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數學興趣培養論文
時間:2022-11-23 11:29:00
導語:初中生數學興趣培養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激發學生的數學興趣,調動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對搞好數學新教材的教學,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文簡要闡述了聯系生活、直觀教學等培養中學生數學興趣的方法。
【關鍵詞】初中數學;學習興趣
美國教育學家布魯納說過:“學習的最好動力是對學習材料的興趣”。興趣是一個人積極探求的一種最為實際的內部動力,是學生學習積極性中最為現實、最為活躍的心理成分,它直接影響著學習效果。因此,激發學生的數學興趣,調動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對搞好數學新教材的教學,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1.聯系生活——引趣
社會生產和人的需要是產生興趣的源泉,首先讓學生認識到學習數學這門學科的重要性,使他們對數學產生興趣,有一個思想上的基礎。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有意識地根據教材的特點(重視數學的科學價值)講述數學在生產和生活中的價值和廣泛應用,使學生明白數學是學習和研究現代科學和技術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教材中的每一章引言課,教師都可以根據教材內容,從實際生活和生產中引入新的課題。如第一章以生活、生產、科研中經常遇到數的表示與數的運算問題。例如:(1)以天氣預報2005年11月某天北京天氣為-3C°—3C°的它的確切含義引出負數這一代數知識。(2)以三個隊參加的足球比賽中如何確定三個隊的凈勝球數引出有理數的加減法運算等。教師針對教學內容的需要也可適當講述數學的應用及其價值。如:負數概念引入后教師結合“閱讀與思考”的內容,向學生生動地講述了中國是最早使用負數的國家這一歷史事實,在他們陶醉于我們祖先的偉大成就自豪感的同時,激發了他們對數學占有的欲望。
2.注重直觀——誘趣
根據心理學研究成果表明,初中生正處于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度的階段。在數學上,他們比較喜歡認識具體和想象的事物。重計算,輕概念,重記憶,輕理解。例如:“數軸”概念的教學,教師是拿著實物溫度計上課,溫度計上有刻度,根據溫度計上液面不同位置就可以讀出不同的數,測量不同的溫度;與溫度計類似,我們可以在一條直線上劃刻度,標出讀數和方向,用直線上的點表示正數、負數和零,那么這樣的直線叫什么?于是引出數軸的定義,這樣的講解生動具體,使學生看有實物,想有形象,記有特征。不但使他們學有所感、記得牢固,而且使他們理解得也較為準確和深刻。
3.保護學生的好奇心——激趣
好奇是學生的天性,是人自發認識客觀事物的一種意向。好奇心是創新的動力、是創新意識的萌芽,學生的好奇往往是表現在對一些新鮮事物,自己不懂的東西有一種突如其來的感覺,他們總愛問個為什么,或者異想天開,教師要保護學生的好奇心,激發求知欲,這是學生主動觀察、思考探索事物的強大動力,是興趣的先導。
3.1利用圖片資料,模型實物,激發學習興趣。立體圖形與平面圖形教學中,新教材中配有不少教具,提供了大量的立體圖形、平面圖形。目的是讓學生通過直觀感知、操作確認等實踐活動加強對圖形的認識和感受。在配套教具的基礎上教師不妨收集一些世界著名的有代表性的建筑物的圖片,如金字塔、清真寺、中國的古塔等等,再收集一些生活中的規則的和不規則的物體,如乒乓球、易拉罐、玻璃杯、底面呈六邊形或八邊形的茶葉筒、魔方等等。讓學生感知這些建筑物都是由許多幾何圖形組成的,從而認識到學習這些知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時盡可能地讓學生多觀察各種幾何體和實物圖,通過大量的模型、實物例子形成對各種幾何體的直觀認識,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認識和理解數學概念的同時,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學好這些知識打下良好的基礎。例如,在課本中有一個例題,要求畫水管的三叉接頭的三視圖,如果教師準備了實物教具,讓學生從正面、上面和側面仔細觀察所看到的平面圖形,學生就有了一個直觀的認識,在實踐中體會了物體的不同呈現方式,這樣,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3.2利用學生的好勝心理,教師經常在教學中安排一些小競賽。如講完“列一元一次方程解應用題”后,教師將相同類型的課后練習題一次布置給學生,只要求他們列出應用題的方程即可,看誰列得既快又對,教師作為平時成績給予打分,對答得快和對的學生進行鼓勵。平時,教師在教學中,特別注重師生間的感情交流,培養他們學習上的爭強好勝心,決不挫傷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參考文獻
[1]《初中數學教與學》,2004年第6期,吳曙紅《淺談學生空間想象能力的培養》,第1頁到第2頁.
[2]《全國教育優秀論文》,2003年第2期,李平祥《如何提高中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第132頁到第133頁.
- 上一篇:農村勞動力技能培訓工作調研報告
- 下一篇:數學課堂中合作學習探究論文
精品范文
6初中班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