配合管理“新的緊湊管理系統”。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地監督和管理水利工程。

5灌溉項目規劃和設計保障

(1)管理體系和操作機構確保灌溉項目有效和順利運行的關鍵是建立一個健全的灌溉系統。只有建立健全有效的管理制度和運行機制,才能使管理具有可追溯性和合理性。水利工程管理應以現實為基礎,建立和不斷完善合理的管理制度和機制,實現嚴格的執法。在實施過程中,水利工程規劃應當實施現行的管理制度、法人制度、工程建設監理制度和招標制度。同時,必須嚴格控制項目的質量,確保項目的進度和項目的質量。水利工程竣工后,應嚴格按照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進行灌溉項目的經營管理。建立水族協會是不可避免的。同時,有必要兼顧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使項目實現可持續的經營與發展。(2)資本保障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受益者應共享灌溉工程建設資金。此外,還應該盡可能多地提供補貼。在水利工程建設中,堅持集體利益的原則和誰承擔的責任。建設領域的人民自愿募集資金,其余由地方政府和有關部門承擔。此外,還應該大力引進外資,充分利用私人資本,規劃項目,投資資金來保護。(3)技術支持應根據規劃區域的實際情況采用新技術,因為并非所有新技術都能適應當地環境。這就要求在制定新技術時,必須充分考慮當地的現實,并計算當地的能力。確保施工中沒有問題。不僅是這樣,而且在使用新技術時,還必須確保新技術的使用簡單,并保證高價值,并不影響正常運行,這需要非常充分的技術支持。(4)水利部門應增加基礎設施保障資源,解決現有水利工程基礎設施不完善、設備老化、年久失修等問題。同時,政府還應設立專項基金和部門,支持水利工程建設。不僅如此,為了緩解政府的財政壓力,搞活市場經濟,通過企業的參與,政府建立了吸引社會資本流入的舞臺,這也是促進上下游產業發展的必要條件。(5)當前加強節水設備和節水技術的制造研究,我國農業節水設備的科技含量不足,節水效率不高。因此,我們還需要繼續加大投入,研究節水設備,提高節水設備的節水效率和自動化水平,提高生產效率,節約人力,重點開發節水灌溉工具。針對復雜地形和氣候的多樣性,也需要有針對性的研究。結合區域制造業的特點,可以研究農業生產、節水灌溉設備、經濟作物灌溉等區域特征。灌溉系統自動分析空氣濕度、溫度和濕度,以確保作物健康生長和節水灌溉。此外,政府部門還必須加強節水灌溉的財政投資傾向,加強支持,為節水灌溉技術的發展提供可靠的財政保障。

6結束語

灌溉工程在農業發展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為了實現農業的健康發展,社會和有關部門必須更加重視灌溉工程的規劃和設計。在水利工程建設中,要落實科學發展觀,采取科學有效的養護管理方法,使水利工程可持續發展。在灌溉工程的規劃設計中,從農民和農業發展的角度出發,結合社會效益,選擇符合實際情況的安全有效的灌溉技術。水利工程的規劃設計就是合理有效地利用水資源。建議對有關人員進行科學合理的人與水關系分配,以滿足可持續發展的要求。

參考文獻

[1]黃舒婷.淺析農田水利工程施工技術的難點及質量控制[J].科學技術創新,2014(12):163.

[2]馬會玲.淺談農田水利工程高效節水灌溉發展思路[J].農業與技術,2015(15):60~61.

[3]韓殿超.淺談農田水利工程高效節水灌溉發展思路[J].民營科技,2015(3):207.

[4]朱雷鳴.淺析農田水利工程高效節水灌溉發展思路[J].農業與技術,2014(3):55.

[5]馮志勇,姜桂林.淺談農田水利工程的施工技術[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3(33).

[6]孟鳳英.淺析農田水利工程施工過程中的質量控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5(51):138~139.

作者:張學軍 單位:廈門市國水水務咨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