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教學中學生應用意識培養論文
時間:2022-02-10 11:49:00
導語:數學教學中學生應用意識培養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數學知識來源于現實,數學是實際生活中客觀存在的現實問題。新課標下的數學教學更注重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諾貝爾獎得主朱棣文曾一針見血指出“中國學生動手能力差,創新能力不足,這是與美國學生的主要差距”。在新課標中強調指出:“中學數學教師重視培養學生在現實生活中發現數學、應用數學的能力。”數學的學習目的之一,就是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要求學生會提出、分析和解決帶有實際意義或相關學科、生產、生活中的數學問題,使用數學語言表述問題、進行交流,形成運用數學的意識和能力。因此,培養學生在現實生活中發現數學以及運用數學的意識就成了關鍵。
教學中,教師要堅持“從生活走向數學”的教學理念,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選擇學生周圍的事物提出相關問題,使學生感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就在身邊。
坎皮納斯大學教授德.安布羅西奧說:“兒童游戲中存在著數學概念,借助這種現實,我們就可以培養出有能力和創造力的孩子。”玩是孩子們的天性,以游戲的形式創設問題情境,學生可以在玩中學、學中玩,既能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又能使他們在問題情境下主動探索。所以,教師在課堂上適當安排游戲非常必要。透過生活化的數學游戲不但能減少學生學習數學的抽象感,而且也能讓孩子更容易融入學習的氣氛中。
對于初中的代數知識自然也不例外,其中很多知識都可以用與游戲相結合的方式來講解。例如在講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與系數的關系時,可以設計這樣的問題情境:
教師:同學們,我們來做個游戲,你們任意寫出一個一元二次方程,并求出方程的根。你只要把方程的根告訴我,我一定能猜出你寫的方程。
學生:?????
教師:想知道我怎樣猜出你的方程嗎?
學生們會覺得很神奇,很不可思意,自然會很想知道其中的奧秘,會興趣大增。這種有懸念和富有趣味性的問題情境,會使學生探索新知的欲望油然而生,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同樣,在講解字母能表示什么的時候,可以聯想到學生兒時唱過的兒歌《青蛙》,“一只青蛙一張嘴,兩只眼睛四條腿,兩只青蛙兩張嘴,四只眼睛八條腿,……”。學生們唱著唱著,就有些亂了起來,有的快有的慢。這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觀察青蛙的只數、嘴的張數、眼睛的只數、腿的條數之間的關系,然后問:“任意只青蛙這句怎么唱?”“任意只青蛙任意張嘴,2任意只眼睛4任意條腿。同學們自然會感到這種唱法太別扭,那應怎樣唱呢?這時教師便可以巧妙地引入字母,把抽象的任意數用具體的一個字母來表示,學生就會自然地唱出“n只青蛙n張嘴,2n只眼睛4n條腿”。通過這個例子,使學生認識到字母所起的作用,知道字母能表示什么。用字母表示數,把學生對數的認識上升到更一般化的水平,使學生切實體會出字母表示數的優越性,達到了突破難點、突出重點的目的。并且,時間過了很久之后,同學們還對這節的內容印象深刻。僅僅是學生兒時哼唱的兒歌,就能使原本抽象的字母在短時間內得以理解。
可見,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在游戲中挖掘知識中的興奮點,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入迷,從而使學生叩開思維的大門,使得他們的智力和能力得以發展,使學生們快樂地學習數學,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在游戲中讓學生學習數學,讓學生自己發覺問題,自己動手解決問題,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的自信心。使學生真正學會如何升起帆,如何掌好舵,乘風破浪地前進,學生們面對數學不再只是感到可怕,而是面對一只可以馴服的老虎,雖然有困難,可他們會充滿信心地迎接挑戰。
