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數學培優補差工作思考
時間:2022-11-10 10:49:56
導語:初中數學培優補差工作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數學學科知識點繁多,各個知識之間聯系比較緊密,對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創新思維能力有很高的要求,是學生學習過程中難度非常大的學科之一。進入初中階段的學習之后,學生會表現出明顯的個體差異性,邏輯思維能力較強、對數學學科比較感興趣的學生,往往會取得較好的學習效果,而另一部分學生效果則相對學習較差。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培優補差工作的進行應該貫徹到數學教學的各個階段,本文對該工作的實施策略進行簡要分析。
關鍵詞:初中數學;培優補差;教學工作
初中優差生之間最大的差異不是學生學習能力方面的問題,而是學生自身學習興趣與學習態度。培優主要是將學優生的數學學習能力提升到一個新層次,幫助他們解決數學學習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補差是指針對學困生數學學習過程中的具體問題,采取相對應的策略,增進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使他們感受到學習的樂趣,進而能夠在學習過程中保持較高的熱情和參與度。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應當自覺承擔起培優補差的任務,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和學生情況完成具體的教學設計[1-2]。
一、明確培優補差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的設計是教師進行完整教學設計的重要依據,根據教學目標對學生知識、能力等方面的具體要求,教師可以在完成課堂教學的不同階段設計不同的活動內容和活動方式。由于培優補差工作的進行要求教師不僅考慮到教學內容本身,還要將學優生的能力提升與學困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作為重要的教學目標之一,這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明確培優補差教學目標時,教師要充分了解每一個學生的學習特點,了解學優生需要提升的具體方面和學困生需要解決的具體問題,然后將之與課堂教學內容相結合,從根本上提高教學的針對性。在明確教學目標之后,由于數學課堂主要以簡單知識講解和題目分析為主,教師應該根據學優生和學困生之間的差異,確保他們都能參與到課堂學習中。在講解基礎數學知識時,充分照顧到學困生的理解能力,保證班級內的全體學生都能理解這些內容,在組織例題分析時,對于難度較小的題目,重點提升差生的掌握,對于難度較大的題目,要重點觀察學優生的反應,對其進行拔高訓練。
二、設計側重點不同的練習任務
將基礎數學知識應用到題目的解答過程中是數學教學的重點,也是衡量學生應用能力的重要途徑。在初中階段的數學教學中,除了完成基礎知識教學,教師也要花費一定的課堂時間組織學生進行典型例題分析,培養學生良好的創新思維與解題思路,在將培優補差工作貫穿到練習過程中時,教師應該設計側重點不同的練習任務,即使學優生完成難度較大、對其自身能力提高有較大幫助的題目,使學困生完成符合自身學習情況、側重基礎鞏固方面的題目。在對學生某一具體知識點掌握情況的考查過程中,教師應該充分考慮到學優生和學困生之間的差異,設計難度不同的學習任務。雖然這一教學方式的實施加大了教師要完成的工作量,但對培優補差工作的完成來說有非常顯著的效果,值得教師花費更多的時間進行完善。例如在完成“幾何”這一模塊的知識教學之后,為了提高學生對基礎知識記憶的準確性,并將之應用到具體的題目解答過程中,教師可以組織專項練習。在具體的練習過程中,為了提高培優補差工作的效率,教師可以讓學優生完成需要縝密的邏輯思維能力才能完成的題目,也可以讓學生思考同一問題的不同證明方法,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發散思維。而在設計適合學困生完成的題目時,則可以盡可能使題目考查學生對于基礎知識的掌握,當班級內學困生對基礎知識都有較扎實的掌握之后,再逐步提高題目的難度。
三、組織學習經驗交流活動
學習態度與學習方法是影響學生數學學習效果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來說,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會使學習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學優生取得較好成績的原因與其學習方法得當有關,學困生學習情況難以改善也與其學習方法不夠科學有關。為了促進培優補差工作的有效進行,組織學習經驗交流活動是非常有必要的一種方法,在學優生講解自己學習經驗時,學困生能夠將自己的學習方法與之比較,發現自己的不足,并在進一步的學習過程中提高自我。對于學優生自身來說,每一個學優生的學習方法也是不同的,聽別人講解的過程也是自己查缺補漏的過程,并可以在進一步的學習過程中解決自身已經存在的學習問題。例如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在學期中與學期末分別舉行一次學習經驗交流活動,學期中的學習交流主要集中于前一階段所學習具體知識的經驗,由于不同單元的知識體系不同,對學生的要求有所差異,學習方法也是不同的,學期中的學習經驗交流有利于增進學生的學習意識,也可以幫助學生發現自身存在的問題。學期末的交流活動主要集中于整冊書以及整個學期的數學學習,對于學生的整體學習能力提高來說有較大的幫助。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我發現期末學習經驗交流活動對學生自身有較大的激勵性作用,學優生能夠獲得自身學習所帶來的成就感,提高數學學習信心,學困生也能夠在聽取別人學習經驗的過程中,發現自身存在的閃光點。
四、結束語
培優補差教學目標的設計不僅要求教師考慮到知識本身的特點和課程標準的要求,還要充分結合每一個學生自身的學習情況,設計與學生自身相匹配的學習目標,使學生能夠在完成不同內容、不同階段的數學學習是逐步提升自我與完善自我。具體的教學過程涉及側重點不同的練習任務,有利于提高教學的針對性,是培優補差工作有效進行的重要途徑。除此之外,考慮到優差生之間在學習經驗、學習效率方面的差異,組織經驗交流會促進學生之間互相學習,取長補短。
參考文獻:
[1]李曉云.淺析如何做好初中數學課堂教學[J].新課程(中),2018(7).
[2]柳緒論.關于初中數學“培優輔差”有效思考[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9(5).
作者:陳茗 單位:江西省南昌市財經大學附屬中學
- 上一篇:啟發性提問在高中數學教學的應用
- 下一篇:全面發展理念下初中數學分層教學研究
精品范文
6初中班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