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初中數學教學學導升模式

時間:2022-06-11 03:22:17

導語:淺談初中數學教學學導升模式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淺談初中數學教學學導升模式

【摘要】課堂教學是課程實施的主要途徑。作為老師,要總結教學經驗,反思教學過程,更新教學方法,引導學生獨立自主地利用課堂上的時間認真學習。在課堂教學中,激發學生興趣,不斷培養學生獨立思考,主動分析的能力。結合多年來的教學經驗,就初中數學教學的實施形式提出幾點看法。

【關鍵詞】課堂教學;自主學習;引導;提升

好的教學模式會產生好的教學效果。所以,教師要與學生共同構建輕松愉快的教學平臺。教師通過引導學生在課堂上自主地學習,然后教師對重點知識疏導,歸納,之后學生做練習鞏固,最后教師引導學有余力的學生解決更高層次的問題,達到提升的效果。

一、依托教材、自主學習

“課前預習,課后復習”是很好的學習習慣。但縱觀現代學生的學習狀態,恐怕真能做到的沒幾人。現在的學生缺乏學習動力和毅力。學習單憑興趣和感覺。所以在課堂上能否讓學生動起來,找到成就感是教學的關鍵。作為教師應該充分利用課堂四十分鐘,把課前預習這一塊拉到課堂上來。課堂的前十五分鐘讓學生充分地自學。以教材為依托,學會閱讀課文,歸納知識要點,并運用本課的理論解決相關的練習。(一)教會學生閱讀。閱讀課本可以讓學生了解知識的來龍去脈。閱讀也是理解和強化自我識記的重要手段。對于課文的概念、性質、定理部分,教師應該要求學生“讀懂”。讀懂就是要求理解某個概念或者定理并記憶下來。如:平行線的性質這節課,對于“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這性質學生在閱讀時必須理解性質定理成立的條件和條件成立必然得出的結論并記憶下來。然后還要“讀會”。讀會就是掌握某類題目的解題方法,學會應用這類方法解決實際問題。實踐經驗告訴我們,只要教師有意識地這樣要求和培養學生,學生是有能力在課堂前十五分鐘完成對課本內容的粗略學習的。(二)古人云:“學起于思,思起于疑。”學生看書思考后,必然對部分知識產生疑問。古語云:“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對于疑問,學生可以進行組內交流。由于每個學生都要交流發言,能充分調動和發揮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帶動學困生參與學習又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精神,從而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在這一環節里,教師應當消除學生的心理障礙,使學生敢于質疑,樂于質疑,培養他們積極探索和獨立發現的能力。

二、畫龍點睛、導出根本

教師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學生自學和交流后,下面該是教師畫龍點睛的時候了。學生的自學只能學好一節課的60﹪-70﹪,但要把知識掌握,就需要教師適時的引導。為了讓引導的效率最大化,教師要“導出根本、針針見血”。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引導時,要注意把握根本。每一節課都有根本性的東西在里面。教師在引導時,把這些根本性的知識或方法用簡明扼要的一點或幾點歸納給學生。也就是讓學生知道,這節課我只需要學會什么?就能解決相關的問題了。如學生普遍覺得困難的絕對值化簡這節課,它根本的東西是絕對值運算以后的結果是非負數,然后用絕對值化簡的法則:一個正數的絕對值是它本身,一個負數的絕對值是它的相反數。進行化簡就行了。教師引導學生抓住了根本性的東西,學生就學得更輕松了。其次,教師在引導時要注意知識的前后聯系。把這一節課的內容與學過的知識串聯起來,幫助學生建立起有效的知識網絡。如:整式的運算與有理數的運算是有很大聯系的,二元一次方程組、分式方程等方程的解法最終是化歸為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這要引導學生不斷地完善知識網絡,才能不斷地提高學生的數學水平。

三、及時鞏固、針對訓練、適當提升

美國有位著名的數學家曾經說過:“學好數學的最好方法是做數學。”所以數學訓練是學好數學至關重要的一環。“光學不練,過眼云煙。”一節課經過自學和教師的引導、點撥,剩下的時間就是恰到好處的訓練。為達到有效訓練的效果,作為課堂的組織策劃者要多費心思,切記,訓練并不等于題海戰術。要練得精、練得巧。首先,要了解學生實際情況,分層訓練。練習題的難度可以設計A、B兩層,A要求所有學生都要做,B則要求并鼓勵學有余力的學生做。第二,要重視習慣的培養,數學是思維能力要求較強的學科。書寫的過程和數學語言的表述都要求簡潔并符合邏輯推理。第三,注意學生思想方法的訓練。在訓練過程中要有意識地關注題目所體現的思維方法,以形成正確的思維定勢。如:證明兩條直線平行,學了平行線的判斷后,要證兩直線平行就可以證同位角、內錯角相等或同旁內角互補。到后來學了平行四邊形后,證平行還可以證兩直線是平行四邊形的對邊。慢慢地在訓練中讓學生形成思維定勢。時間長了在頭腦中形成了對某一類題的“通用”解法。第四,多設計變式練習,有助于讓學生體驗相關知識的關系。所謂變式,就是對某一個問題保留其中某些條件或數據,或變換提問的角度、方式,可以變化出新的數學問題,從而充實與加強數學的基本訓練。只有進行有效訓練,才能使學習更實在,更有質量,也才能使學生的學科素養得到提高。

總之,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的教學方式需要不斷地改變。學生的學習方法也需要不斷地更新。向課堂40分鐘要質量,這不能只是口號,這需要教師組織、引導好學生,學得有勁、學得賣力,才會富有成效。“學-導-升的模式”,不能流于形式。要想方設法地令每節課變得充實起來,才能使教學質量真正的提高。

參考資料:

[1]初中數學教學改革理想之路.科教文匯.[2]淺談數學教學中如何實施創新教育.教育革新.[3]《中學數學》.

作者:盧翠連 單位:廣州市花都區新華街云山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