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實踐教學研究
時間:2022-10-26 09:19:21
導語: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實踐教學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實踐教學是理論聯系實際的有效途徑,是培養學生運用能力和實踐能力的重要平臺,本文參照師范類專業認證標準,以“學生中心、產出導向、持續改進”為基本理念,從目標體系、內容體系、管理體系、保障體系、評價體系五個方面構建合理完整的實踐教學體系,旨在提高師范生的教師職業技能與素養,促進數學教師的優質產出。
為推進教師教育改革,改善師范生的教育實踐依然存在的問題,攻破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薄弱環節,教育部2016年頒布的《關于加強師范生教育實踐的意見》和2017年頒布的《普通高等學校師范類專業認證實施辦法(暫行)》,開啟了師范類專業認證的篇章。認證的基本理念是“學習中心、產出導向、持續改進”,指導思想為“一踐行三學會”,凸顯師范類專業的教師教育特色。[1]師范類專業認證將會對教師教育課程、實踐教學時長、實驗實訓條件、實踐教學基地等實踐教學方面進行考核認證,做好、做精師范生教育實踐已經成為舉辦高校師范教育普遍面對的新任務。長沙師范學院是一所蘊涵紅色基因的教育基地,本著“人生引領、文化滋養、藝術熏陶”的育人工程,其育人目標、過程有其獨有的特色,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志承長師特色,有與其他高校截然不同的培養目標——培養小學數學教師。故立足于學校和專業特色,符合學校和專業人才培養目標,以實踐教學為人才培養著力點建構實踐教學體系對于培養學生的專業實踐能力具有重要的價值和意義。鑒于此,本文以長沙師范學院為例,分析討論師范專業認證背景下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
一、實踐教學是數學教育專業人才培養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增進師范生對教育的認同和熱愛在全面培養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學生
在綜合素質的基礎上,結合學校特色,注重師范生教師情懷教育,通過講座、參觀、觀摩、訪談、“名師進校園”、典型案例學習等多樣化活動,使學生了解兒童,熱愛兒童,關注并熱愛小學教育,領會數學思想,體會數學文化,了解并熱愛數學教育,認可教師職業,以教育情懷引領學生成長和職業道路。[2]
(二)提高師范生的教師技能和教師素養
結合社會所需的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規格要求和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厘清數學教育專業師范生需要具備的教育技能、教師技能和數學技能以確定實踐教學的內容和開展形式,構建科學合理的實踐教學體系,注重過程的監督、管理和評價,做到全程育人,全員育人,有助于培養專業基礎扎實、教育教學能力良好、教育實踐能力較高、能夠承擔小學數學等師范專業認證背景下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彭懿(長沙師范學院數學科學學院湖南長沙410100)課程教學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二、師范類專業認證標準下數學教育專業實踐教學體系設計原則
在《小學教育專業認證標準》中的“合作與實踐”部分提出實踐教學體系完整,因此在設計實踐教學體系時應遵循的原則是以數學教育情懷引領全局、理論與實踐深度融合、覆蓋大學全過程、涵蓋師范生技能全方面的,切實可行逐級推進的體系。
三、師范類專業認證標準下數學教育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
(一)實踐教學目標體系
恪守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具備較強的班隊管理能力,能夠引領學生身心健康發展;能夠運用數學科學的基本理論、方法和技能,以及教育學的基本原理,并結合現代教育技術解決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實際問題,卓有成效地開展教育教學工作,成為小學骨干教師;能夠主動關注教育教學改革動態,圍繞教育教學中遇到的實際問題開展研究,具有較強的創新能力,成為小學教育教學改革的推動者;能夠掌握和緊跟專業發展動態,科學規劃自身職業和專業發展,成為終身學習理念的踐行者和受益者。[3]
(二)實踐教學內容體系
