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河道采砂管理論文

時間:2022-06-27 01:30:00

導語:長江河道采砂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長江河道采砂管理論文

一、以強化理論為首要,高標準做好各項基礎工作

采砂管理過程實際上就是一個行政執法過程,它具有嚴格的執法程序和很強的政策性。因此,每一位采砂管理執法人員,首先必須學懂學透《長江河道采砂管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水行政處罰實施辦法》等相關的法律法規和部委規章,并要學會善于運用正確的理論指導具體的執法實踐。有關的水行政主管部門,對基層采砂管理執法人員要進行有計劃的業務理論培訓。其次,必須及時、全面地熟悉沿江各省各有關河道的水域特征和地域情況,摸清采砂企業、個人及其采運船舶等基本情況,做到底數清、情況明。長江干流全長6300多km,目前中下游干流河道采砂初期規劃批準的33個可采區所涉及的中下游四省干流達1893km。雖然點多線長、情況復雜,但是整個水域確定,江面上出沒、云集的各種采運船舶是有數的,發生偷采的水域所涉及的縣、鄉、鎮也相對固定,長江中下游卸砂碼頭和銷砂市場也是有限的。采砂管理工作者、尤其是基層執法人員,對這些基本情況都應該做到了如指掌。沿江各有關水行政主管部門及其相關責任單位,只有按照“屬地管轄”原則,在摸清了底數、熟悉了情況、掌握了動態的前提下,才能適時采取措施,做到看好自己的船、管好自己的人、維護好本江段的水事秩序。總之,法律理論的精通、管理對象的明確、相關底數的清楚、現場環境的熟悉,是采砂管理人員正確行使職權的重要前提。

二、強化宣傳,逐步提高管理相對人及沿江群眾的認識

采砂管理執法屬于水行政執法。為了保證執法行為的合法性、合理性和有效性,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水行政主管部門必須采取一定的措施,創造一定的條件,在物質、意識、組織、制度等方面均形成一套可靠的執法行政保障。而媒體宣傳、輿論監督以及對相關群體進行采砂管理法律意識的培養,也是采砂管理執法保障的重要方面。

水利部《水行政處罰實施辦法》第三條明確規定:“水行政處罰遵循公正、公開的原則。”這就要求各級政府及其水行政主管部門,在采砂管理工作中,要始終把對采砂管理相關法律法規的宣傳、把對采砂管理必要性和重要性的宣傳放在首要位置來抓。充分運用電視、廣播、報紙、文件、橫幅、標語及宣傳手冊等形式大力進行宣傳,使采砂管理相對人及沿江群眾明白:何時為禁采期,何地為可采區,何為采砂許可制,何為總量控制制,盲目投資打造采砂船進行非法采砂將給國家和個人帶來何種危害和后果,以及水行政主管部門依法進行采砂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何在等。如果對上述內容的宣傳真正達到“家喻戶曉、人人皆知”的程度,那么采砂管理相對人及其沿江兩岸群眾,在采砂管理中的自我約束意識和群防群治的自覺性將大為增強。思想認識的提高、群防體系的建立,對采砂管理執法工作無疑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

三、強化全方位溝通,確保各自管理效能的發揮

長江采砂管理的成敗,直接關系到長江大堤的安危和沿江百姓的安全,是一項艱巨而復雜的工程。做好這項工作,需要各有關部門的協作配合。《長江河道采砂管理條例》第三條明確規定:國務院水行政主管部門及其所屬的長江水利委員會應當加強對長江采砂的統一管理和監督檢查,并做好有關組織、協調和指導工作。

長江采砂管理,實行地方人民政府行政首長負責制。沿江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具體負責本行政區域內長江采砂的管理和監督檢查工作。《條例》還同時明確了交通、公安兩個部門的職責。上述規定表明:《條例》規定長江采砂實行“統一管理、分級負責”的管理格局。這就要求各級水行政主管部門,要以河勢穩定和防洪、通航安全的大局為重,在國務院水行政主管部門的統一領導下,對內橫向強化省與省、市與市、縣與縣,尤其是省際邊界相鄰市縣水行政主管部門之間的聯系,縱向強化與上級主管部門和所屬基層單位的信息反饋和溝通聯系,深化縱橫互為依托的關系;對外努力強化與沿江各采區所在地的各級人民政府及交通、海事、公安等部門的聯系,妥善處理好關系,充分相信和運用它們各自的職能作用,并與之建立完善的定期溝通機制和協調聯動機制,積極探索對原有以采砂為生的企業、組織和個人的轉產安置工作。

