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數學的教學創新綜述

時間:2022-08-15 03:01:43

導語:中職數學的教學創新綜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職數學的教學創新綜述

一、數學與化學的整合教學案例

在化工分析班進行“集合與元素”一節的教學,課堂中我展示了一張十二生肖的圖片,讓學生根據課上所學的內容,說出圖片中集合與元素分別代表什么,以及其中元素的個數。學生:這十二個生肖所組成的整體叫做集合,元素是這十二個生肖,元素個數為12。老師提問:你們能根據所學的專業,找出有關集合與元素的圖片嗎?學生:拿出一本《無機化學》,課本中這張元素周期表就是很好的例子。集合就是這個化學元素周期表,元素是指組成周期表的這些化學元素,有118個。老師追問:你能說出數學與化學這兩個學科里所指的元素的意思嗎?學生:元素又稱化學元素,指自然界中一百多種基本的金屬和非金屬物質。數學中,元素是指組成集合的對象。……老師:課后希望大家上網去查找一下有關集合與元素的圖片,下次課我們再一起交流。剖析:針對化學專業的學生,元素這個名詞出現在數學和化學課本的第一章第一節中。“良好的開端等于成功的一半”。上好數學第一課,對于老師來說,它能起到數學與化學學科緊密聯系的橋梁作用。提高學生對數學課的重視程度,轉變學生重專業課輕基礎課的意識。還有利用圖片教學信息含量大、容易記憶的特點,能更好地幫助學生記憶定義、概念,起到優化課堂教學的作用。

二、數學與計算機的整合教學案例

在網絡班進行“指數函數”一節的教學,其中【描繪圖像,歸納性質】這個環節,我利用分層指導的教學方法,讓同學們嘗試用三種方法繪制指數函數圖像。嘗試一:在紙上利用描點法畫出函數y=2x和y=(12)x的圖像。嘗試二:同學們,你們能利用在計算機課上學的Excle軟件操作,畫出指數函數圖像嗎?(見圖1所示)圖1嘗試三:同學們,你們能利用幾何畫板軟件畫出指數函數圖像嗎?(見圖2所示)圖2我在學生理解定義的基礎上分層指導學生描繪圖像。為了進一步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我讓學生利用《幾何畫板》軟件進行畫圖。在教學中,我首先出示畫圖步驟(演示),根據中職學生的差異,采用分層指導的教學方法。讓能獨立完成畫圖任務的學生自己完成;對于部分有困難的學生,讓他們在合作討論中完成;對于通過討論仍無法完成的學生,讓學生根據老師已畫好的圖像進行觀察。通過分層指導,學生容易發現只要拖動點a,圖像就會發生變化,讓學生在老師的啟發引導下自己說出這些變化的不同(演示)。在學生描繪完圖像后,我緊接著引導學生觀察發現、歸納函數的性質。剖析:針對計算機專業的學生,老師除了講解傳統的手畫圖像。還利用他們對學習計算機的興趣,用Excel軟件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描點畫圖法。這樣激發了學生上數學課的興趣,讓學生感覺與中學上數學課有所不同,比較有新意。還能更深刻體會數學與計算機知識的相互滲透。再利用幾何畫板軟件畫圖,程序比較簡單,容易制作,能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最關鍵就是學生能自己發現并解決指數函數定義中規定的a(a>0且a≠1)這個疑難問題。而且又順利引出函數的性質分類,真正起到計算機輔助教學的作用。這堂《指數函數》課還獲得了市級創新課說課比賽一等獎。三、數學與電工學的整合教學案例在電子班進行“正弦函數圖像”一節的教學中,我用兩種方法講解一題正弦函數圖像題。例1:根據圖像寫出函數f(x)=Asin(ωx+φ)(A>0,ω>0,x∈R)的表達式。(見圖3所示)接著,我問了同學們一個問題,“覺不覺得這種題型好像在哪里見過啊”?這時同學中有一陣騷動,紛紛回答在電工課本中有相類似問題。我接著問,“那我們一起從電工課本中找一找與它相類似的題目”。例2:已知簡諧交流電的電流強度i隨時間t變化的部分曲線如圖所示,試寫出i與t的函數關系式。T:請同學們觀察,這兩道例題,有什么不同之處?S1:圖像中橫、縱坐標軸的表示不一樣,例1中橫坐標用x表示,縱坐標用y表示;而例2中橫坐標用t表示,縱坐標用i表示。圖像對應的函數式的符號也不一樣.T:能具體說說這些符號的含義嗎?S1:例1中,橫坐標x是指角度,縱坐標y是指正弦函數值,隨著角度的改變,正弦函數值也跟著變化。A為最值(規定A>0,最大值為A,最小值為-A)。例2中,橫坐標t是指時間,縱坐標i是指電流,隨著時間改變,電流也跟著變化。Im為峰值,ω為角頻率(又稱角速度),φ叫初相位。T:很好,所以在電學中這樣的電流叫做交流電。S2:這兩個解題過程中,求出來初相位的值不一樣。例1中,多了一個2kπ,問題的答案不是唯一的,但例2中,初相位值就一個。……剖析:教師就電工課程中涉及的物理問題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因而利用相關物理素材創設數學情境,讓學生很直觀地發現學科之間知識的“碰撞”,體會它們之間的相互關聯相互滲透。以此改變學生對各學科的認識,誘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活學生思維,形成良好的情感環境,從而最終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教學過程中,通過兩道例題,引導學生從揭示符號的具體內容入手,了解電工學中交流電的正弦型函數表示,是從交流發電機運轉這個具體情境中抽象出的數量關系及變化規律。并理解正弦型函數所代表的數量關系和變化規律,進行符號間的轉換,最后選擇適當的程序和方法解決有關正弦型函數的問題。幫助學生在電工實訓操作時,更好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本人就根據以上的創新教學,撰寫了一篇《由一類三角函數題談談數學與專業學科結合問題》的論文,榮獲了全國城市職業教育教學研究論文評比二等獎。綜上所述,如果我們在認真研究教材教法、學生和教學實際的基礎上,結合中職教學的特色,有意識把數學課與專業課實施整合教學。就能較好地解決如何尋找創新點的問題,優化課堂教學,還能在教學比賽中獲得佳績。

本文作者:楊鷺佳工作單位:福建化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