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級工業廢水監測透析
時間:2022-05-05 05:51:00
導語:縣級工業廢水監測透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主要介紹了工業廢水監測的整個過程,從采樣前的準備、采樣點的設置、流量的測定等幾個方面對企業廢水監測進行了深入的探討。
關鍵詞:工業廢水;采樣測定
1采樣前的準備
1.1采樣設備
根據所要采集的工業廢水的特點,確定廢水的性質及分析項目,準備相應的測流儀器及器械,按照各分析項目采樣儀器要求準備齊全,需要現場測試和固定的項目要準備好所用儀器及試劑,要切實注意運輸過程中儀器及試劑的安全。
1.2現場了解
采樣人員進入工廠后,要全面了解其生產工藝原料及產品、開工率、工業用水情況,工業廢水排放規律等。由于縣級站承擔的被測企業門類比較齊全,分布較廣,雖有部分大型企業,但作坊式的小企業較多,設備陳舊,管理水平較差,加之環境意識談薄,個別企業為逃避檢查,明、暗溝兼有,因此,對工業廢水的排放必須從用水環節查起,跟蹤追查,直至查清排污去向。
2采樣點的設置
GB8978——1996《污水綜合排放標準》規定的采樣點的確定比較詳細合理,即:第一類污染物,不分行業和污水排放方式,也不分受納水體的功能類別,一律在車間或車間處理設施排放口采樣;第二類污染物,在排污單位排放口采樣,根據被測企業廢水排放特點,還應注意以下幾點:
2.1有處理設施的工廠
為了解對廢水的處理效果,應在進水口和出水口同時設點,防止工廠為使處理后水質達標,在監測期間,高濃度廢存放不排,只排低濃水或間接冷卻水。論文百事通此外為監督設施運轉情況,防止設施運行不正常或停運,還必須在該設施周圍環境設點,既在該設施排放的下游溝渠(應無其它廢水進入處)設點采樣,根據其特定的污染物含量反推治理設施運轉的情況,如特定的污染物濃度較高,說明近期內設施運行狀況不正常或者有偷排現象。
2.2工廠無總排污口,廢水由車間分別排向外環境
此時,不論哪類污染物都必須在各車間排放口分別設點。
2.3若作為征收和計算排污費依據時
必須在廠排污口及車間排污口分別設點,分別計征排污費。
3采樣時間和頻次的確定
根據GB8978——1996《污水綜合排放標準》規定,工業廢水按生產周期確定采樣頻率。生產周期在8h以內每2h采樣一次,生產周期大于8h,每4h采樣一次。此規定對于連續穩定的工業廢水的采樣比較適合,對于部分企業來說,連續穩定的排放情況很少,多為不穩定且缺乏規律性。為此,必須采取靈活的方法,根據實際情況確定采樣時間和頻次。
3.1對初次監測的工業廢水
應首先了解廢水排放單位的生產過程和特點,選擇一個比較典型的生產周期,每1小時采樣一次測定濃度,同時測流,以時間作橫坐標,用流量、濃度及二者乘積作縱坐標,劃出流量、某污染物濃度及排放量與時間的關系,如以上各項與時間的關系基本穩定,即可作瞬時采樣,且具有較強的代表性。如以上各項與時間的關系不穩定,且變化幅度較大,則可從曲線上找出其變化規律,然后確定采樣時間和頻次。
3.2對連續不穩定的工業廢水
因流量及污染物濃度隨時變化,則視變化情況確立采樣時間和頻次,連續采集一個生產周期或一個工作日,每個水樣要分別測定,然后根據采集該樣品時的廢水排放穩定時間,加權計算該周期或工作日內的平均流量和平均濃度。
3.3對間斷不穩定的排污口
在調查了解其排放規律的基礎上,在采樣周期內,要有專人在排污口觀察,隨排、隨測、隨采。
3.4對有治理設施的工業廢水
要了解廢水在治理設施中的停留時間,使采集的處理前、后水樣相一致,以便準確地評價處理效果。
3.5對設有多個車間排污口且都匯入一個總排污口
由于各工段生產工序不同,雖各工段的廢水為連續穩定或間斷穩定排放,但總排口呈連續不穩定或間斷不穩定,這時,可對各工段廢水分別瞬時采樣,通過計算,得出各污染物排放總量,這樣變連續采樣為瞬時采樣,省時、省力,監測結果代表性也較強。
《環境監測規范》中規定,工業廢水的采樣頻次為每年2-4次,但由于很多企業產品是根據市場因素調整生產情況,有些產品季節性較強,采樣頻次也必須隨企業申報的生產情況而定,靈活掌握。4流量的測定
由于大部分被測企業技術基礎差,加之資金短缺,目前,還沒有全部實現安裝自動連續測流裝置,縣級監測站也由于資金等原因,先進的測流儀器較少,因此,必須根據實際情況,采取有效措施,力求準確的達到測流目的。
無任何測量條件時,可根據調查工業用水情況及現場設施采用如下方法推算:
(1)查表法:在無回收利用情況下。
廢水排放量=新鮮用水量(查水表)×(1-耗水比)。
(2)管徑估算法:(參見表1)
日用水量=日開汞時數×時提取量。
(3)工藝配方推算法:某些企業的工業廢水排放量與工藝配方密切相關,可采用工藝配方中的液體總量推算廢水排放量。
常用的測流方法,如流速計法、浮標法、揠槽法等這里不在陳述。由于目前測定與計算工業廢水排放量的難度較大,采樣人員必須深入調查,搜集資料,熟悉污染源的給、排水系統,積累經驗,靈活運用各種手段測定和計算廢水排放量。
5質量保證問題
(1)采樣斷面、點位的設置、使用的采樣器均應符合環境監測技術規范;
(2)采樣頻次、時間和方法應根據監測對象和分析方法的要求,按相應的技術規范執行;
(3)水文氣象等測定儀器應定期校核;
(4)嚴格遵守采樣操作規程,保持采樣人員的連續性;
(5)每次監測過程中,須在現場加采不少于10%的密碼平行樣,認真填寫采樣紀錄,要求現場固定的監測項目按照環境監測技術規范加以固定,全程序空白同時進行,在有效保存期內盡快送至實驗室;
(6)內部樣品交接時,現場采樣的送樣單必須由具體分析人員接樣,以防漏測、錯測,一旦發現問題,便于查找哪個環節出的差錯。
6對監測人員的要求
縣級監測站的工作面廣量大,這就要求監測人員具備監測布點、采樣分析、數據綜合等方面的能力。對監測人員嚴格要求,盡快取得基本理論、基本操作技能和實際樣品分析三部分的合格證考核,無合格證的不得單獨報出數據,同時做到堅持原則,嚴守職業道德,廉潔奉公,自覺抵制不正之風。另外,要制定嚴格的獎懲措施,有效的保證監測數據的準確性,精密性,代表性,完整性,可比性以及提供使用的公正性、權威性和可靠性。
- 上一篇:剖析呼吸式幕墻資料的應用
- 下一篇:財政與編制工作會發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