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水措施在農田水利工程灌溉的運用
時間:2022-04-02 10:59:12
導語:節水措施在農田水利工程灌溉的運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農田水利工程灌溉過程中應用節水技術,能夠提升農田水利工程灌溉的綜合效益,提高水資源利用率,保障農業規劃的合理性。為此,文章研究了農田水利工程中的灌溉節水措施,明確了農田水利灌溉中節水措施的重要性、技術分類、實踐對策等,以期在今后的農田水利工程灌溉中實現科學化的管理,保障農田水利工程灌溉效果。
關鍵詞:農田水利工程;節水措施;灌溉技術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農業大國,相關的農業經濟模式發展得十分成熟,各種農業種植技術同樣十分完善,如農田水利灌溉技術就是我國農業生產技術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種技術。但是從實際情況來看,目前我國部分地區的農田水利工程灌溉技術存在節水效果不佳的問題,不符合新時期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性目標,不利于農業的長久穩定發展。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有必要對節水措施在農田水利工程灌溉中的實踐進行深入研究,從而改變現有局面。
1農田水利灌溉中應用節水措施的重要性
1)有效提升水資源利用率。受地形地勢影響,我國部分地區存在水資源緊缺等問題,而對生活用水進行處理后重新利用,具有突出的現實價值。在農田水利工程灌溉過程中合理應用節水技術,同樣能夠在確保農業經濟穩定發展的前提下,讓再生水利用成為現實,以更少的水資源灌溉更多的農田,讓有限的水資源得到最大化利用。2)促進灌溉技術發展。現階段,我國絕大多數地區的農業管理模式已經趨近現代化,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農田水利工程灌溉技術,然而最終的應用情況卻不盡如人意,這主要是因為節水技術應用不到位。因此,在今后的農田水利工程灌溉過程中調整節水技術應用策略,是改變灌溉技術現狀的必然選擇,能從根本上提升我國農田水利工程灌溉技術合理性。3)保障農業規劃的合理性。為保證農田水利工程灌溉的效果,工作人員往往需要根據實際需求對灌溉方案進行調整,利用滴灌、噴灌等形式,提升所在地區的農業灌溉水平。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必須調整整體農業發展模式行,編制更加合理的農業規劃。
2農田水利工程先進節水灌溉技術分類
2.1噴灌技術。噴灌技術其實就是利用水在特定水管相互之間的水壓,將水輸送到末端的噴頭,通過噴頭均勻地將水噴灑給作物。通過這種方式,噴灌出的水資源不但面積范圍廣,還能隨時控制用水量的大小,合理管控水資源,也方便農民種植作物。因此,在農田灌溉中使用噴灌技術,不僅可以使農田得到均勻的灌溉,獲得良好的灌溉效果,而且可以避免勞動力的資源浪費,大大提高勞動力的工作效率和增加作物的產量[1]。2.2滴灌技術。滴灌技術就是在特定水管上開一個很小的孔,當水資源到小孔處時會成水滴狀往下落,從而讓作物得到澆灌。目前,滴灌這一新型的節水灌溉技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能夠在植株的根系部均勻地滲透水滴,這樣一來,植株根系的土壤便可以充分利用水資源,從而使作物獲得良好的生長環境,大大提高作物的存活率。當對植株進行灌溉時,采用滴灌方式有利于植株吸收水分,而且水分以點滴的形式滲透進入土壤,也不會損壞土壤結構,同時不會出現地表徑流的問題,讓土壤一直保持濕潤的狀態。近年來,科研人員不斷完善滴灌技術,終于將我國覆膜技術和以色列滴灌技術有效結合,最終研發出了膜下滴灌技術,這一技術被廣泛應用到了黃瓜、番茄、西芹等作物的種植中。通過對這一技術的應用,不但可以使作物生存土壤的水分含量得到保障,還可以讓化學肥料的施加量得到良好控制,進而促使農民經濟效益的最大化。2.3微灌技術。在應用滴灌技術的過程中,科研人員發現滴灌技術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并基于此推出了一項更為優化的技術,即微灌技術,根據灌溉方式,可以將微灌技術分為微噴灌、中小管涌流灌溉等。在技術構成上,水資源、輸配水管網等都非常重要[2]。另外,微灌技術可根據作物的需水要求,通過灌溉控制、過濾系統及管道和安裝在管道上的特制噴水器,將水和作物所需要的肥料、養分以流量較小的水資源均勻、準確地直接輸送到作物根部附近的土壤中,進而在促進作物生長的同時,充分利用肥料和水源。但是,微灌主要被用于局部灌溉。
3農田水利工程節水灌溉措施實踐優化策略
