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電基礎工程施工研究

時間:2022-04-29 04:54:46

導語:水利水電基礎工程施工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水利水電基礎工程施工研究

1、地基處理方法

1.1巖石地基處理方法。通常使用化學灌漿、水泥灌漿、預應力錨固、局部開挖置換等方法,使巖基的剛度、強度從整體上得到改善,并對局部軟弱巖體進行加固。對于巖基的防滲處理主要是以“排”與“堵”相結合的方法對地層中的滲透水進行疏導,降低其滲透壓力,提高防滲性,從而使建筑物的安全度得以提升。

1.2軟基的處理方法。軟基是指含水量較高以及土質不夠堅硬的軟土地基。對軟土地基進行加固的方法有很多,如:排水、深攪拌、預壓、振沖擠密、開挖置換等。對于軟土地基的防滲處理方法包括防滲墻、帷幕灌漿、樁柱等。

2、一些處理不良地基的技術

由于在水利水電工程施工過程中,經常會遇到不良地基。首先要對其進行勘查,來確定不良地基的性質、位置以及規模,在保護環境的前提下,選擇合適的機械和技術對其進行處理。

2.1對于強透水層的處理。由于強透水層嚴重影響建筑物的穩定性,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進行防滲處理。可以通過修筑水泥防滲墻、截水墻的方法;也可以利用水泥或粘土帷幕灌漿;還可以通過回填粘土或混凝土形成防滲墻等方法對其進行處理。

2.2對于可液化土層的處理。可液化土層會使地基滑移失穩、沉陷,從而影響建筑物的安全。一般可采用以下方法對其進行處理:(1)清除可液化土層,用防滲性好、強度高的材料來取代;(2)可以在可液化土層的周圍,使用混凝土圍墻對其進行封閉,這樣可以有效地防止可液化土層向四周流動;(3)振沖擠密或分層振動壓實;(4)還可以穿過此土層設置砂井、砂樁或灰土樁。

2.3對于軟弱夾層的處理。由于軟弱夾層的承載力較低,而且不能滿足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對地基的要求,所以需要對其采取一定的措施,常見的方法有:(1)排水固結法。這種方法沒有改變原有土質,只是將土質中多余的水分排除,使土質干固,從而加強地基的穩固性;(2)換土法。顧名思義就是用沙子、水泥土、灰土等材質,將不能夠滿足要求的淤土層直接替換掉;(3)旋噴法。根據需要選擇合適的旋噴機,把固化的水泥漿注入土壤中,經過攪拌融合改變土壤的凝結度和密度,使土壤的滲水量大幅度減少,最終達到防滲加固的作用;(4)強夯法。這種方法適用于黃、粉土、雜土以及由江河湖海沖刷所形成土質層。利用地心引力通過重錘夯擊土壤,使土壤變得堅實;(5)振動水沖法。利用振動器使地基形成孔,然后在孔內填入砂石等材料,使地基變得堅固穩定。

2.4對于淤泥質軟土的處理。由于這種土層的含水量極高且質軟,易出現變形、滑移等現象,危及到建筑物的穩定性所以需要對其進行處理,常見的方法有清除法、拋石擠淤、預留深陷量、砂井排水、鎮壓層法等。

2.5對于深覆蓋層的處理。這種土層松散、滲透性強、孔隙率大,很容易發生變形和滲漏,會影響建筑物的穩定性,而且不適用清除法。對于這種地基可以采用固結灌漿和帷幕灌漿的方法;也可以采用強夯法;還可以采用摩擦樁或沉重樁等方法對其進行處理。

2.6對于膨脹土的處理。由于這種土層是由親水礦物組成,其特點是吸水后會膨脹,失水后會收縮,不利于水利水電工程建設的穩定性。當其處于干濕氣候時,會頻繁出現收縮現象,嚴重時會破壞工程地基,所以要確保土層含水量的穩定性,可以采用回填法以及樁基施工來保證土層的穩定性。

2.7對于壩基涌泉的處理方法。它不僅危害到壩身的穩定性,還給混凝土澆筑工作造成一定的困難。要以能排則排,能堵則堵的原則對其進行處理。對于基巖涌泉可以使用混凝土對其進行封堵,如果涌水量較大,就需要引水入集水坑,并且要回填礫石,還要預埋灌漿管,抽水后還需要用混凝土回填封堵,后期還要進行回填灌漿。水利水電工程建設能夠使我國的水利資源得到保障。雖然我國的水利水電基礎工程施工在材料、工藝以及設備等方面,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但較一些國外承包商還有一定的差距,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為了提高工程質量和進度,我們還需要引進和開發新技術和方法,使我國獲得更多的水力資源,不僅使人民的生活得到保障,還能夠推動國民經濟持續、穩定的發展。

作者:于洋工作單位:吉林省東遼縣水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