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農田水利建設論文
時間:2022-09-03 10:40:13
導語:現代農田水利建設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綜合農田周邊資源,制定總體規劃
任何事情在行動之前,都要有一個基本的規劃。有了規劃,才能帶著明確的目標去行動,才能更快、更有效地完成任務。政府應該統籌兼顧,充分勘察和利用農村資源,建設具有本地特色的農田水利工程。突出重點,合理配置農村水資源,水資源作為農田產業最根源的保障,優化農村蓄水和灌溉渠道將最大程度的推動農村農業水平的發展。而這項措施可以由當地的水務部門進行整體規劃,聯合其他政府部門如聯合國土規劃等,高規格高起點高標準綜合農田的周邊資源,把資源價值最大化,進而保證了農田水利建設和管理規劃的科學性、合理性。其次,政府部門要和當地群眾進行必要的協商,達到建民所需、得國之益,在不與農村群眾沖突的前提下,發揮群眾智慧,結合當地的地形地貌進行資源整合。各縣級政府要確定指標、制定并向群眾貫徹水利建設的總體規劃,圍繞農業建設項目,整合各項財政資金,讓惠民惠眾的設施都能恰當落到實處,把水利、農業以及交通等部門的資源進行有機的整合,有秩序的進行水資源的工程建設、排灌工程建設、土地整平工作以及交通道路建設等工程的建設。綜合農田的周邊資源,并最終達到資源互惠。
2廣開投資渠道,推動農田水利配套工程建設
當地政府由于限于本地資源及先天條件,沒有充裕的資金推動當地農田水利配套的工程建設,這就需要借助外部資源來提高當地的基礎建設,而國家的政策性資金就是很好的外部推動手段,國家承擔著本國經濟建設,對農村農田起著義不容辭的責任,而當地政府就要積極配合和爭取得到國家的支持。設立農田水利配套工程項目專項負責小組,對當地灌溉基建及周邊配套設施等農田的綜合開發進行合理評測,把資金合理運用,改造中低產田、調和鹽堿地,進行保護性耕地,對灌溉區的基礎建設進行完善,堅持發展好每一寸農田。設立小型農田水利基礎建設補助資金,巧妙分發各地農田建設資金,特別關注旱澇堿沙荒等地農田,做好田間的水利工程配建工作。政府可以對部分水利工程進行外包,對于重難艱工程政府可以對外進行招標建設,政府掌握較大話語權利用融資手段實現最大的惠農惠民,促使農田水利基礎建設朝著更高層次的方向發展。政府通過引進社會公益,尋求社會關注利用社會集體力量從而推動當地的農田水利配套工程建設。在公平決策的前提下,施行實行政府補助,吸引農民資金投入勞動投入。對于農村小型農田水利設施項目建設,政府可以通過政策性鼓勵,必要時對農村水利設施項目落實好的農戶進行獎勵,帶動周邊農戶為當地的農田水利基建做出貢獻。
3打造一支高素質的農田水利建設團隊
做任何事情,都需要一定的智慧,農田水利建設也是如此。農民作為一個受教育程度普遍低下的群體,他們的知識水平不高,又因為農民本身的魯莽性格,在一個不受束縛、沒有領導的境況下,很容易惹生事端。如果農田水利建設的隊伍僅僅在技術方面有所成就,而缺乏優良的素質,不能很好地帶動農民理性進行農田水利建設,那么我們就可能會看到類似這樣的現象:素質低下的建設團隊與莽撞的農民意見不一,兩人引起口頭爭議,逐漸演變為肢體沖突,然后就極可能引起農民群體和建設隊伍兩大陣營的對立,引發更復雜的關系糾紛。這種情況一旦真實的存在,那么,農田水利建設的進程肯定受到影響,難以保證農田水利建設的效率和質量。如此,現代農業建設受阻、農業發展進程停滯,這對農業和國家來說,都是極其不利的。所以,在發展現代化農業的過程中,要考慮各個方面的問題,看清每一種事物可能存在的漏洞,對建設的整體工程進行全方面的統籌。所以說,打造一支高素質的農田水利建設團隊,就能盡可能的把這種問題發生的可能性降到最低,這對農業發展具有極大的意義。
4將水最大化地利用,以保證農業的供水
我國水資源分配不均,所以在某些季節,甚至可以看到地區兩極分化的情況,即某些地區遭遇強大旱災,尤其是西北地區,更有甚者,這樣的干旱會直接讓當地百姓顆粒無收,而在這時,與子相反的南方,尤其是一些沿海城市,極有可能會出現洪澇災害。這種兩極化的情況大都出現在每年的夏季,南方多雨而北方干旱,所以我們國家才會有了“南水北調”的措施,這樣可以盡可能地降低因水而帶來的農業虧損。將水資源最大化的利用以保證農業用水,主要有下列3個措施:
