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電工程建設管理水土保持工作分析
時間:2022-02-14 09:17:18
導語:水電工程建設管理水土保持工作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水電工程的建設是我們國家供電工程至關重要的一環,投入水電工程的資金人力越來越多,給國家的供電工程帶來了實質性的突破,但隨之而來的還有其對于環境的破壞,其中水土流失便是嚴重的環境問題。文章主要闡述了水土保持工作的方法,簡單對水土流失綜合治理水域水電工程的重要性,和對水土保持工作的方法提出了幾個建議。
關鍵詞:水電工程;水土保持;水土流失
水土保持概念在我國環境保護理論中是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其核心理念是防止出現水土流失的情況,在這個基礎上做好土地整治工作并合理開發利用水、土和生物資源。水電工程的水土保持工作是其竣工驗收的重要組成部分,許多水利水電建設單位均已“確保主體工程能夠順利驗收”為管理目標,將其貫穿到水利水電的全部過程中,委托有水土保持監理、檢測技術的相關單位,來進行在水電工程的建設中的水土保持的監理工作,保證水電工程能夠順利竣工。
1水土保持工作開展的重要性分析
1.1水土保持理念的原則
在貫徹和落實水土保持理念的整個過程中,必須對理念和原則的有效實施進行重點關注。例如,在農田灌溉工程設計時,在落實水土保持理念時,員工應重視灌溉區域支、斗滲透防治工作的有效實施。由此,在減少通道浸出和沙輸送量的基礎上,有效防止土路輸水導致的土壤流出問題。此外,觀察耕作過程中的土壤,必須有效地應用科學的耕作方法,即利用科學的方法對土壤進行監測和種植,如同一片土壤交替種植多個品種作物,這樣有利于更好地保持土壤肥沃,可持續耕作。
1.2水土保持概念的意義
就當下而言,水土保持概念對我國的環境規劃是十分重要的。在生態社會建設與可持續發展的原則的前提下,水土保持的概念越發受到關注。因此更好地調查和規劃水土資源是我們當下必須做好的工作,并以我國的實際情況、水土結構和土壤侵蝕程度,對水土資源進行合理規劃、開發和利用。水土保持的概念也包括水土流失防治、水土資源開發等。水土保持的理念也體現在中國農林生產用地的開發上,其不但符合中國相關產業發展政策,同時也符合相關的環境保護戰略。
1.3水土保持可以為水電工程保駕護航
水電工程建設中不能忽視對大自然的保護,在水電工程建設的過程中,需根據水土流失治理方法制定相關的保護計劃,避免水土流失,破壞該地區的生態環境。在施工過程中,保護好該地區的生態系統,可以更好的保護水電工程,使水電工程施工環境更加穩定,保證水電工程的質量。
1.4水土流失對于工程的危害
預測水土流失是水電工程設計規劃的前提條件,其體現了水土保持理念的落實。在工程正式啟用之后,水土流失會影響工程的建設效率。首先,水土流失破壞了水電工程周邊的環境,如果沒有及時治理,會破壞該地區的生態環境;其次水土流失會造成如泥石流、山體滑坡等地質災害,也會對水電工程造成不可挽回的破壞。因此,在水電工程建設的過程中,重視水土保持工作,把水土保持工作做到實處,既可以防止水土流失帶來的地質災害,還可以保護水電工程的正常運行,并實現水土資源的合理開發和保護,減少水電工程棄土量,促進水土資源的合理流通,有效保護水土資源。
2水電工程水土保持工作的技術與方法
2.1水土保持工作的技術
在水電工程施工的過程中,應該及時使用必要的施工技術來治理水土流失,保護水電工程施工。在水電工程的水土保護工作中,需要治理、預防兩方面工作共同開展。以水土流失預測的檢測為分析基礎,預測出水土流失發生的時間、重點區域,從而制定出水土保持工作的監測大綱,為檢測的點位設立和檢測的具體方法提供最準確、最有效的基本信息。同時,水土保持工作監測開展,也可以進一步證明水土流失的準確性,提高水土保持工作方案的水平,使得水土保持措施更有效合理。2.1.1水土流失預測是工程設計的前提在水電工程建設中,會對自然環境造成破壞。此外,挖溝和渠道開挖、施工單位、重型機械施工會導致水土流失,從而污染了周邊環境,破壞了地方的局部生態平衡。因此,設計人員應在工程施工前,對水土的危害和水土流失程度做出預測,以減少和避免在施工過程中發生。