以數學素養和教師素養為基礎,以理論結合實踐為基本方式,以培養基礎扎實、技能嫻熟、能力綜合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為目標,按“理論、實踐、再理論、再實踐”開展實踐教學,構建校內與小學相聯系、課內與課外相輔助的實踐教學內容體系。具體表現為以下四點:1.教育教學理論課程與校外見習(校外課程實踐)協同育人通過理論聯系實際的方式讓學生學理論致用于實踐,重組經驗升華為理論。如大一開設《兒童發展與教育心理學》《三筆字書寫》《教師語言技能》教育教學類課程后通過新生入學講座、“小學名師入校園”、小學校園參觀、名師課堂觀摩、訪談優秀的小學教師、講述扎根農村教師的故事等一系列活動,讓學生熱愛小教事業,熱愛小學生,感悟教師信仰的力量,體會小學教師的價值和幸福感,達成對小學教師的職業認同;大二開設《小學教育學》《小學班級管理》《小學生心理輔導》、《現代教育技術》《小學數學與數學思想方法》《小學數學解題與競賽研究》理論課程后讓學生到實習基地(小學)開展教學與班隊管理相結合的教育綜合見習,教育綜合見習安排在第四學期進行,時間為5天;大三開設《教育統計學》《比較初等教育》《教師職業道德與政策法規》《小學數學課程與教學論》《初等教育研究》《高觀點下的小學數學》《小學數學教學實用軟件》《小學數學課程標準與教材研究》《小學數學課程教學設計》教育教學類課程后讓學生到實習基地開展課堂教學見習,課堂教學見習安排在第六學期進行,時間為5天。同時樹立以賽促練、以賽促學的思想,漸進式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和教育教學能力。2.實驗教學與理論教學相輔相成數學專業課程能促進學生對數學知識、技能、能力的掌握、實驗課程如《數值分析》《數學模型與數學實驗》《普通物理學》《小學教育教學軟件》則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提高數學能力、信息素養和動手操作能力,二者相互促進。3.校地聯合培養學生教育教學技能按照《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師范生從教技能訓練與考核方案》分年級、分階段從“說、寫、演、練”四個維度鋪開技能訓練。其中,“說”是有關教師口語表達,如演講、敘述教育故事、朗誦;“寫”是教師運用文字語言和圖表等傳遞教學信息的能力;“演”是有關教師授課、說課等具有表演藝術的綜合活動;“練”是通過練習促進數學教育教學技能的形成。學院按照方案分年級、分階段考核,讓學生真正做到“課后忙起來”;學生在地方小學進行見習、實習,進一步提高師范生技能,與專業訓練相得益彰,其中專業教育實習安排在第七學期,包括教育實習,教育研習、班主任實習、教育調查,實習時長為18周,采用“頂崗實習”的方式,到小學進行“全職”教師崗位的鍛煉。4.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活動相倚為強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創新創業模塊共計14學分,其中大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2學分、創業基礎2學分,創新創業選修課2學分,共計6學分,科創活動8學分。這8個學分可以通過參與數學建模競賽、大學生數學競賽、師范生技能競賽、“互聯網+”創新創業大賽、大學生研創項目、文藝體育科技活動等申請獲得,且超額學分可以沖抵專業任選課或部分公共選修課。學校成立了數學建模協會和數學專業學習和討論的興趣小組,加強學生的數學交流和合作能力,促進對知識的多方面理解;創新創業平臺則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和獨立思考能力,促進對知識的深層次理解,二者協調發展,共同推進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
(三)實踐教學管理體系
實踐教學管理體系的完整能夠保障實踐教學環節的順利開展,學校職能部門制定《教學管理制度匯編》,該匯編共包括15個實踐教學管理制度文件,如實踐教學管理辦法、創新創業實踐活動學分管理辦法、師范生教育實踐手冊等,對實踐課程、頂崗實習、學科競賽、畢業論文等實踐教學各個環節都做了規范性要求,通過強化制度建設,使實踐教育教學有章可依、有規可循,保證實踐教學秩序穩定和教學環境質量的提升。學院層面建立學院和教研室兩級管理體系,成立學院學術委員會、教學指導委員會和督導組,明確各級管理隊伍和機構的分工與職責,每學期對實踐教學工作進行檢查和指導。學院教務辦為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師范生建立實踐教學電子檔案,學生見習、教育教學技能等每一個過程都記錄在實踐教學管理系統中,指導教師登錄實踐教學管理系統實時掌握學生的實踐效果,發揮師范生的潛能。
(四)實踐教學保障體系