1)興建蓄水工程。興建蓄水工程,這種做法在我國古代已經實行,我國古代就已經采取運河等措施了。當然在現代,隨著高科技的發展,我們可以興建起更多更好的水利工程,政府部門應該實地考察自己當地的情況,結合當地的環境、地勢等等進行合理的策劃,然后興建起適合當地的水利工程。比如在平原區可以建設平原水庫,這樣可以達到蓄水的目的,使得農業發展的同時自身有一定的供水量;如果某些地區有較大的河道,也可以直接在河道上建水庫、塘壩、攔河閘,這樣可以增加地表水資源的利用率。
2)除了政府部門興修水利這樣的比較大型的硬件措施外,還要加強農民的節水意識,讓農民在農業生產時可以充分認識到水的利用性,這樣的意識無疑是很重要的,當然除了意識,還要有行動,在農民自身有了一定的節水意識后,政府應當配以一定的節水改造設備,大力推進田間工程的節水改造,積極引導農民把農業生產與水利工程結合,將整體效益充分發揮出來。農民在農業生產時也可以采取滴灌等方式進行農業勞作,此外政府在對當地農民做好了宣傳時,還要培養有著高素質的農民隊伍,因為在農業這一生產中,本身工作的辛苦,使得較少的高學歷、高素質的知識人才不愿前往農作物的前方,這時候當地政府應該采取一定的措施,吸引一些高科技人員,尤其是水利和農業著兩方面的人才。在人才過來后,應對其進行一定的培訓,讓他們了解當地的實際情況,做出實地考察,這樣才能將他們的才能最大化地發揮出來。
3)改革稅費制度,其實這一措施與第二個措施還有一定的重復性,因為改革稅費制度的目的其實就是要提高農民的節水意識,在將農民自身作為考慮重點,以其為中心去思考問題,去改革時,可以提高農民的積極性,這樣的好處是可以讓農民更容易地區接受政府宣傳的節水意識,從而不會產生抵觸心理。
5利用現代硬件科技設備,促進農業現代化發展
科技在不斷發展,科技的成果也在不斷升級更新,在越來越現代化的科技發展中,科技的研究成果也要靈活應用于社會生產事業。在農田水利建設的項目工程中,引進現代科學技術成果,利用現代化設備設施,來達到農作物豐收,農業發展良好的效果,是正確利用科學資源的做法。將科學發展的成果在農田水利建設得到應用,需要做到:
1)要大力推廣新科技對農業發展生產的作用。在整個農田水利建設的過程中,建立一個完善的信息網絡系統,由信息網絡對每個部分的建設進行統一分工和統一調配,對農田資源的合理利用,統一各資源進行排灌設施的調配以及水的合理利用。
2)對農田區域開展節水措施。用先進的節水技術對農作物實施管理,最大化發揮資源的效益,發揮農田水利工程的作用,幫助現代化農業發展。對現代農業技術的正確利用,是對科技成果的尊重,也是對科學技術和農業生產的負責。
6結語
綜合上述的簡單分析,對如何利用現代技術推進農業現代化發展有了較為深刻的理解。但是,到最后能否真正地實現現代化技術在農田水利的應用,還要靠建設者的實踐能力。在建設過程中,遇到困難不輕易妥協,努力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想出一個又快又好地建設農田水利工程的方法,是建設者的負責態度,也是農田水利工程能得以快速建設完成的基礎。這是一個不斷實踐的過程,也是一個不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要勇往直前,對國家農業發展建設事業負責。農業是國名經濟發展與社會穩定的基礎,農業的基礎性發展是我國的長期戰略計劃之一,對水利工程的建設,我們擁有豐富的經驗,而且這個建設深受廣大人民群眾的歡迎,雖然我們有豐富的人力資源,但是關鍵還在于國家與各級政府的大力支持,加大投入力度。另外,水利也是農業發展的關鍵因素,所以農田水利工程建設是增強防災能力的重要內容,同時也是發展現代化農業的需要。當今,我國現行的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已經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我國現在的農業生產很大程度上被資源和市場所影響,自加入WTO后,我國的農業面臨嚴峻的問題。因此,有必要對現存的問題進行更進一步的研究,適當給予政策扶持和經濟、技術方面的支持,加快農業與工業、農村與城市發展等行業建設的步伐。
作者:吳寧王旭洋單位:葫蘆島平山供水有限責任公司遼寧水利土木工程咨詢有限公司
- 上一篇:標準管理工作中的水利技術論文
- 下一篇:全縣計劃生育協會工作總結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