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數學課堂有效教學的影響因素
時間:2022-01-19 09:06:54
導語:高中數學課堂有效教學的影響因素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學生學習數學的主動性是建立在有效的課堂教學基礎之上的,數學課堂教學的過程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數學課堂教學不是一種簡單的知識傳授和記憶的過程,也不應該是教師展示自己才華的過程,而應該是“體現自主、創設合作、注重過程、引導探究”的教學,是讓學生真正的在進行學習的過程,是一種有效教學。文章對課堂有效教學特征進行描述,對學科性質等影響有效教學的因素進行分析,最后提出了提高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途徑。
關鍵詞:高中數學;課堂有效性影響因素
就我們數學教師而言,由傳統規范型教師向新型教師轉變。我們應充分考慮數學的學科特征,以及高中學生的心理特點,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培養學生自主探索、自由發揮、與人協作的良好品質,為學生終身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下面就多年的工作經驗談談影響有效課堂的因素。
一、高中數學課堂有效教學的特點
有效課堂教學的基本目標是通過教師在一段時間的教學之后,學生獲得了期望的、應有的進步與發展。“期望的”是指學生所希望的,教師在教學中所設計好的,符合課程標準和素質教育尤其是創新教育要求的目標與任務“;應有的”是指學生自己力所能及的、應該達到的“進步與發展”目標。有效課堂教學的基本特征有如下幾個方面:①為了一切學生的全面發展,人人理解有用的數學;②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關注個別學生”,不同的人學習不同的數學;③課堂教學注重預計與實現的辯證統一;④教師實施反思性教學。
二、影響高中課堂教學的因素
要提高教學質量,必須樹立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的辯證觀點,形成熱烈的學習氣氛,注重學生優秀思維品質的培養,變被動為主動,變學會為會學,這樣就一定能達到傳授知識,培養能力的目的,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學科性質影響高中數學課堂的有效教學
高中數學課程對于認識數學與自然界、數學與人類社會的關系,認識數學的科學價值、文化價值,提高提出問題、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形成理性思維,發展智力和創新意識具有基礎性的作用。高中數學課程有助于學生認識數學的應用價值,增強應用意識,形成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由于高中數學需要學生修完必修課程5個模塊和選修課程2~3個模塊,內容較多,再加上它枯澀的語言、冷峻的公式、眾多怪里怪氣的符號,使得一部分學生對數學存有一種偏見,甚至對數學有恐懼感。這種現象也影響了高中數學課堂的有效教學。
2.初高中知識的銜接不當影響高中數學有效課堂教學
從內容上講,高中常用的一些知識、方法,在初中沒有作為重點知識介紹,甚至有的內容根本沒有。從學習模式上看,從初中到高中:思維方式由形象思維為主轉向抽象思維為主,學習方法由記憶積累為主轉向以應用為主,知識點的呈現由點線式的方式轉為綜合呈現,考查的方式上由課內為主轉為以課外遷移為主。因此要注重提出問題,引導進入新課。比如講解等差數列時:師:大家還記得德國偉大的數學家高斯“神速求和”的故事嗎?小高斯在上小學四年級時,一次老師布置了一道數學習題“:把從1到100的自然數加起來,和是多少?”年僅10歲的小高斯稍加思考就得到了準確答案:5050.這使得老師十分驚訝。那么高斯是用了什么樣的方法如此快速計算出答案的?設計意圖:由數學趣聞引入,激發學生的思維,引發學生探究的興趣和欲望,研究高斯算法對一般等差數列求和的指導意義。生:高斯是應用首尾配對進行求和的,1+100=2+99=…3+98=…=50+51=101,有50個101,所以1+2+3+…+100=50×101=5050.師:我們希望求一般的等差數列的前n項和,同學們要從高斯的算法中得到啟發。
三、提高高中數學教學課堂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課堂是實施教學的主戰場,課堂教學是老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雙向過程,這就要求教師們有針對性地實施有效教學,實現(教師與學生)“雙向主體,和諧發展”。而實施有效教學就要重視提高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實施。
1.準確定位新增加內容
新增內容是課堂教學的亮點,它具有現代感,貼近社會生活,所以我們教師要認真鉆研教材和課程標準,把握標準進行教學。例如,對導數內容,不應只是要求學生掌握幾個求導公式,進行簡單求導訓練,而應首先通過研究增長率、膨脹率、效率、速度、加速度、密度、切線的斜率等反映導數應用的實例引入導數的概念,引導學生經歷從平均變化率到瞬時變化率的過程,知道瞬時變化率就是導數。通過感受導數在研究函數和解決實際問題中的作用,體會導數思想及其內涵,幫助學生直觀理解導數的背景和思想,使學生認識到,任何事物的變化率都可以用導數來描述,要避免過量的形式化的過程練習。
2.發展學生的創新意識
《標準》在課程基本理念中倡導積極主動、勇于探索的學習方式,這些學習方式有助于發擇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使學生的學習過程成為教師引導下的“再創造”過程。現行的新教材很好地執行了這一理念。我們應從教材的例習題和平時的練習題中,合理選材、組材,編制研究性學習素材來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鼓勵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養成獨立思考、積極探索的習慣,能綜合應用數學知識發現、探索、提煉、研究和解決問題的品質。作為數學教師,我們必須轉變教育思想、理念,與時俱進,把培養創新人才作為我們的教育目標,將創新教育落實到課堂中去,讓我們的學生不僅會繼承,更能發展、創新。
參考文獻:
[1]陳厚德《.基礎教育新概念——有效教學》[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0.
[2]陳宇《.情景教學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D].蘇州大學,2009.
作者:章倩 單位: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丁溝中學
- 上一篇:社會保障基金管理績效審計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 下一篇:公允價值的審計風險及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