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資源利用現狀及高效利用策略

時間:2022-09-29 08:53:29

導語:水資源利用現狀及高效利用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水資源利用現狀及高效利用策略

摘要:通過對肇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水資源開發利用現狀及綜合開發利用率進行分析與評價,指出工業和居民生活耗水量在總耗水量中占比日益增大,而且從2019年開始水資源耗用量比區域水資源供給量大,區域水資源供需矛盾凸顯,務必盡快落實和實施區域水資源高效利用治理策略。基于此,從推行水資源統一調度管理、優化經濟結構和水資源配置、不斷提升生態環境及水環境質量等角度有針對性地提出肇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水資源持續高效利用的對策建議,從而全面提升區域水資源綜合利用效率。

關鍵詞:區域;水資源;開發潛力;綜合開發利用

1區域概況

肇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位于廣東省中部、珠江三角洲西北端,地處肇慶市的東緣,北江與綏江交匯處的沖積平原上,東經112°47'~112°52',北緯23°15'~23°14'。地勢平坦低洼,北高南低,整體呈淺U形,海拔高度3~5m,面積約52km2,南部與東部為北江與綏江的沖積平原,北部東西兩側為低丘山地,林木茂盛,高程多在200m以下,最高峰天光塘海拔546.90m。北部中端一片緩坡地圍堤蓄水,形成集雨面積48.82km2的龍王廟水庫;中西部北邊丘陵起伏,高度在30~50m不等。流經東西兩邊的北江和綏江匯合于高新區南端。區域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春季陰雨、雨日較多;夏季高溫濕熱,水氣含量大,暴雨集中;秋季常有熱雷和臺風雨;冬季低溫,雨量稀少。降雨充沛,年降雨量均值1806.30mm,年降雨量最大值2468.60mm,最小值1372.80mm,降雨集中分布在3-9月。北江水量豐富,高新區附近北江馬房~思賢滘河段多年平均徑流量1620m3/s,豐水期平均流量2520m3/s,枯水期平均流量714m3/s,歷年枯水期最小平均流量為235m3/s,北江肇慶段95%保證率最枯月徑流量約為1904m3/s。北江沿肇慶高新區河流長度約15.20km,是高新區的主要取水水源,考慮到北江若遇突發事件污染水質,整個高新區供水將受到嚴重影響,所以同時以相鄰的四會大沙水廠綏江取水口以北或大南山水庫為高新區備耗水源。

2區域水資源利用現狀

2.1供水量現狀

供水量指各種水源工程為用戶提供的包括輸水損失在內的毛供水量,按供水對象所在區統計。高新區供水量主要來自粵海水務有限公司及亞洲鋁業自備水源供水量的調查統計,并根據調查結果對水利部門統計的供水量進行校核和補充。根據肇慶高新區水資源公報統計數據,2015-2019年高新區供水量情況見表1。其中,2019年高新區的總供水量0.53×104m3。根據高新區2015-2019年的5a間供水量的變化情況可以看出,在2015-2019年的5a間,高新區的供水量從0.62×104m3下降到0.28×104m3,總體呈下降態勢,平均下降率為23.04%。根據2015-2019年高新區供水結構統計情況可知,2015-2017年,高新區主要是靠引水工程和提水工程,其中提水工程占供水總量的87%以上;2018年和2019年高新區僅依靠提水工程供水。

2.2現狀耗水量分析

耗水量指分配給用戶的包括耗水輸水損失在內的毛耗水量。高新區耗水按用戶特性分為農業耗水、工業耗水、經營服務和事業單位。根據高新區水資源公告統計數據,高新區2015-2019年間耗水變化見表2。由表2可知,2019年高新區總耗水量為0.53×104m3。其中工業耗水0.37×104m3,占總耗水的69.81%;居民耗水0.06×104m3,占總耗水的11.32%;城鎮公共耗水0.08×104m3,占總耗水的15.09%;農業耗水0.01×104m3,占總耗水的1.89%。工業和居民生活耗水量在總耗水量中占有絕對比重,且從2019年開始耗水肇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水資源耗用量比區域水資源供給量大,天然生態耗水遭社會經濟耗水擠占,加劇水資源供需矛盾。

