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資源缺失視角下的高中數學論文

時間:2022-09-28 11:19:37

導語:教育資源缺失視角下的高中數學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教育資源缺失視角下的高中數學論文

一、數學教育資源的分類

教育資源也稱為課程資源,即一切有利于數學課堂教學以及能夠促進學生數學素養的各種資源的總和,它是形成課程的重要要素和實施有效課堂教學必要而直接的條件.具體而言,數學課程資源主要有三種類型,一是校內資源,二是校外資源,三是多媒體資源.校內資源是教學場所與教學環境兩大資源的統稱,數學是無處不在的,而其中的關鍵在于教師是否能夠采集和利用這些資源,以及如何能夠使之為教育所用.相對而言,校外資源的種類更豐富,也更能促進學生對數學的認識,如生活中的數學故事,生活中與數學相關的交易、計算,等等.此外,多媒體資源也是數學教育資源的重要構成部分,但與其他資源相比較,多媒體資源的類型更豐富,它可以是一個與數學相關的實例,也可以是圖片或視頻,但從功能層面探析,多媒體資源比其他資源更具效用和價值.

二、利用教育資源,打造有效課堂

1.校內教學資源的采集與利用

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可通過兩個層面采集并利用校內資源來提升課堂教學質量.

1.1創設有利于學生學習的課堂環境.

環境是制約學生學習效果的重要因素.如,在吵鬧的環境下,任何人肯定都不可能專心學習,只有在安靜的環境下,學生才能專注于聽講,以及專注于吸收知識.同理,創設蘊涵著豐富知識的課堂環境,也有利于學生的學習.如,在教室的墻壁上設立活動的宣傳欄,并制作與課題相關的漫畫或小故事,在每堂課的開始前通過宣傳欄展示出來,漫畫或故事的內容隨著課題的變化而變化.如此,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提升他們的學習效果.

1.2學生是課堂學習的主體.

同時,對于教師而言,學生也是一種可利用的教學資源.例如,在講“函數的概念”時,教師可挑選四個學生,并給他們提供幾個明星的名字,讓他們分別說出自己喜歡的明星,每個學生只能選擇一個,最后根據他們的選擇分別以集合A和集合B的形式畫出對應關系.圖略.利用好“學生”資源,可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作用,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引導學生主動地獲取知識,從而提升課堂教學質量.

2.利用校外數學資源,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

生活中的數學現象是數學教學的重要資源.利用好這些資源,對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具有重要意義.教師可以組織開展校外數學采集活動.每一堂數學課都有一些特定的知識,這些知識與人們在生活中的一些活動存在著重要聯系.由此,教師可結合數學教材中的課題內容,讓學生在課前采集與本課內容相關的生活中的數學案例.例如,在講“抽樣方法”前,讓學生去超市采集與抽樣方法相關的實例,如人們怎樣挑選商品,超市怎樣抽查供貨商送來的貨物,等等.此外,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記錄生活中與數學相關的現象,并以小組為單位,首先將學生所采集的數學現象在小組內整合、評比,其次在課堂上組織各小組之間進行評比,并給予表現優秀的小組適當的獎勵.如此,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并為教師的課堂教學提供資源,從而實現師生的“共贏”.

三、利用多媒體資源,打造有效課堂

傳統的課堂教學,需要教師具有很好的口語表達能力,而通過多媒體,可將教師的口語轉化為圖文并茂的多媒體語言,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優化了知識的發生過程.因此,多媒體是打造高效課堂的重要工具.例如,在講“等差數列”時,用口語詮釋等差數列的概念:如果一個數列從第二項起,每一項與它前一項的差等于同一個常數,那么這個數列就叫做等差數列.教師可將這種口述轉化為多媒體:播放一架梯子的圖片,標明梯子的最高一級寬度為50cm,最低一級寬度為130cm,提出問題:梯子中間各級的寬度是多少厘米?如此,將概念性的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從而引導學生探索,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四、結語

總之,教師要正視教育資源缺失的現狀,正確認識教育資源的價值,及其對打造高效課堂的影響.在素質教育背景下,教師要將采集并利用教育資源作為落實素質教育要求的重要途徑.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打造高效課堂.

作者:萬靜單位:江蘇泗陽縣致遠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