初中幾何知識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更為廣泛,簡單的幾何圖形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圓、橢圓、平行線、三角形等等,生活中到處都可以找到他們的原型。
例如,教師在講解圓弧時,可以引用下面這個起跑線的例子:
起跑線對于在校學生來說都很熟悉,而這個學校的起跑線就出了問題,某學校為了改善學校環境,新建了塑膠跑道,這對全校師生來說都是一件樂事,學校決定在操場建成后舉辦全校運動會。在運動會的男子4×100米的項目中,八年級6班的最佳四人組合參加比賽,他們的奪冠呼聲最高,他們抽簽抽到第一道,可是結果他們僅得了第三名,6班的同學服氣,他們堅信這個成績是錯的,但是錯在哪里呢?這可難壞了6班的學生,他們的班主任是一名很負責的數學教師,她看到學生們個個愁眉苦臉的樣子,就幫著學生們分析查找原因,自己班的四名同學比賽狀態良好,發揮正常,首先排除了發揮不正常的可能;裁判員都是多年從事體育教育的老師,不可能出現記時錯誤,因而又排除了裁判掐表出錯的可能;那么,肯定是跑道長度的問題。問題找到了,班主任和同學一起制定方案。跑道測量錯誤,多半在彎道,彎道是一段圓弧,實際上就是計算每一條跑道彎道段的弧長。班主任告訴學生,最好先在紙上畫圖作業,確定測量需要解決的問題先后次序,再按確定的次序進行實地測量。同學們通過討論,認為第一步是找出圓弧的圓心,第二步是量出圓弧的半徑,第三步計算弧長。經過實地測量,同學們發現,跑道從內到外,依次多計算了米左右,那么最內圈的第一道比最外圈的第六道多約米,也就是說,本班參加接力的運動員,要比第二道的運動員多跑米多,比第六道的運動員多跑米多。難怪呼聲最高的運動員僅得到第三名。八(6)班的同學把測量結果交給體育老師,得到體育組的重視,他們從新測量的結果和學生的計算結果相吻合。雖然沒有改寫這一次比賽結果,但重新畫了起跑線。對于這個錯誤,學校找到建筑商,發現原來建筑商用的是米跑道的計算公式,而我們學校的跑道僅米長。條件變化了,但建筑商還抱著舊公式不放,當然要出錯了,學校為此向建筑商索賠。學生現場測量計算,在真實的活動中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并且鼓勵學生從不同的途徑研究具體問題,比在課堂上的收獲要大得多。
教師在講解平行線的判定定理時,可以讓學生聯想,梯子的每個梯階在陽光下的影子。問學生:除了用測量角度的方法,還有其他什么方法判斷它們的影子平行?通過學生的回答引出定理,這樣可以加深學生對定理的理解,并且可以聯系生活實際。
以上這些例子我們可以發現,許多看似抽象的數學概念是從生活中舍棄了非本質屬性,抽象出本質特征而形成的。這些對象對學生而言是非常熟悉的,具有內在的情感親和力,學生愿意并喜歡去探究他們“習以為常”的背后隱藏著的有趣特征。不但可以體現現實生活與數學的緊密聯系,又可以說明數學就在我們身邊。
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應注重學用結合,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弗賴登塔爾認為教學就是讓學生“再發現”的過程。在教學中要注重引導學生再發現、再創造,構建“開放式”的課堂教學。第一,教向學開放。教師要樹立“教為學服務”的思想,創設激勵情境,使學生自主學習、探索。第二,課內向課外開放。教師要設計探索性和開放性的問題,促使課內知識向課外知識延伸,將課內所獲取的知識運用到課外實踐中,使他們得法于課內,得益于課外,真正做到學以致用。一個數學教師應十分清楚自己的任務和目的,在數學教學中聯系生活的問題,挖掘數學知識的生活內涵,適當作些變形處理,讓數學更多的聯系實際、貼近生活,從而達到生活材料數學化、數學教學生活化。
數學本身就是“生活的數學”,數學的生命在于應用。教師在教學設計時,要注意思考學生的生活世界中有什么素材可供教學利用,讓學生的生活經驗成為教育教學中一個非常重要的資源,一筆寶貴的財富。
參考文獻:
[1]崔相錄.素質教育——中小學教育改革的主旋律[M].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7.
[2]羅增儒,李文銘.數學教學論[M].西安: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摘要:數學教學中應注重學用結合,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教學中要注重引導學生再發現、再創造,構建“開放式”的課堂教學。
關鍵詞:數學教學;應用意識;興趣
- 上一篇:高校財務風險控制措施論文
- 下一篇:高中數學探究教學論文