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工建筑物外觀質量管理論文

時間:2022-06-29 01:13:00

導語:水工建筑物外觀質量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水工建筑物外觀質量管理論文

水工建筑物是社會各建筑群體中的一類,是所在地環境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水工建筑物的外觀越來越受到重視。水工建筑物的外觀質量控制主要在設計與施工兩個環節。外觀設計的質量表現在建筑物滿足運行功能要求的情況下,既方便施工,又具有特色。施工的質量表現在建筑物的實施效果。常見的外觀質量缺隙主要有蜂窩麻面、色澤不一、氣泡偏多,應從施工工藝、建筑材料的質量等方面加以控制。

水工建筑物是社會各建筑群體中的一類,多以清水混凝土本色為主,以其獨特的風格展現在世人面前,也是建筑物所在地環境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建筑物外形是否美觀,與周圍環境是否協調,建筑物外表是否整潔等等,在社會的發展進步中已成為不可忽視的內容。

一、外觀質量的內容及控制措施

外觀質量作為工程建設質量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體現建筑物運行功能和特色的外觀設計質量,二是體現建筑物實施效果的外觀施工質量。前者一般是基礎,后者常常又是關鍵,必須根據其所處的不同范疇,采取相應的控制措施。

1、設計質量控制措施

(1)構思開闊,設計意識超前

設計部門編寫設計文件過程中,在體現水工混凝土建筑物結構特點的同時,應體現時代建筑水平,并廣泛征求建設單位等相關部門的意見;在進行外觀輪廓構想時,應增強建筑物美感、提高外觀設計品質。

(2)風格上滿足特殊需要,兼顧地方特色

在保證運行功能和投資條件許可的前提下,應綜合考慮建筑物的風格,以及有無仿古、旅游開發、城市規劃等要求,力爭設計成具有一方特色的形象性建筑、標志性建筑、景點性建筑。

(3)方案上消除設計隱患,適應施工發展水平

合理的設計布局及構件外形,有利于進行施工分割。還應從管理的角度出發,增加維護設施的設計。避免因結構上的缺陷導致的裂縫、施工縫、撞痕等現象。在進行設計方案擬訂時,應考慮施工技術的發展水平,使得工程實施中能盡量采用先進可行的施工工藝,將設計目的更好地體現到結構中去。

2、施工質量控制措施

水工混凝土建筑物一旦澆筑成型,將無法或較難彌補施工留下的外觀缺陷。實施過程中,必須完善相應控制體系,并對直接影響建筑物外觀成型效果的各種要素,進行事先控制。

(1)完善組織保證體系

①建立以樹立企業形象為宗旨的內部行政管理體系,明確外觀質量目標。在制定管理制度時,施工企業應明確外觀質量管理思路及發展目標,并建立各職能部門聯動、分工明確的內部行政管理體系,從技術論證、物業、財力等方面予以保證。具體工作中,應做到如下幾個結合:一是數量與外觀質量的結合,處理好外觀和進度的關系;二是生產要素與科技含量的進步,靠技術更新改進生產要素,提高外觀質量;三是企業效益與外觀質量投入的結合,投入的加大,提高了產品質量,必然給企業帶來良好的市場契機。

②引進由業主、監理單位參與監督的外部督察體系,提供外觀質量保障。建筑市場的日趨規范,工程建設“三制”的推行,為建設工程提供了外觀質量保障。投資者以合同條款的形式,明確施工單位所建設工程的質量要求;監理工程師則是根據國家法律、法規及行業技術規范要求,對工程各環節、各工序進行全過程監督。兩者的外觀質量行為完善了實施工程的外部督察體系。

③落實具體負責實施的現場執行體系,履行外觀質量控制職能。班組內執行“三檢”(自檢、互檢、交接檢)及“三驗”(初驗、復驗、報驗)程序,履行外觀控制職能,并貫穿于施工的全過程,是工程外觀質量的基本保證。

(2)控制影響觀感的要素

①人員素質。通過崗位培訓、技術交底、經驗總結和崗位責任制的落實等手段,規范操作行為,明確外觀質量標準,從而杜絕外觀隱患的發生。

②材料質量。混凝土結構中各種材料質量的優劣,不但影響結構運行和設計標準,同時還會影響外觀。故在滿足建材試驗規程的前提下,必須選擇性能良好、色澤穩定、質地堅硬的材料。

③施工工藝。對直接影響混凝土成型效果的各種工藝,宜進行統一的設計。

模板的選型及架立:作為混凝土外觀質量的重要保證,表面光潔、吸附力小、平整度高、拼縫嚴密的模板要求,是施工時所必須考慮的因素。模板制作應考慮拆卸方便,不刮碰結構棱角;同時,為保證整體剛性,模板安裝必須有足夠的對銷拉件或支撐。所有這些,都為成型構件表觀平整、棱角分明、線型順直流暢奠定良好的基礎。