1.加強實踐教學平臺建設為了保障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師范生實踐教學體系的科學性和有效性,務必要加強校內教學條件和校外實踐教育基地建設。校內建有數學建模實驗室、遠程互動多功能微格實訓中心以及1個中央財政建設規劃項目-云計算與大數據教學實驗中心;校外實踐基地穩定,與11所優質示范性小學簽訂了教育實習基地協議,滿足師范生每20個實習生不少于1個教育實踐基地需求,開展感知、體驗、參與式教育實踐教學;建立省級創新創業和校企合作教育基地,即大數據科學與智慧教育基地,有利于學生探究能力和創新精神的形成,提升學生全面素質和綜合素養。這些校內外條件不僅可以解決師范生集中實踐教學環節、創新創業的問題,同時也是學生了解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陣地。2.雙導師共同指導師范生實踐實行校內專職教師與校外優秀小學教師共同構成專兼結合的“雙導師”實踐教學師資隊伍,校內指導教師由教學經驗豐富、學術業務水平高、工作責任心強、有一定組織與管理能力的教師擔任;同時按教育部要求聘請實習基地教學能手作為兼職教師,確保實踐教學的時長與質量。[4]在指導過程中,充分發揮師范生實踐教育前、中、后期典型案例的模范作用,注意對困難學生的幫扶。課前的教案由校內、校外導師共同指導,形成典型教案;中期從情懷、政治素養等方面進行滲透,形成案例公開課,以典型帶動全體學生追求卓越;后期總結經驗,推薦優秀學生進行經驗交流與評比。同時通過同輩幫扶、教師幫扶展開對困難學生的幫扶,兼顧全體,照顧全局。
(五)實踐教學評價體系
實踐教學評價體系是穩步提升實踐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基于教育部2011年頒布的《教師教育課程標準(試行)》、2012年頒布的《教師專業標準(試行)》和專業認證,依據教師職業能力相關要求及實踐教學目標體系,確定實踐教學評價體系由課內實踐、從教技能、畢業論文、校外見實習和社會實踐四部分構成。課內實踐是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確定的實踐教學活動的課程,如《數學模型與數學實驗》《小學數學課程與教學論》《小學數學課程教學設計》《小學數學教學實用軟件》等,課程組制定與理論教學相結合的專業課程實踐教學大綱,評價標準遵照教學大綱“考核方式與成績評分”模塊執行;[5]從教技能評價按照《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師范生從教技能訓練與考核方案》等文件,主要采用過程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方式分組進行,即每班分成由4~5人組成的小組,每個授課小組分工明確,包括教案、教具、課堂活動的設計與授課、PPT制作,評價打分使用層次分析法計算,根據方案的考核標準執行;畢業論文以學生態度、論文質量和答辯水平為依據,采用百分制,成績由三部分組成,分別為指導教師成績占40%、評閱教師成績占30%和答辯成績占30%,優秀比例控制在10%以內;校內外見實習和社會實踐遵循學校實踐教學管理文件追蹤、評價學生實踐學習效果。
四、結束語
本文從師范認證背景下探討了如何構建科學合理的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盡管隨著數學教育專業實踐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化以及實踐教學模式的不斷更新,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方式將做出相應的調整,但是對于實踐教學體系的系統化研究有助于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并且對今后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完善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關于印發《普通高等學校師范類專業認證實施辦法(暫行)》的通知(附件小學教育專業認證標準)[EB/OL].(2017-10-26)[2018-12-17].
[2]惠中.小學教育實踐引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4.
[3]彭艷紅,廖軍和.專業認證背景下師范生教育實踐能力結構及指標體系構建[J].貴州師范學院學報,2018,34(3):72-79.
[4]齊曙光.師范專業認證背景下高校師范生教育實踐的困境和思考[J].邢臺學院學院,2020,35(01):80-83.
[5]關威.師范專業認證背景下大學實驗課的課程評價設計與實踐——以《物理化學實驗》課程為例[J].教育教學論壇,2020(6):377-378.
作者:彭懿 單位:長沙師范學院數學科學學院
- 上一篇: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實踐教學現況
- 下一篇:數學專業課程設置與改革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