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質量檢測行業發展探索

時間:2022-06-13 11:31:57

導語:水利工程質量檢測行業發展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水利工程質量檢測行業發展探索

摘要:隨著“放管服”新政對水利工程質量檢測行業監管的持續深化,結合戰略管理理論的發展,從行業發展現狀、監管深化趨勢,探討工程質量檢測行業如何發展,如何構建新的行業發展模型,從而促進工程檢測行業的健康發展戰略,積極為我國“一帶一路”戰略發展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撐和優質服務。

關鍵詞:質量檢測;發展戰略;競爭力;監管;趨勢

經過20多年的發展,水利工程質量檢測行業伴隨著我國大面積實施的水利工程而興起,并為這些水利工程打下了良好的質量基礎。在行業大發展期間,市場上出現了大量的質量檢測主體,各種所有制形式均有參與,市場競爭形勢日趨激烈、監管趨于嚴厲,水利工程檢測行業和檢測主體的發展戰略&競爭戰略日益得到重視。

1行業發展現狀

為了響應中國加入WTO帶來的挑戰,順應水利工程建設的需要,我國在2001年前后成立了大量的水利工程質量檢測機構,這些機構大多隸屬于國有大型研究設計院、省市級質量監督部門和省級大型工程局、大中型流域管理部門。2005年《建設工程質量檢測管理辦法》的出臺,大量的地市級檢測機構隨之改制重組,成為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市場競爭主體。2014年《關于關于整合檢驗檢測認證機構實施意見的通知》的實施,一大批事業單位性質的水利工程質量檢測機構完成了整合和改制,檢測機構逐漸擺脫其原有的附屬機構的地位,行業市場競爭格局至此初步形成。截止2019年4月,我國水利工程質量檢測機構共648家,注冊在河南省的檢測機構近30家[1]。水利工程質量檢測行業呈現出了獨特的市場競爭態勢。在這個背景下,水利工程質量檢測行業呈現出了獨特的市場競爭態勢。一方面,由于行業管理和地域管理關系,形成行業割據和地域割據的市場分割局面[2]。另一方面,水利工程的大、中、小型化同時并存的特點,也直接解釋了檢測機構大、中、小型化存在的合理性。同時,部分附屬于行政管理部門的事業制型的檢測機構,依然在市場競爭中憑借體制優勢和行政資源優勢,在區域市場內擁有壓倒性的競爭優勢。這些因素直接導致了本行業檢測機構普遍存在的現象:事業單位制的檢測機構市場服務意識不強內部管理效率低下,中小型檢測機構場地面積小,檢測設備陳舊落后、數量不足,檢測人員素質偏低、技能水平低、管理體系運行不暢、在市場惡性競爭下,經營利潤率不斷下滑等問題。

2行業監管現狀及趨勢

自從2015年國務院提出“放、管、服”的政府執政理念以來已經4年了,水利工程質量檢測行業監管發生了重大變化。首先是放開市場。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①打破省域和地市市場壁壘。在相當長時間內,水利工程質量檢測異地執業需要按照有關要求在當地設立分支機構、在省級甚至是市縣級監督管理部門備案。而今,全國一個監管平臺,取消地方備案要求。②政府購買服務。有力地促進了中小型檢測機構的發展,雖然在公開招投標過程也出現了一些不良市場競爭現象,但總體市場競爭格局已經確定了下來。③降低市場準入門檻:從業人員的資格有了較大放寬,在原有檢測員持證的基礎上,把具有中級職稱的人員也計入從業人員數量中。其次是加強行業監管。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①清理掛證;②施行“雙隨機一公開”的飛行監管制度。在嚴格監管形勢下,一些管理體系運行水平低下的檢測主體被警告、停業整改、降級、撤銷資質;③行業行政監督部門的檢查監督也日趨嚴厲,不再流于形式。第三是行政服務,主要體現在放開市場和政府購買服務方面?!胺?、管、服”新政下的挑戰:市場競爭的過程中,一些負面現象也陸續的出現,比如:惡意競爭、虛假報告等市場亂象。加強行業監管成為應對市場亂象、淘汰不合格市場競爭主體、提升監管效率的主要手段。由此出發,我們嘗試著推演政府監管趨勢:(1)采用先進的監管技術手段,如:物聯網技術的普及,將使得檢測設備的鑒證和標定狀態、使用時間、檢測數據能夠得以經濟而高效地實時上傳,運用大數據分析技術,進行實時監管成為可能。所有這些,正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而正在迅速實現的路上。(2)加強監管隊伍能力建設,從管理系統評審、檢測能力(如:比對試驗)考核上,淘汰不合格的檢測主體,從監管對象的減量化和運行質量優化上,提升行業監管效率。(3)事業制形式的檢測機構的公益性屬性與市場競爭屬性的內部拆分改制,必然會迅速實現。(4)考慮到檢測報告本身具有的法律授權地位,即:報告的法定效力屬性來說,該行業應該綜合法律部門的不開放性和市場競爭的開放性,根據行業和監管技術水平,不斷調整進入門檻,從而促進行檢測企業之間的整合和優勝劣汰,適應中國走出去的戰略發展需要。