混合料的配制及澆搗:對澆筑過程中的配料、拌和、送料、導料、振搗等環節進行統一設計,根據施工量的大小合理劃分作業區,避免因疏漏和操作差異而引起混合料的不均勻性和澆灌缺陷。

④機電物業。澆筑前,應對各類攪拌、振搗及輸送機械等進行調試運行,以保證其工作狀態正常,避免因施工中斷時間過長而出現施工縫和蜂窩等現象。

二.常見外觀質量缺陷的形成原因及防治辦法

1、蜂窩麻面

①形成原因:模板孔眼或接縫附近漿液在振搗時溢出,并形成空隙或泛砂;粗骨料粒徑過大,導致混合料不能完全填充鋼筋保護層;配比中砂率偏小,粗骨料含量偏大;漏漿部位上端掉漿,引起“月牙形”水浪縫;振搗半徑過大、振時過短或漏振;澆筑高度太高、導料人倉措施不到位,引起粗骨料與砂漿離析。

②防治辦法:提高模板拼裝精度,并宜將拼縫形式設計成企口;根據不同振搗設備合理布設澆筑振點,防止漏振,嚴格控制振搗時間;優化施工配合比,并選用粒徑適宜的粗骨料;澆筑高度超過2m時,必須輔以串筒、溜槽等導料設施;控制好水灰比,保證砂漿稠度;采用大塊件拼裝模板,減少接縫數量。

2、色澤不一

①形成原因:混凝土強度較低、成型界面的隔離劑使用不到位,致使局部淺層砂漿薄層在拆模瞬間脫離母體,形成局部淺層剝落;模板隔離劑摻雜,涂抹厚度不一;模板表觀糙率不一,反光效果不同;人倉混合料的骨料清洗不凈,拌和質量控制不一。

②防治辦法:在保證拆模強度的基礎上,適當延長拆模時間,并以混凝土表面乳化膜形成后且不粘模為宜;各類界面隔離劑必須純凈并涂抹均勻;改進模板制作方式,接觸表面必須使用同類和同等加工條件的材料;嚴格控制拌和料的人倉配比及拌和時間;重視粗骨料的清洗和細骨料的篩濾工作。

3、氣泡偏多

①形成原因:模板表面油性隔離劑配制過稠、涂抹過多,致使拌和料人倉振搗時,隔離劑在表面張力的作用下,沿接觸模板的混合料表面出現浸潤現象,并包裹其內的氣體形成氣泡。此部分氣泡在振搗過程中大多逐漸溢出并變小,剩余部分因油性隔離劑的黏稠度較高而繼續吸附于模板表面,較難溢出倉外的氣泡,在混凝土凝結后形成氣泡空隙;澆筑層厚度過大,氣泡的溢出行程過長,也易引起氣泡偏多的現象。

②防治辦法:采用稀釋劑如柴油等,降低隔離劑稠度,相應減少封閉氣泡的吸附力;減小涂抹厚度,并以潤濕模板表面為宜,由此減少浸潤氣泡數量及浸潤膜厚度,便于其內氣體在振搗時破膜而出;適當延長模板附近振點的振搗時間,以幫助此類氣泡溢出;調減澆筑層厚度,以縮短模板表面氣泡的溢出行程;使用適量的減水劑,增大和易性,提高氣泡的振升速率。

三、外觀質量控制中其他幾點相關事項

1、表面施工滯留物的清除及孔眼的封堵、修補

對施工過程中可能滯留于混凝土中而無法拔出的拉桿、撐件等必須予以割除,后與孔眼一起進行封堵、修補;同時,為減小色差,建議在進行連接層處理后,用原施工配合比及各類組料拌制混凝土修補。

2、混凝土成型構件的維護

構件成型后,必須進行維護。拆模過程中,應將模板沿接縫逐一取出,避免硬敲引起成型構件碰損、掉角;拆模后的結構物,不得作為物品的集放處及其他構件的架模支撐點,不得讓油漬、砂漿等雜物飛濺、掛溢其上。同樣,應做好工程運行管理階段的維護工作。

3、鋼筋保護層的控制

保護層過大,鋼筋達不到設計受力狀態,溫度筋遠離層面,表面易開裂;過小,則耐久性下降,常常在工程投入運行后的一定時間內,引起內部鋼筋失鈍銹蝕而膨脹,導致表層混凝土沿鋼筋方向的爆裂、松脫。保護層控制不當,有時還會形成露筋,嚴重影響構件受力及外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