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電項目風險管理思考
時間:2022-04-29 04:51:10
導語:水利水電項目風險管理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國際和國內建設項目風險管理的情況
1.1國際建設項目風險管理的狀況
建設項目風險管理最早是起源于第一次世界大戰后的德國,因此德國人較早建立了風險管理的系統理論,并強調處理風險的手段有風險的控制、分散、轉移、回避和抵消等,至于選擇哪一種,則要根據企業的具體情況而定。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以及經濟全球化和社會活動的大型化,各行業正面對著高度不確定的環境條件,面臨著不同的風險,風險管理已日益成為一門比較成熟的學科專業。20世紀60~70年代,風險管理的概念、原理和實踐已傳播到美國、加拿大、歐洲、亞洲和拉丁美洲的一些國家,這些國家風險管理協會組織的建立、風險管理教育的普及,表明風險管理已滲透到社會的各個領域。
1.2國內建設項目風險管理的研究狀況
我國對于風險問題的研究起步較晚。“風險”一詞是1980年首次由周士富提出的,這是與我國改革開放前長期實行高度集中統一的計劃經濟體制相適應的。1987年清華大學郭仲偉教授《風險分析與決策》一書的出版標志著風險管理研究的開始。水利水電建設工程項目也是較早引進項目管理的一個行業,從我國第一個利用世界銀行貸款、率先實行國際招標競爭的國家重點工程云南魯布革水電站到小浪底水電站再到舉世聞名的三峽水利樞紐工程,都積累了豐富的項目管理經驗。相對而言,我國目前在建設工程項目的風險管理方面的工作尚處于初級階段,還只是依靠經驗的積累,管理人員對風險管理的重要性認識不夠,這必能會引起諸多不必要的損失,將導致企業的管理失控。
2水利水電施工企業項目風險管理
2.1水利水電施工企業項目風險管理的定義
水利水電建設工程項目風險管理是指項目管理人員對可能導致建設工程項目損失的不確定性進行預測、識別、分析、評估和有效的處置,以最低成本為水利水電建設工程項目的順利完成提供最大安全保障的科學管理方法。它是以觀察、試驗和分析損失資料為手段,以概率論和數理統計為數學工具,以系統論為研究方法,去研究項目的部門、進度、質量、成本、市場等方面可能存在的風險,尋求控制風險的規律。
2.2水利水電施工企業項目風險管理的特征
(1)風險管理的目的在于預測。水利水電建設項目風險管理不是在風險事件發生后用來追查和推卸責任的,因此,項目管理的團隊應當在一個相互信任、開放的環境中工作,信息的及時溝通對于風險管理十分重要。(2)風險管理是有代價的。風險的計劃編制、識別,分析、監控和處置都需要分配建設工程項目的資源,由于風險管理是用來減輕或預防未來可能出現的問題,其真正價值只有在未來才能體現出來。但是也許用于風險管理的投入在將來會抵消或超過風險所造成的損失。(3)風險將隨著項目的進展而變化。一旦工程項目的目標、時間和費用計劃確定,該建設工程項目的風險計劃也隨之完成。但是在建設工程項目執行過程中如果建設工程項目的時間、費用等約束有重大變化,相對于這些約束的風險也要重新進行評估。
2.3水利水電施工企業項目風險管理的作用
(1)項目風險管理能促進項目實施決策的科學化、合理化,降低決策的風險水平,有利于項目組織減少或消除各種經濟風險、技術風險、決策失誤風險等,這對項目的科學決策和正常經營具有重大意義。(2)項目風險管理能為項目組織提供安全的經營環境,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到各種項目活動中去,保證了項目的穩定發展。(3)項目風險管理能夠保障項目組織經營目標的順利實現,它可以使項目組織面臨的風險損失減小到最低限度,并及時提供補償,從而保障組織目標的實現。(4)項目風險管理能促進項目組織經營效率的提高,風險管理是一種以最小成本達到最大安全保障的管理方法,它將有關處置風險管理的各種費用分攤,同時各種監督措施也要求各職能部門提高管理效率,減少風險損失,從而促進了項目組織經營效益的提高。
3水利水電施工企業項目風險的分類
隨著市場競爭的日趨激烈、水利水電工程承包被人們看作是“高風險行業”,除了項目投資大、周期長、涉及的工作和工序繁多,且容易受外界因素及不可抗力因素影響,所以說施工企業面臨的風險貫穿于建設工程項目的始終。
3.1招投標風險
企業在考慮是否進入某一市場、是否對一建設工程項目進行投標時,首先要考慮是否能承受進入該市場或承攬該工程可能遭遇的風險。企業管理者首先要對此作出決策。因為存在有中介與招標信息不對稱騙取保證金的風險;存在有業主虛假招標、明招暗定的風險;還存在因自身的原因,未正確地使用報價策略,出現報價失誤,造成重大損失所引起的風險。
3.2合同風險
水利水電建筑市場存在著的一些問題,如工程質量、工程款拖欠、原材料價格上漲、工期拖延等問題,都與合同履行不良有密切關系。建設合同的重要原則之一就是平等性,但是鑒于當前國內工程承包多呈現出買方市場的特點,建設單位常常居于對已有利的優勢,對承包商在簽訂合同時常常強加種種不平等條款,例如合同中只有處罰條款沒有獎勵條款,對承包商只強調義務,而不提其應有的權利,對于工期延誤罰款的條款,在合同中都有詳細的規定,而且罰則極嚴,而對業主因設計圖紙延誤、因拆遷延誤等條款都一帶而過。合同是施工企業一切風險的源頭,承包商如果在擬訂合同條款時不堅持合理要求,則勢必給企業埋下風險隱患。