2.3區域水資源利用綜合評價

水資源開發利用率為供水量與水資源總量之比。2019年水量統計資料,肇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水資源開發利用率為165%,而水資源消耗率為119%,區域水資源消耗量超過水資源總量,水資源存在較為嚴重的超載現象。通過對2019年肇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內陸河流的水資源開發利用率的估算與對比(見圖1)發現,肇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北江高新區段流域水資源開發利用程度最高,其余內陸河流的水資源開發綜合利用具有較大潛力。在水質型缺水區域水資源開發利用相關研究的基礎上,根據肇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水資源開發利用的實際特點,概括出系列評價指標,并據此進行肇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水資源開發利用情況的評價,具體取值如表3所示。由上表結果可以看出,北江高新區段水資源開發利用率高達92%,水資源開發利用存在超載,所以當下必須在北江高新區段水資源開發利用的同時,積極開發利用其余內陸河流的水資源。水庫工程調蓄率為22.58%,屬于中等,可以考慮加固部分水庫,提升水庫徑流調蓄能力。

3區域水資源高效利用策略

肇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水資源綜合開發利用過程中,為達到水資源持續高效利用的目的,必須立足區域實際,基于戰略開發的高度,以區域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為主線,健全區域水權制度體系,逐步規范區域水資源開發利用秩序,調整和優化產業結構,加強高度節水與廢水治理,統籌兼顧區域水資源開發治理的工程措施與非工程措施,力求實現區域水資源開發利用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統一。

3.1推行水資源統一調度管理

構建權威、高效、協調的肇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水資源統一調度管理體制,基于水資源合理配置的思想,制定區域水資源管理條例,進行取水許可權限的合理界定,加強總量控制與定額管理的有機結合。區域管理部門制定肇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年度水資源實時調度方案,有效貫徹落實,并根據區域水量水質管理的要求,構建先進的水文水情測報及水資源科學管理自動調度系統。

3.2優化經濟結構和水資源配置

在肇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經濟結構和產業結構優化的過程中,不斷優化產業和人口布局,分析農業、工業、城鎮和其他用水在不同規劃水平年的節水潛力、節水方向,并計算相應的節水量,擬定節水方案,落實節水管理政策與措施,評估節水投資與效果等,實現水資源優化調配與產業結構調整之間互相促進的聯動發展。

3.3加強再生水利用

對于高新區這樣一個水質型缺水的區域,用再生水作為城市低水質耗水的第二水源,對于緩解日益加劇的水資源短缺具有重要意義。城市再生水利用對高新區可持續發展非常必要。2019年肇慶市建成區再生水利用量為2653.91萬t,其中,高新區再生水利用量為2519.45萬t,占全市再生水利用量的94.93%。2019年全市范圍內污水處理量共有32384.55萬t,其中高新區污水處理量為3040.44萬t,占全市污水處理量的23.40%。整體來看,2019年肇慶高新區再生水利用率高達82.86%,遠遠高出全市再生水利用率,但主要用于生態補水,深度利用率不高,應在繼續保持再生水利用良好勢頭的前提下,考慮提高再生水深度利用率。

4結論

文章對肇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水資源利用現狀的分析表明,區域水資源開發利用存在超載趨勢,區域水資源綜合治理迫在眉睫。而區域水資源持續利用必須以高效節水技術的推廣應用為核心,徹底扭轉區域當前的工業耗水方式,提升區域水資源管理,以水定產,優化經濟結構布局和產業結構調整,構建節水型社會,從而達到區域水資源利用效率的全面提升。文章基于戰略高度深入探討肇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水資源開發利用現狀和潛力,研究區域水資源開發利用、配置、保護的總體思路及實施策略,對確保和實現區域社會經濟與生態環境協調發展意義重大。

參考文獻:

[1]吳燕鋒,章光新,齊鵬,等.耦合濕地模塊的區域水文模型模擬效率評價[J].水科學進展,2019(3):326-336.

[2]趙健,胡繼連.水權質量視閾下小區域水權沖突與協調措施[J].水利經濟,2019,37(2):41-45+84+87.

[3]蔣海英,黃勁柏.肇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水資源利用現狀及對策[J].水利技術監督,2019(2):53-55+74.

作者:王杰華 單位:肇慶高新技術開發區農林水利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