例如,在水土預測中,產生的棄土可按項目總消耗量計算,棄土應合理規劃回填,或者在溝渠兩側進行土壤種植,進行樣地預測和規劃,實現水土保持的理念,實現水土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保護水土資源,減少水電工程棄土量,促進水土資源的有效保護及合理循環。2.1.2合理規劃水電工程施工的方法為了預防水土流失,需要減少水電工程施工對于施工地區的生態環境造成的破壞,合理的規劃水電工程的施工方法。在水土保持工作的運行過程中,需要提高水電工程的施工質量,合理規劃施工場地,保護水電工程施工現場及周圍的環境[1]。2.1.3合理利用水土保護技術水電工程區域內的水土流失問題的有效處理,需要水土流失綜合治理技術。在水電工程施工的區域內,植被破壞時是造成水土流失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實際施工過程中應該增加植被的種植,從而對施工工地的水土進行保護;在水電工程建設區域,應該選擇容易養活、生長速度快的植被進行種植,脆弱植被不容易存活,對于水土保持工作來說沒有實質性作用。在水土流失治理的過程中,應該使用包括水土流失工程施工防治技術、水利工程邊坡防護工程施工設計等科學的技術方法,在高原地區和平原地區的水土保持措施也有所不同,因此利用水電工程的水土保持技術時,應該根據該工程施工所處的地域運用不同的水土保持技術,來保證水土保持措施的效率,提升治理效果。
2.2運用生態修復技術
生態修護技術是指在相關技術人員的指導下對自然的生態系統進行修復,改善生態環境,逐漸恢復當地生物多樣性,這里的生態修護技術與傳統的生態修護技術有所不同,是人為的對當地的生態系統的重塑與發展進行支持與指導。但是,人類自身不具備進行生態修護工作的能力,因此技術人員需要使用一些先進的科學技術對生態系統的自我修復能力進行加速。我國境內的水域環境非常豐富,發展水利水電工程能夠促進我國的社會經濟發展,但是這種經濟增長會對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破壞,因此這種經濟發展并不是可持續的,會因為環境問題受到影響;建設水利水電工程的對社會發展是有優勢的,因其可以維護社會的穩定,促進社會的發展。但是從環境保護方面來看,水電工程對周邊環境的生態系統造成損害,對自然的和諧發展造成影響。因此,水電工程的技術人員不僅需在建設水電工程的同時把生態環境保護重視起來,而且也要運用生態修護技術將水電工程建設過程中產生的水土流失問題解決好,既能保障水利水電工程的質量,又不會對其周圍環境造成損害[2]。
3提高水土保持工作環保意識及環境保護對策
3.1環保工作意識
3.1.1提高工作人員對水土保持工作的環保意識及監理工作實施有些水電工程建設公司和工作人員缺乏對于水土保持的意識,在水電工程建設過程中,一味的追求施工速度,而忽視了水土大量流失,施工工地周圍的植被、水域等生態環境也遭到了破壞,有可能導致山體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給水土保持工作帶來困難,這不僅無法保證水電工程建設的質量,而且也對水電工程的安全性造成了威脅。因此,從意識上把水土保持工作重視起來,可以保證水土保持工作有效進行,保證水電工程的質量[3]。在實施水利水電水土保持工作的過程中,項目的負責人應當建設監理監督部門,不定期到施工現場巡視工程施工情況,若有問題,應要求監理人員及時對施工單位整改;參加監理會議,根據監理所提出的問題及時同設計部門溝通解決方案。其次,項目負責人還需要管理協調好施工過程中遇到的其他問題,設立工程施工部門,管理工程的水土保持工作;設計部門派遣現場代表,負責記提交、處理設計的變更事宜;成立監理部,保證施工質量和水土保持工作的正常進行,定期向建設單位提交監理報告。水土保持的具體實施,還需要相關人員根據建設項目的實際情況實行招標、監理,制定相關規定,委托專業的水土保持工作監理單位進行專業化的管理。3.1.2強化建設工作人員的水土保持法制意識在水電工程建設中,施工單位注意力大部分會集中在工程建設和進度上。水電工程所在地的政府應當帶頭,做好領導工作,加強對于《水土保護法》的宣傳,于思想上讓水電工程建設單位和工作人員保持水土保持觀念,形成法律意識。只有這樣,才能讓水土工程建設的單位和個人把水土保持工作重視起來,把水土保持工作當成自身承擔的責任。有效學習關于水土保持的相關法律資料和文件,與工程實施過程中的具體情況相結合,從思想上把水土保持方案編制工作做好[4]。
