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數學課堂教學設計論文

時間:2022-04-16 10:41:52

導語:高中數學課堂教學設計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中數學課堂教學設計論文

摘要:滲透性教學設計主要表現在教學方法、組織形式、課堂氛圍和激發學生的主動性這幾個方面。做好數學思維的滲透性設計,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思維活躍度,從而達到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目的。本文從高中數學課堂存在的問題和滲透性設計激活數學思維的重要性出發,對如何更好的應用這一種形式提出解決方案。

關鍵詞:高中數學;滲透性設計;數學;思維;方案措施

隨著我國課改進程的深化,高中數學教學對素質教育和思維能力的培養方面越來越重視。做好數學思維的滲透性設計,可以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自主的進行課堂學習和思考,怎樣更好的進行滲透性設計是目前教師需要研究的重要問題。

1高中數學課堂存在的問題和滲透數學思維的作用

數學思維是學好數學的重要方法,用滲透性設計激活數學思維是高中數學教學的需要,有利于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和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同時也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對學生數學知識網的構建有著重大意義。從二十世紀以來,對數學思維的重視就在不斷地加深,近年來我國許多學校都開展了滲透數學思維的實踐活動。但在這一過程中,也存在著教學停留在技能和技巧訓練和學生習慣于動手解題,而不是習慣使用數學思維等問題。如在解題時過分的強調題目分類,學生對解題過程進行強制記憶,不能對新的題型進行解答等[1]。

2滲透性設計在高中數學教學的應用

2.1改變教學方法,倡導思維性學習。2.1.1采用新的課堂模式。在高中數學教學以來,長期都是教師進行講解,學生專注于聽講。而且在講解新的知識點時,通常是使用引入新課,講解知識點,課后作業等方式進行教學。尤其是課后作業,是以大量的習題作業為主,加重了負擔的同時也削減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因此,教師在教學時應該采用新的課堂模式,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對學生的數學思維進行培養。例如,以人教版的高中數學教材為例。在講解《統計》這一課時,首先要求學生進行知識的預習,并對沒有理解的問題進行標注;然后在課堂上,讓學生繼續對教材進行研究,對本課的知識結構大綱進行羅列,包括知識難點。其次,教師針對學生的理解情況進行講解,并要求學生也進行知識點的講述,兩相比較加深對知識的印象和難點的掌握,數學思維的發散也滲透性的得到了培養。最后,在學生的課后作業上,要避免題海戰術,而是對學生不同的掌握情況進行任務的布置,選擇有針對性的習題訓練學生的數學能力和數學思維。2.1.2轉變教學理念。轉變教師在課堂上的角色定位,保證教師和學生處于同等的學習地位。教師可以給學生更加自由的學習空間,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性的學習,改變學生的接受性學習方式。如在講解《命題及其關系》這一課時,教師可以減少在課堂上的講解時間,最好是控制在十五分鐘以內。將基本的知識點講解后,要求學生自行的對教材內容進行學習,并設計教學過程和內容,然后,抽簽選擇學生對自己設計的教案進行教學,同時回答其他學生提出的問題。最后,教師指出和修正錯誤的內容,并對學生提出課后的思考問題。長此以往,可以增強學生對學習的興趣,轉變學生固有的數學思維[2]。2.1.3創設情境,培養學生的觀察力。教師課堂上要善于引導學生將復雜的知識和具體的情境相結合,以減少概念的抽象性。如在講解“隨機抽樣”時,可以在課前讓學生對班級的部分學生進行調查,如在課余時間都喜歡干些什么等問題,然后對全班的情況進行推測。用這種方法對課上要講的內容進行實踐,可以使學生對概念的理解更加具象,鍛煉學生應用數學的能力。2.2培養學生主動性。2.2.1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為了更好的進行數學思維的培養,就要轉變學生被動的學習方式,樹立在學習中的主體意識。如在“集合”這一課中,可以讓學生觀察圖書館的布局和圖書擺放規律,形成“同種類的圖書放在一起,形成一個整體,并且每一本書都是其中的一個因素”的集合概念。了解到集合具有確定性的特點,如每一本書都有獨特的分類和位置,同時集合又具有互異性,像同類型的圖書都有不同的作者和思想,不會出現重復的現象都是獨立的個體。老師通過讓學生對圖書的觀察,可以讓其對集合的概念了解的更好,形成清楚的印象,使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得到顯示。2.2.2利用課后閱讀進行數學思維滲透。在數學教材課本中,都會有閱讀與思考的這一個標題的存在,教師往往會忽略這一部分。例如,高中數學必修一中的函數制一課,是許多學生學習的難點。在講課之前,可以先和學生閱讀課后的函數發展過程,讓學生對這一課有一個基本的興趣。或者在向量的學習過程中,常常會有學生忘記向量的標記,可以通過閱讀《向量符號的由來》,使學生對向量符號的含義有所了解避免漏寫。在了解數學概念產生的過程后,可以對數學思維進行延展,縮小對數學思維的限制。2.3利用滲透數學思維進行解題。高中數學學了培養學生對數學的實際應用外,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對數學題的解答,在解題過程中滲透數學思維,可以提高學生解題的能力。第一,教師在備課時就要將數學思維和教學內容、學生情況相結合,有計劃的進行。第二,利用多種方式,對解題策略中的數學思想加以運用并反思過程評價數學思維方法。例如,在講解“不等式”這一章節時,可以讓學生自行的對例題進行分析、歸納、聯想和證明,運用數學思維得出深層次的知識。在解完例題后,教師引導學生思考一題多解的可能性,從逆向思維出發,鍛煉學生的順向和逆向思維的雙向發展。

3結語

高中數學知識抽象性更高,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產生的問題也很多。教師要對學生進行滲透性指導,激發學生的數學思維,如通過增加學生的主動性和改善教學方式等措施,更好在高中數學教學中以滲透式的設計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

參考文獻:

[1]王華蓉,數學文化須走進課堂———以“人教版”小學數學教材為例[J].湖北教育(教育教學),2017(02):51~52.

[2]盧懷芳.高中數學課堂滲透數學史的體會[J].知音勵志,2016(24):140.

作者:陳鑫 單位:吉林省洮南市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