3發展戰略和競爭戰略理論的衍變

在我國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中,涌現出了大量的戰略理論實踐案例,主要有:競爭戰略、能力學派和資源學派、發展戰略。競爭戰略主要有:馬歇爾的規模經濟理論、科斯的交易費用理論、安德魯斯的SWOT分析模型、邁克爾•波特的五種力模型、霍爾的競爭中后期戰略、阿諾德•哈克斯的三角競爭戰略模型、菲利普•科特勒的顧客讓渡價值理論等。這些戰略理論和模型對于戰勝競爭對手和構筑行業壁壘方面有獨到的建樹,但其側重于競爭而不是以“發展”作為主要目標,導致雙敗、多敗的格局。[3-4]能力學派理論主要有漢默爾和普拉霍來德為代表的“核心能力”理論和斯多克、易萬思和舒爾曼的“整體能力”理論。能力學派理論在快速有效率地提供產品和服務方面具有優勢,但在應對劇烈的市場需求變化反應遲緩。[3-4]資源學派理論主要有柯林斯和蒙哥馬利的五項標準理論、福克納和鮑曼的顧客價值矩陣理論,他們試圖在競爭戰略和能力理論之間架起一座橋梁,將企業競爭的內外部要素統一調動起來。[3-4]我國戰略專家唐東方教授提出了企業的系統發展戰略框架,即愿景、戰略目標、業務戰略和職能戰略,分別解決企業的發展方向、發展速度與質量、發展點和發展能力,系統地解決了企業的發展問題。[5]

4建立適應行業監管和發展戰略的水利工程質量檢測行業發展策略

結合發展戰略&競爭戰略、政府監管趨勢,面對全球工程檢測市場的需求,水利工程質量檢測行業首先建立自己發展愿景,樹立遠大的戰略目標,既定位于國內基礎設施建設服務,又為中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基礎設施工程建設服務。為了實現上述目標,需要行業內的企業,能夠快速成長為具有良好“公信力”,提供一站式服務的大型綜合檢測機構,可以從如下方面加強自身建設。(1)建立有遠見的企業愿景,適應國內基礎設施建設的需求和全球基礎設施建設的需求,從企業愿景方面,響應國家共建全球命運共同體的號召。(2)制定合適的遠期和近期戰略發展目標,制定合適的市場進入策略和路線,積極開拓市場。(3)建立以打造優秀“公信力”[6]為基礎的管理體系。(4)從資金、場地、設備、人才、參數上,擴充企業實力。積極開拓融資渠道,把由檢測設備、檢測人才和高級管理人才方面構筑的企業核心能力“檢測參數”做大、做強。(5)采用以信息化技術為基礎的信息管理系統,優化企業內部溝通渠道和數據控制能力,積極開發和采用智能化檢測設備,提升檢測效率,提升企業管理體系運轉效率,降低內控成本。

5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新的“放、管、服”形勢下和行業發展戰略趨勢下,水利工程質量檢測行業市場競爭主體如果能夠樹立遠大目標,完善管理體系,克服多方面的困難,適應不斷嚴厲的監管和日趨豐富的監管技術,成長為能夠與國際檢測巨頭并駕齊驅的、有“公信力”的市場競爭主體。

參考文獻

[1]鄭暉.水利工程質量檢測現狀與發展對策,建材與裝飾,2018,22,234.

[2]唐東方.發展戰略:企業持續發展指南.電子版,2017.

[3]王鳳和.用能力贏得公信力靠實力增強競爭力.鐵道技術監督,2007(03),7-10.

作者:劉曉 單位:河南智安工程檢測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