3.1實現科學化的管理。要想從根本上改變農田水利工程灌溉節水技術的應用效果,工作人員必須提升管理科學化水平,也就是要盡快提升農業灌溉技術管理的科學化程度,利用好智能化、自動化技術,強化節水灌溉效果;學習和了解目前比較新型的節水技術,并與行業專家和有關技術人員進行溝通,從全局出發保證管理方案的合理性,根據當地的實際農業發展情況,結合作物種類及需水量等,對節水技術進行適當的調整,真正做到精準灌溉。比如,玉米是一種需水量比較大的作物,若某地區的主要經濟作物為玉米,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就需要適當增加灌溉水量,借助智能化灌溉技術保證玉米健康、正常生長;若某地區的降水量不足、水資源嚴重緊缺,則可以根據可選種植管理原則對作物結構進行調整,種植需水量比較小的作物,從而確保水資源能夠“好鋼用在刀刃上”,使有限的水資源在農業發展中發揮更大的作用。3.2調整農田水利節水灌溉方案。農田水利工程灌溉技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利用好節水措施,能夠在促進農業發展的基礎上提升水資源利用率,從而實現水資源可持續發展。為了讓節水技術更好地發揮作用,工作人員必須根據水利工程實際狀態、當地的作物結構等因素,調整農田水利節水灌溉方案。我國國土面積廣大,不同地區的氣候環境和地理條件有很大的不同,其農業生產需水量也各有不同;另外,不同地區的政策不同,也會影響農業種植結構。因此,在確定農田水利節水灌溉方案時,工作人員必須考慮當地的具體情況和作物種類,優化節水灌溉方法。通常情況下,作物的整個生長周期可以分成幼苗期、拔節期、孕育期以及成熟期幾個階段,要想讓作物在每個階段都健康生長,就必須保證灌溉的有效性。工作人員可開展實際調研,了解土壤水下滲、水面蒸發量及渠道滲水量等情況,并以此為基礎制作水量的損失模型,進而確定作物最佳灌溉量和灌溉時間,在不浪費水資源的同時保證灌溉的有效性[3]。3.3保證資金投入。我國的農田水利工程灌溉節水技術逐漸成熟,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處亟待解決,而取得資金投入方面的支持,則是提升農田水利工程灌溉節水有效性的必然選擇。目前,我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的資金來源多種多樣,并沒有規范化的資金渠道,將導致資金不足、建設質量降低等一系列問題,特別是在應用節水技術的情況下,資金緊缺時勉強建成的農田水利工程很難與先進的節水技術相適應,無法滿足農業節水發展的實際需求。為了讓農業生產正常進行,也為了保證節水技術的應用效果,政府部門應加強政策扶持、提供經濟補貼,讓農田水利工程的質量得到保障;同時允許社會資金參與農田水利工程中,保證資金來源的多樣性和穩定性,從根本上提升農田水利工程灌溉節水技術的有效性。3.4定期展開設備維護和管理。農田水利工程灌溉節水技術的應用,離不開各種先進設備的支持,因此必須加強設備維護管理工作,檢驗節水灌溉設備的運行狀態,確認其是否能夠正常發揮節水作用,同時結合作物需水量等因素,確定節水灌溉設備能否滿足灌溉需求。另外,工作人員還需要根據農田水利工程灌溉節水設備的日常運行狀態重新制訂設備管理維護方案,使設備在高負荷的工作狀態下穩定運行,長時間地為作物提供充足水分,確保作物健康地生長,最終實現提升農業產量的目標。進行設備日常檢查時,應從多個角度確保檢查的有效性,評估節水灌溉設備可能存在的設備風險,并逐一核對高故障率部件的運行情況,如果發現其存在運行故障,需第一時間采取相應措施修復或更換,避免因農田水利工程節水灌溉設備無法正常運行而導致作物生長問題[4]。3.5做好人才的培養。目前,我國農業生產管理已經初步取得了發展成效,但是從農田水利工程節水灌溉技術的實際應用情況來看,專業化人才的數量不足,也會產生節水灌溉技術無法普及到位、設備得不到有效管理等對農業經濟發展不利的問題。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須強化工作人員的專業素質,引導他們積累更多的工作經驗,使之在農田水利工程節水灌溉技術應用中發揮應有的作用。同時,要重視工作人員的專業化培養,組織開展各種形式的學習活動,跟上時代的步伐創新人才培訓模式,將先進的節水技術、農田水利工程節水灌溉技術等傳授給工作人員,讓他們的理論水平和實操能力得到根本性的提升,以保證每個工作人員都能在農田水利工程節水灌溉技術應用中發揮應有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要結合當地農田水利工程灌溉的實際需求等確定節水技術應用方案,并以此為基礎開展人員培訓。
4結束語
農業經濟一直以來都是我國的支柱性經濟,時至今日仍有大量專業人士對農業發展技術進行研究,并取得了優質的研究成果。其中,農田水利工程節水灌溉技術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一種技術,能有效提升水資源利用率,促進灌溉技術發展,保障農業規劃的合理性。因此,工作人員必須通過優化農田水利節水灌溉方案等方式,重新調整農田水利工程灌溉節水模式,保證農業經濟發展質量。
參考文獻:
[1]王苗,吳玉秀,張曉煒.高效節水灌溉技術在農田水利工程中的應用[J].南方農機,2020,51(18):39-40.
[2]高增印.節水措施在農田水利工程灌溉中的實踐[J].河南水利與南水北調,2019,48(10):28-29.
[3]趙穎穎.農業水利工程灌溉中的節水措施[J].農業工程技術,2019,39(35):52+54.
[4]姚文平,王燁峰,戴潤華,等.農業水利工程灌溉中節水措施的應用[J].農業開發與裝備,2020(11):66-67.
作者:李興煥 單位:甘肅省古浪縣古浪河系水利管理處
- 上一篇:我國農田水利存在的問題及發展對策
- 下一篇:精神科住院患者護理風險評估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