3.3自然風險
工程項目所在地區客觀存在的惡劣自然條件,如嚴寒地區冬季無法施工,水利工程因洪水沖毀以及地震多發帶、海嘯、泥石流多發區都潛伏著威脅工程的嚴重自然災害。另外,惡劣的氣候或環境也會導致施工企業的利益受損,水利工程因長時間的暴雨、臺風、酷暑等都給工程實施帶來不便,從而增加工程成本。再次,惡劣的現場條件如地質條件差等原因同樣會給施工企業帶來重大損失。
3.4資金風險
工程的實施前提條件必須是資金有保證,任何企業都離不開融資,靠自己的本金去發展或承攬工程是極其有限的,然而,現在的建筑市場各方主體尚不成熟,行為不規范問題比較嚴重。工程承包呈現以買方市場為主的特點,例如在合同條款的履行過程中因對履約擔保沒有明確規定,業主方趁機索要履約保證金,以彌補其資金不足。另外,山于對預付款擔保沒有明確規定,業主對支付工程預付款顧慮重重,以此為借口要求承包人墊資。第三因對業主支付擔保沒有明確規定,使發包人任意拖欠工程款,致使施工企業效益下滑,運轉步履維艱,借貸無門,甚至導致拖欠企業職工工資,影響社會安定。拖欠工程款或墊資工程,實質上是業主把投資成本和投資風險轉嫁給施工企業的不平等市場行為,大大增加了施工單位的財務風險。
3.5材料價格風險
正常情況下,材料成本占建設工程項目成本的70%,有的工程屬于長線工程,投資大,回收期長,施工企業必須采取一切措施嚴防材料漲價的風險。然而,在市場經濟的情況下,通貨膨脹是難免的,一定幅度的通脹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但超過警戒線了,則企業將難以承受,因此,要求企業材料管理人員不斷掌握準確的價格信息和可靠的貨源,盡量減少因材料價格大幅波動而給企業帶來巨大的影響。
3.6工程管理風險
建設工程項目管理首先是公司領導層選派項目經理作為項目上的第一責任人,項目經理和項目管理組織是建設工程項目風險的主體,在項目風險管理中,項目經理在認識和處理各種錯綜復雜的風險時應統觀全局抓主要矛盾,化不利為有利,將威脅轉化為機會。另外,由于科技的不斷進步,工程管理方法也應該與時俱進,企業管理者必須采用現代化手段來管理工程,才能使企業不斷地發展和壯大。
3.7質量與安全生產風險
據調查,企業存在的風險中,質量與安全風險最大,質量與安全是永恒的生命線,能夠保證質量,保證安全,就能保障職工生命安全、保護企業的財產安全,一旦發生質量與安全事故,不僅給傷者及家屬帶來不幸,也給企業帶來經濟損失和形象傷害。輕則罰款,通報批評,重則停業整頓,甚至停止經營,從而關系到企業的生存。因此,只有安全才能帶給企業生存發展,只有安全才能讓企業員工平安幸福。
4策略與措施
4.1策略
風險應對策略是整個風險管理的核心,是對已經識別的風險進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以及風險排序,利用科學的手段和方法,在眾多的方案中選優汰劣,從而制訂相應的措施。
4.2措施
(1)企業領導應樹立強烈的風險意識和危機意識,增強對工程項目的監管和風險管理的力度,在項目一開始,整個項目風險控制過程中,就應收集和分析與項目風險相關的各種信息,預測未來的風險并提出預警,納入項目進展報告。(2)做好投標前的評估和策劃,對某些風險超過自己承受能力,成功把握不大或者存在致命風險的項目,不參與投標,也不參與合資。(3)為了避免風險可以采取損失一定的較小利益。在市場經濟中,有些材料價格波動較大,企業可以與供應商提前訂立購銷合同并付一定數量的定金,從而避免因漲價帶來的風險。(4)選用分包商的形式來減輕風險。在分包合同中,通常要求分包商接受建設單位合同文件中的各項合同條款,讓分包商分擔一部分風險。(5)利用風險轉移,將自身面臨的風險有意識地轉移給保險機構,如工程保險、工程擔保等。(6)在工程建設中,加強內部合同管理,嚴格按照合同文本實現履約。(7)項目經理及工程管理人員都要高度認識到風險的危害性。在工程施工中,不僅要加強項目管理全方位的過程控制,同時也要加強對員工的教育,提高全員遵章守規的自覺性。(8)要利用工程索賠來降低風險損失。索賠是合同對工程風險的重新界定,沒有索賠,合同就不能體現其公正性。工程索賠貫穿于工程實施的全過程,重點在施工階段,企業管理層應當引起重視。
5結語
水利水電施工企業經營上要有扎實的基本功,還要有抵抗外界風險的能力。國家“十二五”計劃開局之年(2011年)中央一號文件首次以水利改革發展為指導思想,未來十年國家將投資4萬億元興修水利。為了抓住這有利時機,有遠見膽識的施工企業已經從發展戰略的高度,進行全面的風險管理,并善于分析和預測企業管理當中各類風險,懂得采取防范和轉移風險的措施,使自己成為駕馭風險的成功者。
作者:楊曉華1李盛2曾朝文3工作單位:1.江西省水利科學研究院2.江西省水利水電開發有限公司3.江西省水利水電建設有限公司
- 上一篇:我國水利水電竣工驗收優化
- 下一篇:水利水電基礎工程施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