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施工與環保工作研討

時間:2022-10-26 11:22:29

導語:水利工程施工與環保工作研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水利工程施工與環保工作研討

在環境保護及預防污染方面,施工前首先成立了以項目經理為負責人的環境保護管理小組,成員包括項目副經理、項目總工、技術科長、質檢科長、調度室主任、器材科長、辦公室主任等主要管理人員,并明確了各成員的分工及職責,制定了環境保護及預防污染方案、應急預案,建立了環境保護體系;其次,對各類施工人員進行了環保教育培訓,增強施工環保意識,同時進行了環境保護及預防污染的技術交底,由項目總工向各科室負責人、施工員進行技術交底,再由施工員向各施工隊進行技術交底,技術交底由雙方簽字備案。

1施工產生的環境污染及采取的環保措施

(1)空氣塵土污染。在土方開挖時,恰逢干旱時節,天干物燥,再加上初期運輸道路為簡易的泥結石路面,導致運輸時塵土飛揚,能見度不足50m。針對此情況,我們采取的措施:進行道路硬化,對運輸道路先鋪設一層砂礫碎石反濾層透水,再鋪一層約15cm厚的C20砼路面;對車輛進行改造,所有運輸土方車輛的車廂左右側頂部各安裝一塊擋泥蓋板,防止拋撒漏冒;安排灑水車輛每隔2h左右灑水一遍,以澆濕路面為宜。

(2)尾氣排放。各種車輛和施工機械在行駛和作業過程中排放的大量尾氣會對空氣造成污染,預防措施為使用符合國家尾氣排放標準的車輛和施工機械,同時,使用符合國家、行業排放標準要求的柴油、汽油等燃料,并在施工過程中科學安排、合理布局,避免不必要的運行及浪費。

(3)水泥灰塵污染。在水泥運輸特別是砼拌制過程中,水泥粉塵容易漂浮在空中,造成空氣污染。為此,采取的措施有:一是采用散裝水泥;二是采用拌和樓拌制砼,同時在水泥拌制運輸時,采用計算機控制的電子秤自動稱量以控制下料,并采取封閉的皮帶或管道輸送至拌和機,避免水泥粉塵向外漂灑散溢。

(4)水土流失。開挖過程中,裸露的土層遇水容易飽和,造成水土流失,污染周邊施工場地及河流。施工過程中盡量設置截排水溝,利用合理布置的排水系統防止水土流失。同時對開挖到位的邊坡基面,盡快進行覆蓋施工,避免基面長時間暴露,對已采料完畢的取土料場及時進行植草恢復。

(5)噪聲污染。施工過程中車輛、砼及砂漿攪拌機易產生噪聲污染,采取措施有:調整施工時間,合理安排車輛運輸工作時間,避免車輛噪聲對敏感區的影響,車輛經過時不鳴喇叭,砼及砂漿攪拌機遠離居民區并盡量在白天運行。

(6)廢棄物處理。對廢棄物嚴格按照國家的相關標準執行,進行垃圾分類處理,可回收利用的進行回收利用,不能回收利用的按規定進行相應處理,如對打印機、復印機的廢墨盒,由廠家進行回收處理;一些重金屬材料先申報后處理;堅決杜絕出現鉛、汞等有害金屬對土壤及水體的污染。對生活垃圾及生活廢料、建筑垃圾建立專門的垃圾集中池,定時運至當地垃圾處理站進行專業處理。同時減少廢棄物的產生:如采購活動板房,在施工現場拼裝,用作辦公用房、試驗室及器材倉庫及維修車間等,工程完工后可拆除移至其它工地,循環利用,減少拆除產生的各種廢物,既節約了修建拆除時間,又經濟環保。

(7)廢水處理。生活廢水、生產廢水集中在收集池中進行沉淀、分解、過濾等處理后,再用于草木澆灌、道路灑水降塵、沖洗廁所,或用于其它用途,如:砼拌和機清洗廢水經沉淀后用于砼養護等。

(8)光污染處理。鋼閘門制作時,電焊產生大量的光污染,因公司制作閘門的生產基地有必要的防護措施及設施,故決定在基地制作后運至工地現場安裝,同時,需施工現場焊接的,必要時在焊接作業周邊布置圍擋,阻隔光污染向外發散。

2結語

水利水電工程建設者應更新觀念,把水利水電工程建設成為生態工程。工程建設過程中應充分考慮水資源的生態功能、環境保護功能和景觀功能的綜合開發模式,應改變傳統的技術經濟最優化的建設模式,充分考慮生態需求。如堤防工程對坡度較緩、沖刷較輕的坡面,優先考慮采用草皮護坡、網格砼草皮護坡或空心預制砼植草的護坡形式;坡度較陡、沖刷嚴重的坡面采用生態砼擋墻,護岸護腳可采用雷諾護墊、網箱石籠固腳,即保證了防護效果,又起到了生態、綠化、環保的效果。河流梯級開發和水庫、水電站等水利水電工程建設時應充分考慮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如對周邊水體質量、水中生物、下游水位、地下水位、植被覆蓋、庫區周邊局部氣侯等影響,堅持建設與生態保護相結合的原則,以水資源合理配置為基本依據,以生態建設和環保為根本目標,堅持可持續發展的方針政策,實現保護中開發,開發中保護,達到人水和諧相處的目的。

作者:王元旦單位:江西省水利水電建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