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審查下的水利技術論文
時間:2022-01-29 03:12:14
導語:標準審查下的水利技術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審查的主要內容及原則
各階段的審查主要依據《細則》和《作業指導書》,在“國際合作與科技業務系統”(以下簡稱“系統”)信息平臺的基礎上,對材料和程序進行審核把關。
1.1材料完整性材料包括電子和紙質材料,完整性主要包括各階段紙質材料按《作業指導書》資料清單要求準備,電子材料需上傳“系統”,各階段必須提交的材料包括標準文本、編制說明、開會或征求意見通知、會議紀要(含專家簽名單)及意見匯總處理表等。材料格式需符合《作業指導書》相關要求,紙質材料與電子版應一致。
1.2程序符合性程序審查主要包括標準項目是否屬于《水利技術標準體系表》[8]范圍內,體系外項目需通過專家論證和進入體系論證,通過簽報后方可列入體系內;項目需通過年度計劃論證、大綱審查、征求意見、送審稿審查和報批稿審定、審簽等幾個環節,對于局部修訂的標準,通過年度計劃論證后,可略過大綱審查和征求意見;大綱審查、征求意見和送審稿審查三個環節需會簽主管機構,原則上尚未通過會簽的標準項目不予審查。若主持機構和主編單位相同,應由主管機構召開各階段審查工作會。
2審查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對各階段材料審查主要集中在編制說明、標準文本、意見匯總處理表、會議文件、變更情況等。
2.1格式不符合要求《作業指導書》包含22個附件和附表,對標準項目建議書、申報書、工作大綱、編制說明、意見表及其處理表、變更申請表等內容的格式均有明確規定和要求。但是在審查過程中發現不少提交的材料格式仍千差萬別,除不符合相關要求外,材料的往復修改和審核也從一定程序上影響了標準編制進度。
2.2內容填寫不全主要集中在編制說明基本信息填寫不完整;技術要素未填寫或填寫不全、未正確界定、與相關標準協調性不足等;意見匯總處理表中部分采納或不采納意見未說明理由或溝通情況、采納情況未在標準文本中得到落實等。
2.3標準文本存在的主要問題從標準文本看,其編制內容及過程應符合《標準的編寫》相關要求。標準的體例格式是標準的表現形式,是標準區別于任何其他行政文件及科技著作的顯著特點,其是否規范不僅直接關系到標準質量,而且影響到標準被接受的程度和執行的效果。體例格式主要依據GB/T1.1《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的結構和編寫》、SL1《水利技術標準編寫規定》及《工程建設標準編寫規定》,水利技術標準可分為工程建設類與非工程建設類,其體例編寫格式應符合表1的規定。主要問題包括體例格式未按要求編寫,語言不夠簡練,規范性、指導性不強,內容納入角度不當,技術含量不高,層次結構劃分不合理,科學性欠缺等。不少標準在審查或征求意見時,邀請單位或專家地域范圍及專業領域較窄,僅限于某一相關或熟悉的領域,未邀請相關業務司局、標準化專家參會,專家代表性不足,造成標準使用范圍或對象過于單一,甚至出現標準審查質量不過關,嚴重影響標準質量,造成后期標準被暫緩或結題的現象。無論是水利技術行業標準還是國家標準,參會或征求意見的單位和專家都應具備一定代表性。邀請參會或征求意見的單位或專家不能與編寫組人員重復,應避免發生自編自審的情況。對于征求意見階段反饋意見條數較多、處理時部分采納或不采納條數較多且溝通尚未達成一致情況的單位或專家應邀請參會。標準審查應邀請相關標準關聯度較高的主編單位或主要起草人參會;邀請相關業務司局人員參會;邀請標準化專家參會。如果是國家標準,為保證審查的全面性,應邀請相關部委、其他非水利行業單位專家參會。
3建議
3.1加強標準的編寫及體例格式等相關內容的宣貫培訓在主編單位開展編制工作前,對編制組及管理人員展開標準編寫及體例格式等方面的培訓,尤其是GB/T1.1、SL1及《作業指導書》的培訓。同時,應結合具體的標準和相關要求,與編制組就常見問題進行交流和探討,從一定程度上提高標準編制質量,加快編制進度。
3.2提高水利技術標準基礎工作的研究目前水利技術標準的審查主要依據《作業指導書》和“系統”,不少主編單位反映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需提交的材料較多,程序較為繁瑣,加大了工作量,影響了編制進度,“系統”的操作人性化不足,行標審查和國標審查要求應不同等問題。因此,應真正從提高標準質量、切實做好管理工作的角度出發,除加強培訓和溝通外,應做好相關基礎工作的研究,優化頂層設計,簡化材料和程序。
3.3完善專家庫建設專家在標準審查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一方面需完善相關領域專業技術型專家庫建設,另一方面也要加強標準化專家庫的建設,積極吸收不同領域的專家,完善和優化專家庫,為不同標準提供專家咨詢和指導。
3.4加強水利標準化人才隊伍的建設隨著標準重要性的提高,標準質量越來越受到關注和重視,同時對審查人員的專業素質要求也越來越高。建立一支專業技術較強、具備水利標準化相關知識、綜合素質高的人才隊伍,需要不斷加強標準化理論及相關法律法規政策的學習,及時了解各行業標準化及國外標準化發展動態,多參與相關標準審查、研制工作,多與專家、編制單位等溝通交流并做好相關記錄,以不斷總結和提高專業知識等。
作者:汪露吳劍李建國陳穎程萌李志平單位:中國水利學會水利部產品質量標準研究所
- 上一篇:學科理論商務英語論文
- 下一篇:幼師美術教育改革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