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課堂中合作學習探究論文
時間:2022-11-23 11:31:00
導語:數學課堂中合作學習探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合作教學是將全班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在教師恰當的組織和有效的調控下,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通過師生之間、學生之間多邊互動,積極合作完成教學任務的一種教學模式。小組學習是合作教學經常采用的一種組織形式。
【關鍵詞】數學;初中;合作學習
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增強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是老師不容回避的責任。學習小組就是一個微型社會。不同背景、不同性格的人,為完成一個共同的學習目標而走在一起,勢必有一個磨合過程,其中沖突與妥協在所難免,而這正是每個遲早要踏上社會的人所必經的磨煉。
初中數學課堂合作教學活動是通過師生之間、學生之間多邊互動,積極合作來完成教學任務的一種教學模式。
1.合作教學的特征
合作教學是將全班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在教師恰當的組織和有效的調控下,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通過師生之間、學生之間多邊互動,積極合作完成教學任務的一種教學模式。
1.1合作教學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合作教學是師生之間相互作用,積極合作完成教學任務的教學。在教學活動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主角”,教師起“主導”“導演”作用。老師的主要任務是為學生設計學習情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參與教學活動全過程,使學生學會學習,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1.2合作教學有利于學生認知的發展。在合作教學活動中,教師引導學生合作沿著前人研究、探索數學問題的路子去思維、動腦、動口、動手,親自體驗知識的發生和形成過程,這樣不僅掌握了知識,而且學會怎樣學習。這種方法的學習遠遠比被動地接受老師講解要深刻得多,而且對學生認知能力的發展會產生深遠的影響。
2.合作教學的實施策略
小組學習是教學經常采用的一種組織形式。
首先,對組員構成研究。在小組分組中大多采用異質分組合作學習,即根據學生不同的學習態度、學習習慣、學習能力、個性差異,把全班同學分成好、中、差。分組時要均衡配置,每個小組學生在學習基礎、能力水平等方面大致相同,另外男女混編,并根據學習學要、內容需要以及活動中小組活動實際狀況及時調整,以確保小組活動始終處于良性發展狀況,符合教學發展需要。
其次,小組教學一般采用:分組討論、分組操作、分組交流。其教學進程為:個體自學——自愿結合、互幫互學——小組交流——個小組派代表匯報——展開全班范圍的討論雨交流——學生互評。在此要堅持小組內合作為主,競爭為次;小組之間以競爭為主,合作為次的原則。這樣既能達到競爭的目的,又能培養學生良好的合作精神和團隊精神。
第三,學生的座位要體現不同的組織形式,安排不同的座位,組合不同的小組,使學生對課堂教學產生新鮮感,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在合作教學活動中,教師與學生之間是平等的,不是服從與被服從的關系。教師應發揚教學民主,在分析問題、討論問題中積極鼓勵學生大膽質疑,提看法,使學生在合作學習中有“解放感”、“輕松感”。這樣才能有利于學生在課堂上形成大膽提出問題,暢所欲言,集思廣益,逐步形成寬松民主的課堂氣氛,為學生之間、師生之間成功合作學習,創設良好的教學環境。
3.體會
3.1合作學習是培養人才的有效途徑,小組成員能夠在小組內進行充分的語言、思維及膽量的訓練。通過小組成員之間的交流,他們能夠大膽地將自己的見解通過語言表達出來。在交流中逐步培養學生能主動與別人交往,形成自己的獨立見解。
3.2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為全體學生,尤其是為學習困難的學生提供了更多的課堂參與機會,增強了主體參與性。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的鍛煉機會,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展。
小組合作學習后的匯報有利于開展有競爭的合作,還可以將小組共同的認識成果轉化為全班共有,能激發創新,拓展思維,提高了教學時效。
既然小組學習好處那么多,作為老師為何不多為學生創造這樣的機會呢?在教學中,我是能用則用,但不濫用。通過小組學習,我深切體會到了小組合作學習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 上一篇:初中生數學興趣培養論文
- 下一篇:中專數學教學改革研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