3.2環境保護措施
3.2.1合理規劃設計和綜合安排,降低對環境的影響務必做好水電開發各階段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在項目建設初期進行環境影響評估,對項目進行深入調查論證并優化設計,在勘察、規劃、運營、施工、管理中優先考慮生態環境問題,盡可能避免對植物、水生生物和氣候的影響,并提前制定出相應的保護措施。在施工過程中,對施工單位職工要做好宣傳教育工作,提高環境保護意識,并加強施工控制,嚴格管理項目建設過程中產生的污染物排放,嚴格管理土地利用的規模。項目建設過程中,不得破壞項目以外的土地,要減少或避免占用耕地和破壞植被。建設完成后,應當及時做好建設用地的復原工作。在工程項目運行后,應充分發揮水庫防洪、蓄水和供水的生態效益。3.2.2建設過程中,減少施工對環境的破壞首先,在施工前,需對施工方案進一步完善,在按照生態環境保護的要求前提下反復論證研究,在保證工程質量前提下盡量優化施工方案。其次,施工中應嚴格控制承包商的土地使用規范。工作面層土壤應妥善管理,保存在不宜流失的地方,方便工程結束后的土壤生態環境恢復。在取土施工過程中,確保施工場地平整踏實,避免由于施工作業導致滑坡、崩塌等地質災害發生。關于植被應按設計范圍進行修正,不得亂砍亂伐。需完善各類開挖和爆破等施工,最大限度地降低對自然環境的破壞程度。最后,嚴格管理廢棄物排放行為。廢棄物處理要認真按照工程合同的環境保護規定條款執行。注意處理地點的規劃應遠離水源地,尤其是掩埋作業必須按照管理制度進行,嚴禁對周邊土壤和水體的污染。工程建設產生的棄渣應按照規劃地點存放。臨時渣場應盡快轉運,嚴格管理施工中廢液、廢水的排放,應做好集中排放和處理工作。對占用耕地,在工程項目完工后及時復墾,有條件的地方可以用棄渣建設用地,以增加耕地面積。3.2.3制定與環境協調發展的規劃在水電工程建設完工后,應首先考慮維持生態平衡與保護環境的必要性并進行規劃方案,首先需深入研究流域的生態和環境條件,分析主要的生態問題;在可能的規劃措施和財政資源框架內,根據實際情況制定短期和長期環境保護的目標,并給出相應的標準及要求。其次在制定這些環境保護目標時應考慮合理開發利用水資源和土地資源,并對文物古跡及風景名勝區保護、水土流失防治、水害防治、森林、植被、珍稀物種及瀕危動植物進行保護,全面分析規劃方案可能對環境造成的影響,如果規劃方案對環境有重大的負面影響,應完善解決措施或更改規劃方案。結語水電工程建設是我國主要的工程建筑,其雖然給予國家帶來了許多益處,但也不可避免地給自然環境造成損害[5]。因此,在水電工程建設過程中,注意水土保持工作有效實施至關重要,不僅要建立有效地水土保持機制,加強對于水土及周邊環境的保護力度,而且也要對水土保持采取有效的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保證在水土保持工作的質量。
參考文獻
[1]全面開展水土保持監督執法專項行動促進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J].中國水土保持,2021(04):12-14.
[2]王平樂,白志杰.建立和完善河北水土保持生態補償機制研究———以京津冀區域間水土保持生態補償為例[J].統計與管理,2021,36(05):94-98.
[3]李佳玥.水電工程保護工作中的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分析[J].智能城市,2021,7(06):119-120.
[4]董凌伯.水利水電工程設計中的水土保持理念[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20,No.330(12):52-52.
[5]陳巧云,袁華光,章龍飛,等.水利工程水土保持防治及治理措施論述[J].冶金叢刊,2019,04(21):237-238.
作者:余博 單位:中國電建集團成都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上一篇:高校教師教學質量激勵機制探討
- 下一篇:母親教育在小學生家庭教育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