總之,不僅要從制度上防止條塊分離、上下脫節、本位第一、權為己用、利為己謀的管理弊病,而且還要從制度上保證信息互通、聯手作戰的工作格局,以保證一旦有非法采砂、或因非法采砂而引起的損害防洪工程和礙航事件、影響穩定的事件和暴力抗法案件的發生,就能快速反應,聯手查處,從而及時打擊非法采砂,保護合法采砂。

四、強化措施,建立高效運作的打防機制和控制網絡

長江河道采砂管理的重點,是對各可采區采砂現場的有效監管,其日常管理重在觀動態、抓防范、施打擊。

一是前移管理窗口。

在“四專”落實的前提下,盡快充實各可采區現場的監管執法力量,并高起點地配備必要的執法裝備,建立和完善24小時的全天侯現場控管機制,真正實現采砂管理的窗口前移,真正做到執法行動的快速反映。

二是重視情報信息。

盡快建立短、平、快的情報信息傳遞系統,并在沿江各采區建立信息網絡,適時關注采砂人員的行為動態,搜集其情報信息,使執法人員做到以動制動、以變應變,以提高打防成效。

三是夯實三級防控。

在底數清、情況明的情況下,各水域的水行政主管部門,在加大對本水域的日常巡邏密度、集中看管好本籍無證采砂船的同時,應下工夫從采砂源頭(起點)→運砂中途(中間)→卸砂碼頭(終點)三個環節上進行嚴格控管:首先要嚴把本水域內可采區源頭的入口,對采、運船舶實行“驗證入場”,并掛牌“定點限量”施采、裝砂,實行“裝砂付款三聯單”制(采砂戶、運砂船主、執法人員各一聯);其次認真做好在可采區以外行駛的采、運船舶的途中查控工作(查明身份、手續及來去方向),盯死看牢無證且可能偷采偷運的船舶;再次從買方市場的卸砂碼頭入手,逐程倒查買方卸砂碼頭→運砂船→采砂船→采區,直至采區所屬的水行政主管部門。

四是制定收費標準。

江砂是國家的資源,對其的開采使用應遵循市場經濟規律,實行“有償”原則。《長江河道采砂管理條例》第十七條規定:從事長江采砂活動的單位和個人,應當向發放河道采砂許可證的機關繳納長江河道砂石資源費。為了遏制暴利,公平施采,國務院有關部門在制定《砂石資源費征收辦法》時,應定高收費標準,加大征收比例,使施采者無暴利可圖,以促使其以一種健康正常的心態慎重對待采砂,從而減少其盲目參與的可能性,同時也有利于執法部門的管理。

五是適時清江打擊。

采砂管理執法也和其他行政執法工作一樣,應始終貫徹“以防為主、打防結合”的方針,各級水行政主管部門在加大巡查密度、強化控管力度的同時,要始終保持嚴打高壓態勢,適時組織統一的清江、打擊行動。以此達到震懾非法、保護合法的目的。

五、強化責任意識,建立科學實用的約束機制

制度的執行、法治的實施、管理目標的實現,必須以管理者責任的落實來保證。強化管理人員的責任意識,依法落實各級責任人政治的、法律的、工作的責任,是監督約束采砂管理者是否真正負責、是否監管到位的最有效手段。各級水行政主管部門,除嚴格履行《長江河道采砂管理條例》第二十六條規定的法律職責外,可根據本行政水域內可采區的分布情況、工作量的大小等因素,制定出既切合實際、又便于操作的工作責任制。也就是將所轄水域劃分為若干個責任區,并以責任區為單位,量化管理目標,細化管理責任,實行“管理責任倒查”和“重大責任追究”。如:對各責任區的監管執法人員實行定崗定責,用周記錄、月考核、年總評的辦法對其德、能、勤、績和廉潔自律情況進行綜合考評,并以此為據進行等級化分層管理,實行末位淘汰和監管執法“經濟責任制”,使考評結果與監管執法人員的工資、獎金掛鉤,以獎優罰劣等。通過一系列聯動互補的監督約束措施,必將大大強化監管執法人員的責任意識,從而使各級水行政主管部門,層層感到有責任,人人感到有壓力。監管責任的落實,一定能夠保證“依法、科學、有序”的采砂管理目標的實現。

綜上所述,長江河道采砂,禁采是相對的,開禁是絕對的。各級水行政主管部門科學的管理路徑、有效的管理措施、高度的責任意識、扎實的工作作風,必將開創長江河道采砂管理事業的新局面,必將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供有力的支撐和堅實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